現在的語言類節目,確實不如以前的好看了,為什么呢?
以前大家都說,語言類節目一年不如一年,是因為缺少諷刺。今年,姜昆老師的《新虎口遐想》有許多諷刺段子,但似乎并不比30年前那版更好聽。
以前大家都說,是幾個非凡的喜劇演員離開了。然而說實在的,馮鞏、孫濤、蔡明,以前都給出過精彩的演出。對比他們早年的表演功力,這些年似乎也沒見怎么退步。如果說良心點,21世紀有幾年,馮鞏、郭冬臨、孫濤都把不那么有趣的本子,強行扭好看了呢。
大家都在懷念趙本山,但大概也都肯承認:趙本山21世紀的作品,并不如20世紀90年代的有勁。
難道大腕兒們都集體越演越回去了?怕也未必吧。
大家都說,以前春晚是帶動流行語,現在春晚是跟著流行跑。但當年趙麗蓉老師在春晚跳探戈唱rap唱My Heart Will Go On,似乎也沒那么糟糕!可見有流行語也沒多大問題,只看是否巧妙。
所以,為什么呢?
好吧,我們來回憶一下歷年春節晚會那些最經典的臺詞。
宋丹丹“你太有才咧”。
鞏漢林對趙麗蓉說:“麻辣雞絲?!”
范偉拄著拐一回頭,說:“謝謝啊!”
趙本山在《牛大叔提干》中說:“我學會扯蛋了!”
陳佩斯:“我原以為只有我這樣的才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朱時茂你這個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
大多數臺詞,本身并沒那么好笑吧……但為什么大家想起來就笑呢?
近些年的語言類節目,并不缺漂亮的涮人詞。蔡明老師年復一年更新不止的毒舌語錄;馮鞏俏皮不止的流行語,都很妙。當時說出來,好玩,有趣。
但何以無法成為“你太有才咧”那種句子呢?
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兒”這句話,本身有什么好笑呢?“撓撓”倆字,本身有什么好笑呢?
《武林外傳》的擁躉一定承認,“我上面有人”是全片最經典臺詞之一。這句臺詞換旁一個人來看,好笑嗎?未必。
《我愛我家》的愛好者一定覺得,宋丹丹那句“背影兒……”極妙。這句話換一個沒看過《我愛我家》的人,一定會覺得:有啥好笑?
您一定明白了。
普通逗樂,是人身攻擊。高級一點的逗樂,是自嘲,耍萌耍賤,都算。再高級一點的,是以自嘲的方式嘲弄別人。比如神一般的:“我原以為只有我這樣的才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朱時茂你這個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而最后這個,是要設情節的。
那些本身不好笑的臺詞,之所以在我們記憶里那么好笑,是因為處身于情境中,有前因后果,矛盾集中爆發。比如:“你太有才咧”,是宋丹丹在窘迫之余贊美趙本山臨機應變的;“謝謝啊!”是范偉吃了忽悠不辨好壞做出的回答;“麻辣雞絲?!”是鞏漢林得意揚揚于自己的陷阱,卻被老太太淳樸的簽名反克時的詫異。
同樣“我上面有人”“背影兒……”這些詞之所以好笑,不是本身多好笑,是情境,是劇情,是表演。
現在的語言類節目,更重視包袱,“葛包袱”。最好是一句話一個包袱。所以現在的節目啊,俏皮話說得很好,也確實巧妙。但講故事,設情境,就差了一些。
“開心麻花”系列舞臺劇之所以這幾年作品質地很穩,不是沈騰多么妙語連珠,而是總能湊出一個劇情,將他逼入一個尷尬之極的死角,然后沈騰苦著臉窮對付。
一句話,你得有劇情,而不是開口就飚包袱。
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快速消費。所以用些碎包袱重口味,圈人容易,但真好看的喜劇,得進情境,得有情節。隨時妙語如珠抖文字游戲,是一個脫口秀藝人的基本功,但偉大的語言類喜劇,是有完整情節,有巧妙情境設置的。許多人可能因為擠眉弄眼和小胡子開始看卓別林,因為光頭和夸張的表情看陳佩斯,因為新潮的表演看趙麗蓉,但他們最好看的,并不是一兩幕臺詞或一兩句話,而是如何在自嘲中將自己與對方都置于尷尬的情境中。
以前說這類人是笑星,現在說他們是喜劇人。我喜歡后者。因為喜劇人有個劇字,劇情的劇。趙麗蓉被侯耀文逼著“司馬光砸缸”,最后反而擰住了侯耀文,這就是個飽滿的劇情,我這一輩子想起來都會覺得好笑。而兩個演員彼此逗嘴皮子,拿對方的親戚開涮,顯示自己多么能玩文字游戲,這也可以很好笑,但就架不住反復聽了。
(摘自“張佳瑋寫字的地方”微信公眾號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