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潔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全面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反腐開始從治標轉向治本,逐步構建起了新形勢下反腐倡廉的新格局。
關鍵詞:反腐倡廉;新舉措;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鐵腕反腐,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黨中央按照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新要求、新特點和新部署,通過探索和創新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新舉措,逐漸形成了反腐新格局。
一、反腐從治標轉向治本
王岐山曾經指出,在反腐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干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瞠目結舌!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后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收斂、不收手等現象。現在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要對其治病樹、拔爛樹,不斷加大治本力度,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反腐專家李永忠此前表述“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而在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王岐山的講話則指出“要加大治本的力度”,這與之前有著本質的不同,王岐山特別強調,要通過反腐敗來為依法治國提供保障,這個會議可稱是反腐敗由治標的反腐走向治本反腐的轉折點。
王岐山指出,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利益輸送;決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防止反彈任務艱巨。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
王岐山的講話透露出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現在的官場地位越高權勢越大,特別是黨內不能團團伙伙、拉幫結派,這幾句話很關鍵,絕不是憑空說的,中央高層對此也有共識。在這樣的共識之下,可見未來對于反腐敗領域將持續高壓。
二、反腐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解決人民監督權問題,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只有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才能讓“隱身人”無處藏身。各級黨組織也在設置更多的監督“探頭”,使一把手置身于黨組織、黨員、群眾監督之下。逐漸完善人民代表大會民主監督制度、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聽證會制度;實行權力清單制度、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利用好發揮好網絡技術,進一步拓展權力監督的平臺。人民監督權的體制、機制、平臺正在逐漸建立健全。
三、反腐在主導力量上實行雙管齊下
一是制定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和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從黨和國家治理的高度為全面從嚴反腐倡廉設計頂層戰略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二是構筑反腐敗的黨紀國法雙籠。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步形成了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的反腐制度體系的“雙籠”模式——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制度體系和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通過雙籠共同發力,對黨和國家的權力進行了有效的監督和制約。三是實現黨紀國法的相互銜接。把執紀和執法貫通起來,強調黨紀嚴于國法,把黨紀黨規挺在前面,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做到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破解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局面,使全體黨員、干部做到嚴格遵紀,模范守法。
四、反腐堅持“德”與“法”并舉
反腐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一是在加強法紀的剛性約束中塑造黨性與德性。自覺、自律的行為不僅要靠自我修為,還要靠他律、外在的力量和氛圍來強化和塑造。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對于改變廣大黨員干部不良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逐漸培養自覺性、自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是通過嚴肅、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養成、鍛造黨性和德性。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嚴肅、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員干部接受政黨文化教育的重要的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黨員干部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紀律、規定來行為處事,使政治思想、行為習慣、從政行為等得到了持續、穩定的訓練和養成,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鍛造了黨性和德性。
三是在黨內法紀方面探索法與德結合的路子。《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體現了正面倡導立德與負面清單立規相結合,重申了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的傳統作風,樹立了為政清廉的道德高標;《條例》強調“六大紀律”,開列負面清單,劃出了不可觸碰的紀律底線。通過立德立規、德法相依,實現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達到防治腐敗的目的。
五、結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地方到中央都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定不移的加強懲治腐敗力度,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和領導班子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信念,堅持人民監督和黨內監督相結合,堅持德法并舉,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從根本上杜絕和防治腐敗。
參考文獻:
[1]王平一.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J].求實,2014(10).
[2]張慧芝.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1).
[3]杜平,楊軍.中國參政黨民主監督與反腐倡廉機制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5).
[4]杜曉燕,馬瑞光.市場化程度、政府治理、制度安排與反腐敗關系--基于2000-2013年宏觀面板數據的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