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艷
摘要:本文基于協同創新的視角探討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機制問題,圍繞培養方案的協同、培養環節的協同、導師隊伍的協同、課程體系的協同以及學位論文的協同五個方面對策實現協調發展機制的運行,從而促進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資源的最大利用和整合創新。
關鍵詞:學術學位;專業學位; 協同創新;研究生教育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我國的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已從單一的學術學位培養模式走向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培養并重的雙元模式。2013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的《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指出,“研究生培養類型結構應以學術學位為主轉變為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協調發展。”《江蘇省2010-2015年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規劃》指出“堅持研究生教育學術學位教育與專業學位教育統籌協調發展,專業學位教育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實行不同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理念、培養模式、質量標準和師資隊伍建設要求。”由此可見,國家教育部以及江蘇省教育廳都高度重視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協調發展的問題。
學術學位面向學科專業需求,主要培養教學和科研的專業人才,目的在于學術創新;而專業學位面向經濟社會產業部門專業需求,主要培養各行各業特定職業的專門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識和技術的應用能力。以往研究大多單方面探討學術型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課程體系模塊設計、學位論文質量[1,2],或者是單獨考察專業型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產學耦合培養方式[3,4]。總的來說,以往較少有研究從協同創新的視角探討學術型學位和專業型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問題,很少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兩類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改革實施路徑與對策。這是以往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開展理論機制構建與實踐對策探討。
一、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實踐對策
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內涵在于,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系統中并行的兩個子系統,二者要發揮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在和諧統一的狀態下尋求共同進步,優化學科結構,提高課程體系設置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適切性,最終促進研究生教育的整體優化發展。本文基于協同創新的視角來看待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協調發展問題,具體對策包括培養方案的協同、培養環節的協同、導師隊伍的協同、課程體系的協同以及學位論文的協同五個方面。
第一,培養方案的協同。制定培養方案是任何類型研究生培養都必須明確的首要環節。不同層次、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必然有其不同之處,這是不同層次、不同學位類型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必須予以分離的必然前提。但是,這種“不同”或“分離”并不意味著不同學位類型研究生培養方案之間不存在協調發展的必要性。
第二,培養環節的協同。無論是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還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其培養過程大致可分為學習階段和論文階段兩大環節。學習階段又可分為入學教育、課堂教學、師生互選、研究方向確定、實習等多個環節。論文階段又可分為論文開題、中期審查、反剽竊檢查、預答辯、答辯等多個環節。無論是學習階段還是論文階段,兩類學位之間在多個環節上可進行協調,從而能夠節約和共享時間、場地、設施等資源,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資源緊張局面。
第三,導師隊伍的協同。研究生導師在協調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要進一步強化和完善以科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為主導的導師隊伍建設對策。針對學術型學位研究生教育,健全研究生導師遴選、考核評價和人事管理制度,拓展與科研機構所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領域、形式和方式;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完善高校和產業、行業、企業的“雙導師”制的研究生指導制度,推動“產學研”創新,同時加強各方在課程建設、實踐教學與職業教育方面的緊密合作,通過校內教師傳授教育理論與方法及校外導師在專業領域的實踐輔導,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而且,在師生互選環節上,兩類學位研究生之間可交叉互選對方的導師,即兩類學位研究生共享導師資源。
第四,課程體系的協同。在專業學位研究生之前,我國主要是以學術學位研究生為主,這就使得研究生教學體系具有理論性強、實踐性弱的特征。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總體來看還是偏重理論性,實踐導向的課程較少,與企業合作、企業實踐、企業參觀等課程的設置較少。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明確職業背景,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不能再簡單沿用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必須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路進行重新設計。而這套強調實踐性教學體系恰恰可以為學術學位研究生提升實踐能力提供方便。專業學位碩士生發展能夠提供更為便捷的實踐活動基地,在活動基地實地開展教學,從而有效實現兩種學位課程教學資源的協調和共享。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可以借鑒學術學位碩士生教學體系,因為專業學位研究生也需提升理論素養和掌握本領域最新理論前沿,而這本來就是學術學位研究生教學體系的核心內容。
第五,學位論文的協同。作為研究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往往在論文選題上有所不同。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的學位論文選題需要以理論創新為導向,更多解決的是理論上困惑,既包括已有理論之間的相互矛盾,也包括理論解釋與社會現實之間的相互沖突。而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的學位論文選題主要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從表面上來看,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選題方向似乎是相互獨立、分開的,但實際上二者是可以實現協調發展的。盡管學術型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追求的目標是理論創新,但理論的創新同樣也是建立在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而得出。專業學位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攻克的目標是實踐難題,但這同樣是需要通過理論來對實踐問題進行邏輯論證和分析。
二、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旨在探索工商管理專業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協調發展的教育改革實踐對策,這可以為研究生教育實踐工作的開展,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的政策制定,以及培養符合企業不同層次需求的人才方面提供幫助。因此,本文對高等院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以及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而言,在如何針對工商管理學術型與專業型兩類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系統性、協調整合性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朋召.2013.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模塊化構建研究——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分析[J].武警學院學報,29(5):63-65.
[2]尹志軍,楊麗麗,陳立文.2011.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研究文獻綜述[J].中國電力教育,(14):40-42.
[3]李軍,王耀榮,林夢泉,朱金明.2014.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探究[J].中國高教研究,(5):3-6.
[4]張建功,劉興華.2012.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耦合培養的實證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14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