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喜,梁磊,魏曼,雷潔瓊,路文淵,陳亞柏,王磊,張瓊,劉少博
(1.商丘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河南 商丘 476100;3.三門峽市農業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三門峽 472000;4.商丘市畜禽診療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
李桂喜1*,梁磊1,魏曼2,雷潔瓊3,路文淵4,陳亞柏1,王磊1,張瓊1,劉少博1
(1.商丘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河南 商丘 476100;3.三門峽市農業畜牧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 三門峽 472000;4.商丘市畜禽診療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自2015年10月,筆者在門診病例中發現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以來,發病趨勢逐漸增加,為此,對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發病病例開展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該病不分品種均有發生;發病日齡跨度大,從13~460日齡不等,以40~70日齡多發;5~12月份多發,1~4月平息;病雞群呈持續發病死亡;發病區域遍布21個縣(市、區)、69個鄉(鎮);該病可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是由1亞群(FAdV-4株)禽腺病毒感染引起,該病原能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1]。自2015年10月中旬,門診病例中發現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以來,發病數量迅速增加,呈流行趨勢。為此,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1.1 流行病學調查
1.1.1 于2015年10月9日~2016年9月30日期間,對蘇魯豫皖交界某禽病門診病例進行統計,并結合現場提問的方式進行調查。提問內容包括雞苗來源、戶主最初發現病雞的時間、病情進展情況、生產性能,飼養密度及環境條件、衛生狀況,并對部分有代表性的發病雞群進行詳細記錄。
1.1.2 對臨床癥狀疑為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病死雞進行臨床癥狀信息的匯總。
1.1.3 對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時期的病雞進行解剖分析,觀察其不同部位、器官的病理變化。
1.2 病理變化 臨床癥狀疑為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病死雞逐一剖檢,觀察各臟器大體病變,發現心包內有大量淺黃色、透明、漿液性滲出液,肝臟腫大、出血、黃色變性,腎臟腫大、出血、黃色變性,腺胃乳頭或腺胃與肌胃交界有出血性病變。
1.3 病原學診斷
1.3.1 取病變實質臟器采用普通培養基、鮮血平板、麥康凱同時進行需氧和厭氧細菌培養,37℃培養48h,結果陰性。
1.3.2 取病變臟器處理后接種12日齡雞胚尿囊腔,37℃,持續觀察7d,雞胚死亡、尿囊液渾濁。
1.3.3 取病變臟器和雞胚尿囊液,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和病毒基因測序,均確定為FAdV-4株。
2.1 臨床調查
2.1.1 發病區域 疫情波及蘇魯豫皖四省交界21縣(市、區)、69個鄉鎮。
2.1.2 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9月發病流行規律 2015年10月中旬至2015年12月呈現突然爆發流行趨勢,進入2016年1月病例驟減,疫情平息至4月,2016年5月15日之后又突然爆發流行。見表1、圖1。

表1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

圖1 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時間發病情況曲線
2.1.3 不同日齡發病情況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門診病例458例,發病日齡13~460日齡,其中,13~ 40日齡130例,占28.38%;41~70日齡261例,占56.99%;71~120日齡45例,占9.83%;120~480日齡22例,占4.80%。見表2、圖2。

表2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日齡發病情況

圖2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日齡發病情況
2.1.4 不同品種發病情況 發病雞品種涉及海蘭雞、本土柴雞、九斤紅公雞、817肉雜、淮南雞、麻雞、快大商品肉雞(包括父母代肉種雞)、京紅、農大3號、巴布考克B380及其他品種,共計超過11個品種。其中,父母代肉種雞1例、海蘭雞269例、本土雞柴雞53例、九斤紅公雞46例、817肉雜27例、淮南雞 17例、麻雞 15例、快大商品肉雞 5例(其中父母代肉種雞 1例)、京紅 11例、農大 3號8例、巴布考克B380 3例、其他品種4例。見表3、圖3。

表3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品種發病情況

圖3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品種發病情況
2.1.5 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9月發病雞群存欄量 總計存欄156.073萬只,其中海蘭雞93.644萬只,本地土雞 12.1萬只,紅公雞7.32萬只,817肉雜11.11萬只,淮南雞5.45萬只,麻雞7.885萬只,快大肉雞 5.35萬只,京紅 5.49萬只,農大3號5.67萬只,巴布考克B380 1.5萬只,其他品種0.554萬只。不同品種發病數量見表4。

表4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不同品種發病數量
2.1.6 其他發病規律 籠養蛋雞,一般從30日齡以后開始發病,病死數多從1~2只開始,5~7d以后逐漸增加,發病10~15d以后病死數量呈倍數增加,病死高峰平臺期平均日病死數量達10%以上。
規模817肉雜或快大肉雞,一般從20日齡左右開始發病,且前期多發生腺胃炎,多突然病死,數量10余只或幾十只不等,病死數量呈倍數增加,發病至第5天平均日死亡達1.5%,發病10d左右病死率達10%以上。本土柴雞或九斤紅公雞等散養雞,一般從35日齡以后開始發病,病死數量呈逐漸增加趨勢,且多與出血性腺胃炎并發。同一父母代孵出同批次商品雞群有全部發病事例。如果不采用有效防治措施,雞群持續死亡。見表5、表 6。

表5 不同品種平均發病日齡

表6 不同品種雞就診時日死亡數量
3.1 發病晚 自10月初在商丘市及周邊市(區)發現雞心包積水綜合征,比山東7月份[1]、江蘇9月份、河南中部8月份[2,3],哈爾濱9月份[4],湖北8月份[5]發病晚 1~2月。
3.2 發病品種多 雞心包積水綜合征在商丘市及周邊市(區)自10月初發生以來,不同品種均有發病,以雛雞和青年雞居多,傳染源有待進一步探究。而江蘇李曉風、河南張磊報道為肉雞[2,3]發病,哈爾濱楊海榮報道為蛋雞[4],羅玲等報道該病在湖北發生,但品種不詳[5]。
3.3 垂直傳播風險 同一父母代孵出同批次商品雞群有全部發病事例,因此提示該病具有垂直[1]傳播的特點,因此應加強種雞群和疫苗用胚的檢疫。
3.4 持續發病時間長 該病自然發病時間長,發病雞群病死率及經濟損失遠遠大于雞新城疫,不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
3.5 為外來輸入性疾病 該病為外來輸入性疫病,應該著重采取措施將外來疫病消滅在萌芽,而不是完全依賴疫苗、藥物、高免抗體。
[1](美)塞夫(Y.M.Saif)主編;蘇敬良,高福等主譯.禽病學(第十二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1.
[2]劉會芳,陳麗萍等.雞安卡拉病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的暴發及其疾控談討[C].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6,09:309.
[3]李曉風,宋輝.1例雞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征的實驗室診斷[J].養殖與飼料,2016,02:53-55.
[4]張磊,張宇,李巧,等.禽腺病毒 4型的診斷與防制[J].安徽農學通報,2016,10:116-122.
[5]楊海榮.一例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的診治[J].飼料博覽,2016,(06):46-48.
[6]羅玲,趙康,張媛,等.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病原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家禽,2016,38(6):56-58.
[7]李桂喜,梁磊,嚴平,等.雞心包積水綜合征病原的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治研究[J].家禽科學,2016,6:46-47.
農業部:民和和圣農發展的生物安全隔離區達到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我部組織對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兩個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離區(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企業)進行了評估。上述兩個生物安全隔離區(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企業)達到有關標準,現予公布。
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離區 (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企業)共25個單元。
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離區 (肉雞無高致病性禽流感企業)共34個單元。
【BOYAR點評】生物安全隔離區劃是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指以畜禽生產企業(集團)的部分生產單元為基礎,通過實施統一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達到防控和凈化動物疫病、促進貿易發展的目的。推進無規定動物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對于保障養殖業發展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推動現代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S858.31
B
1673-1085(2017)04-0047-04
2017-03-11
李桂喜(1965-),女,研究員,從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工作。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