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美
摘要:新常態下,我國工會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國企工會要叫響做實“職工有困難找工會”,化被動幫扶為主動服務,進一步強化服務觀念、完善服務保障、增強服務能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提高服務水平,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會十部隊伍的現狀,針對如何適應企業發展需要,提升工會十部隊伍素質這一課題,提出了強化政治素質、知識素質、專業素質是提升工會十部隊伍素質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新常態;國企工會;素質;服務
中國工會十六大明確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的目標,進一步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工會、怎樣建設工會,體現了時代的要求、實踐的需要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努力為職工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建設服務型工會,是工會組織實現維護職能的必然要求。建立學習的長效機制、工作競賽機制、選拔考核機制是工會十部隊伍建設的首要條件。自身行為意識、注重自身形象意識、提升自身能力意識是建設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工會十部隊伍的必備條件。
一、當前國有工會組織服務力提升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會組織建設的覆蓋面函待拓寬
區域市場建設作為國有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得到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單一的傳統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機制已無法跟上集團區域業務拓展的步伐,區域工會組織建設函待跟進,同時面臨屬地化專職工會干部少、力量相對薄弱的現狀。現階段,區域市場暫時未建立機制完備的工會組織,尚未達成組織建設與區域覆蓋的統一,區域工會組織建設的量與質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把握。
(二)工會組織關愛幫扶工作還要加強
充分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是工會組織提升服務力、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幫扶工作的基礎。而對于職工思想狀況的收集途徑較單一、覆蓋面不夠廣、了解不夠及時等問題,使得所獲取的信息往往不能最全面最真實地反映廣大職工的意愿。另一方面,工會組織對職工的關愛幫扶常常聚焦于職工的經濟困難,在生活關愛、精神關愛等方面還需加深了解、加大力度,應在宣傳教育、心理疏導、人文關懷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
(三)工會干部服務的意識和水平仍需提升
工會干部隊伍的建設要以提升其主動服務意識、服務水平為第一要務。有些工會干部缺乏創新開展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對新形勢新問題新知識不善于主動了解和學習,而習慣于既有的工作套路,從而導致工會組織活力不夠足、凝聚力不夠強、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影響工作成效。
二、在新常態下國企工會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的途徑
(一)把握工會建設基礎定位,加深服務觀念
國企工會需立足于全局,進行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的思考。抓住企業黨組織和行政關心的重點、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工會工作面臨的難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黨基本路線的基石。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工會為黨的中心服務與職工群眾服務,根本上是一致的。并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圍繞中心不偏離,服務大局不動搖。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是工會服從服務于企業工作大局的重要內容國企正處在深化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會組織的多種身份更加凸顯。
(二)把民主參與、民主監督作為工作重點
國企工會工作中,必須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牢牢把握工會工作的正確方向,充分發揮群眾組織的特點和優勢,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力量。就基層組織而言,要堅持以人為本,民主管理,虛心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保障職工當家作主、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樹立共享發展理念,為個人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增光添彩。
(三)建立健全服務型工會的體制機制
國企工會要堅持以職工為本的核心,以“職工有困難找工會”活動為載體,以建立三級服務體系為抓手,構建服務體制機制,為建設服務型工會提供保障。要加強三級服務網絡的體系建設。要以三級服務體系為抓手,建立車間、二級廠、企業三級職工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形成三級服務網絡體系,并以此為依托形成服務型工會的基本機制框架。如建立公司、二級廠、車間三級互助幫扶組織,形成了互聯、互動、互補的醫療幫扶網絡,實現對困難職工幫扶救助的全覆蓋,明確各級的幫扶范圍和救助標準,使幫扶工作做到有心想辦事、有錢能辦事、有規辦好事。
(四)通過“創新力”提升工會工作的服務品質
工會的基本職能屬于“規定動作”,而工會的魅力與活力更多來自于“自選動作”,即創新力。工會的創新力體現在自身建設和引領作用上。創新觀念、創新載體、創新機制、創新方式方法,敢于嘗試、敢于打破傳統思維模式,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內外環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推行企務公開,廣泛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和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力求把握“四個定位”,即思維定位必須著眼于大局,工作定位必須著眼于適應,職責定位必須著眼于維護,服務定位必須著眼于職工,通過建立健全指導服務機制,積極為基層出思路、給政策、解難題。
三、結語
加強服務型工會組織建設,就是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服務職工為宗旨,認清和把握工會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和新挑戰,切實提升服務職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實現理論認知和實踐探索的新發展。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改進和加強服務型工會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積極圍繞重點開展工作,落實工作,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方法,實現服務型工會組織建設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烏亞萍.關于當前國企工會職能轉變及服務創新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3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