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霞
摘要: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是工會在企業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服務企業效益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曙光采油廠自2014年下半年開展此項活動以來,已陸續成立創新工作室10家,輻射采油、作業、熱注、電修等主營業務,累計110余名技術骨干參與其中,為技術創新工作的蓬勃發展提供寶貴土壤。廠工會為進一步助推技術創新精準發力,探索實施職工技術創新立項攻關“星級評定法”,有效發揮政策導向和技術人才優勢,為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貢獻力量。
關鍵詞:群眾;星級;評定;技術創新
一、“星級評定法”形成的背景
自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開展以來,我廠立項大多是通過組織委托或個人自主兩種方式進行。其中組織委托是指基層單位自發委托善于創新的技術骨干,完成本單位的技術創新任務;個人自主,就是崗位員工結合生產崗位實際,自主捕捉信息和發現問題,積極開展研發研制。這兩種立項方式僅僅是活動開展的基礎,在成果立項研發階段還存在三種矛盾:
(一)是經費投入和實際創效不匹配的矛盾
立項階段科室審查較多的是成果實際意義,對于其創造價值有待考量,項目研發的“經濟賬”需要計算更精確。
(二)是成果研發和推廣應用不匹配的矛盾
促進成果轉化作為技術創新工作最重要的環節,也是選題立項的根本,如何利用問題倒逼機制來優化選題,就成了立項工作的關鍵。
(三)是人才隊伍和整體貢獻不匹配的矛盾
我廠創新骨干中有油田公司級以上專家20余名,但是每年貢獻的成果質量卻很有限,很難充分發揮專家實際價值。
二、“星級評定法”的主要做法
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要想做的扎實、做的深入、做的廣泛、做出成效,需要職工個人和機關、大隊和站隊聯合聯動,在整合資源方面形成合力,在系統執行方面分層落實,不能僅靠某個部門搞自我循環。為拓寬立項渠道,機關科室加強橫向聯動、縱向牽動,基層和科室系統性地完善流程,最終形成良好的運行格局,提升創新技術攻關在采油廠主要生產系統中的貢獻率,本著“優先經濟效益、優選主要難題、優化運行機制”的三優原則,將創新成果立項進行等級劃分,具體等級劃分如下:
等級★★★:由廠領導或機關相關科室進行選題立項,主要涵蓋全廠生產管理活動中面對的共性課題,具備較強的攻關研發價值且不是公司、廠科技立項的,預計創造經濟價值超過研發費用10倍以上;
等級★★:由各基層單位或中心站隊結合本單位特點,解決某一區域、某一站隊的生產難題,能有效降低操作成本、提高安全系數,減輕員工勞動強度的,預計創造經濟價值超過研發費用5倍以上;
等級★:全廠員工從崗位實際出發,通過發散思維,應用更加合理的設備、工具或原材料,提出一些節能降耗、增油增氣、保障安全、提高勞動效率的建議和項目,具備一定的創效能力。
各創新工作室和基層單位創新人員,充分結合選立項目的評價等級,優先對重點項目進行研發攻關。為避免項目重復研發,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廠工會還將不定期在工會主頁,對油田公司或采油廠已完成、或已經立項的成果進行公布,及時加強內部創新經驗交流,改“單打獨斗”為“合力協作”,推動職工創新由個體活動轉化為群體行為。
三、“星級評定法”取得的成效
通過利用“星級評定法”來選題立項,各機關科室、基層單位、一線班站、創新骨干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四個善于”:善于捕捉信息、善于發現亮點、善于總結經驗、善于推薦成果,使得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得到了三個方面的有效提升。
(一)是創新成果經濟效益和轉化效率不斷提升
全廠今年完成技術創新立項85項,獲國家專利27項,其中70項成果已應用于生產實際,轉化率達到82%,核實創效430余萬。由電力工程大隊完成的三星級創新項目《抽油機變頻柜等設備的創新維護》,節省外委修理費用80萬元,效益貢獻是投入資金的16倍,《長防泵修復再利用》等2個項目榮獲全國能源化學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
(二)是創新人員創造價值和研發熱情不斷提升
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都能主動的、積極的、有意識的參與創新,緊緊圍繞制約油田生產開發、安全環保的配套技術開展立項攻關,緊密結合一線崗位遇到的影響效率、效益的操作難題進行小改小革。使得更多優秀的個人和集體參與群眾性技術創新,鼓勵其研制創造出優秀、實用的成果,也為我廠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當好榜樣、做好示范。
(三)是創新隊伍凝聚合力和攻關意識不斷提升
每個工作室都有一定的創新創效資源,具備一定技能和參與熱情的創新團隊,軟硬件保障到位。利用月度和季度創新工作例會機制,機關科室主動委托工作室解難題,工作室主動向有關部門要任務,使得創新工作目標明確、創新任務有的放矢,集中大家智慧和優勢力量,多選項目,多出成果,多產精品。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大力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因此,科學制定并認真實施的“星級評定法”,通過對創新項目成果的有效界定,必將進一步調動員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必將有力助推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