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娟

【摘 要】目的:分析首次剖腹產切口的選擇對二次剖腹產手術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實施二次剖腹產的76例產婦資料,基于產婦首次剖腹產所選擇切口方式,劃分為橫切組(腹壁橫切口)與縱切組(腹壁縱切口),每組各38例產婦。比較兩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術后腹壁粘連程度對比。結果:縱切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低于橫切組產婦,各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縱切組產婦術后粘連程度顯著優于橫切組產婦,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首次剖腹產切口選擇腹壁縱切口,效果顯著優于選擇腹壁橫切口,能夠縮短產婦開腹的時間與胎兒娩出時間,減少產婦的術中出血量,且有助于產婦的二次剖腹產手術實施,臨床應用價值相對較高。
【關鍵詞】 首次剖腹產切口 二次剖腹產手術 腹壁橫切口 腹壁縱切口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irst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selection effects on secondary caesarean opera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ary cesarean section of 76 cases of maternal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maternal incision cesarean section choice way, divided into crosscutting group (abdominal wall transverse mouth) and longitudinal cutting (longitudinal incision), each group of 38 cases of maternal.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maternal open time, fetal childbirth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 degree contrast. Results:slitting open time of maternal and fetal childbirth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lower than maternal crosscutting group, all the data contr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Slitting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adhesion degree after ChanFuShu crosscutting group of mothers, compa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choose longitudinal incision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hoose abdominal wall transverse mouth, can shorten the open time of maternal and fetal childbirth time, reduce maternal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elpful to the second caesarean op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ternal relatively high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first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Secondary caesarean operation; Abdominal wall transverse mouth; Longitudinal incision
剖腹產是高危產婦的主要分娩方式,隨著近些年來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以及飲食結構的轉變,剖腹產數量逐漸增加。剖腹產中切口方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產婦二次剖腹產手術的效果,剖腹產會增加不良瘢痕形成的幾率,產婦前置胎盤、胎盤粘連等問題的發生率也會顯著增加,關系到產婦的生命健康。文章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實施二次剖腹產的76例產婦資料,基于產婦首次剖腹產所選擇切口方式,劃分為橫切組與縱切組。探究不同手術切口方式選擇下,對產婦二次剖腹產手術的影響,現總結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實施二次剖腹產的76例產婦資料,產婦年齡在25歲到39歲之間,產婦平均年齡為(34.55±0.65)歲。孕周時間在36周到43周之間,平均孕周時間為(40.01±0.21)周。所有產婦均具有剖宮產指征,單純子宮疤痕56例,臀位10例,胎兒窘迫6例,骨盆異常4例。基于產婦首次剖腹產所選擇切口方式,劃分為橫切組(腹壁橫切口)與縱切組(腹壁縱切口),每組各38例產婦。兩組產婦各項病例資料、臨床癥狀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對比價值(p>0.05)。
1.2 排除標準
(1)排除雙胎產婦;(2)排除前置胎盤產婦;(3)排除具有妊高癥的產婦;(4)排除病例資料不夠全面的產婦;(4)排除未簽署知情同意書的產婦。
1.3 方法
為所有產婦硬膜外麻醉,沿著原切口切開,切除原切口所致瘢痕之后,逐層進入腹部,存在粘連的患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實施鈍性分離或者銳性分離。切開子宮后,向兩側鈍性延長,破膜后羊水流盡,胎兒娩出。吸收羊腸線縫合子宮切口,必要的情況下,需要實施漿肌層加強,縫合壁層腹膜與腹直肌前鞘,皮下組織,連續內翻縫合皮膚切口。
1.4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術后腹壁粘連程度對比。粘連程度評價中,輕度粘連則代表無粘連;中度粘連則表示腹壁和腹膜,子宮與腹膜,網膜和子宮存在輕度粘連,腹膜與部分網膜存在粘連現象;重度則代表膀胱和子宮粘連,或者腹膜和子宮體大面積粘連、重度粘連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實施各項資料的對比與計算,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采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采用±s表示,p<0.05則代表差異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縱切組與橫切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對比
縱切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低于橫切組產婦,各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縱切組與橫切組產婦的術后粘連程度對比
縱切組產婦術后粘連程度顯著優于橫切組產婦,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當前首次剖宮產中多采用橫切口,以便于新生兒的快速娩出以及產婦術后的快速恢復,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是腹壁橫切口的方式下,切口長度相對較高,手術時間相對較長,且產婦手術中的出血量較高,會直接影響手術的風險。
術后粘連是剖腹產產婦分娩后,常見的并發癥狀,盆腔粘連的發生率相對較高。造成腹腔粘連的原因主要包含炎癥、出血、機械性損傷等等,各類因素的影響下,產婦術后粘連發生率較高。相關臨床醫學研究表明,首次實施剖腹產行橫切口的產婦,在實施二次剖腹產中,腹壁粘連問題的發生率會相對較高。為了成功娩出胎兒,則需要實施子宮倒T型切口,這種方式下會增加手術的風險發生幾率。
二次實施剖腹產的產婦,對腹部粘連情況要求較高,橫切口的方式下產婦術后腹腔粘連發生率較高,這也是腹壁橫切口的缺點之一。在實施二次剖宮產手術中,腹直肌面積會大量暴漏,進而增加腹直肌和前鞘位置的分離面積,引發部分肌纖維斷裂等不良情況。粗糙的組織表面會造成子宮前壁、腹壁以及大網膜發生粘連,術后患者還會出現膀胱損傷等各類臟器損傷問題。
不同的剖腹產切口選擇,會直接影響二次剖腹產的綜合效果。如果首次剖腹產切口選擇為腹壁橫切口,則在第二次剖腹產手術中,需要在橫切口的基礎上,實施縱切口子宮體部剖腹產,手術中能夠看到大網膜和盆腹腔存在粘連問題。在產婦粘連問題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手術中子宮下段不能充分暴露,且產婦手術中的出血量相對較多,手術時間也會延長。腹壁縱切口的方式進入腹部時間相對較短,術野相對比較清晰。手術治療中如果需要對腹部切口實施擴充,其處理方式也會相對比較簡單。再次實施剖腹產中,產婦通常粘連的程度會相對較好,減少產婦的疼痛感受,使分娩活動能夠更加順利。
實驗研究結果顯示,縱切組產婦的開腹時間、胎兒娩出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低于橫切組產婦,且縱切組產婦術后粘連程度顯著優于橫切組產婦。基于實驗研究結果能夠看出,腹壁縱切口效果明顯優于腹壁橫切口,對產婦產后生活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對產婦二次剖腹產手術實施的影響也會相對較小。
首次剖腹產中切口方式的選擇其影響效果也會不同,故而在實施首次剖腹產中,需要謹慎選擇切口方式。針對于具有二胎需求的產婦,需要盡量選擇腹部縱切口。產婦二次剖腹產手術中,如果必須選擇腹壁橫切口的情況下,則需要盡量避開原腹壁的瘢痕,降低由于首次手術中粘連,而造成手術時間延長、手術中出血量增加等不良問題的發生率。在實際的剖腹產手術中,還需要適當提高子宮切口的位置,進而達到縮短產婦手術時間,降低臟器損傷發生率等目的。具有二胎需求的產婦,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保持動作輕柔,避免血液、羊水等異物進入到血液中,橫切口需要縫合腹膜,降低產婦產后各類風險與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首次剖腹產切口選擇 腹壁縱切口,效果顯著優于選擇腹壁橫切口,能夠縮短產婦開腹的時間與胎兒娩出時間,減少產婦的術中出血量,且有助于產婦的二次剖腹產手術實施。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需要基于產婦的實際身體條件、分娩情況等進行科學選擇,保證產婦分娩的效果,降低各類不良問題的發生率,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參考文獻
[1]葉彩玲.82例急診剖腹產手術的臨床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04(22):143—145.
[2]蔡毓青.腹壁橫切口二次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1(14):82—84.
[3]林杏婉.腹壁橫切口與縱切口對二次剖宮產術效果的影響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2(15):139—140.
[4]朱小紅.首次剖宮產不同術式對再次剖宮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1(14):14—15.
[5]楊翠鳴.下腹部手術史行經腹輸卵管結扎術中的安全性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1,24(22):374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