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來提?阿布都卡迪爾 米仁沙?麥麥提
【摘 要】 目的:研究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肝血管瘤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52例肝血管瘤患者,利用平陽霉素碘油乳劑行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觀察患者血管瘤變化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實施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結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實施栓塞介入治療,術后不良反應經對癥治療及相應護理均明顯好轉。結論: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肝血管瘤的臨床效果較好,且相對安全,配合細致的綜合護理可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關鍵詞】 肝動脈栓塞 肝血管瘤 臨床護理
引言
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是指于X線透視下,經皮穿刺股動脈,將導管插入肝固有動脈或其分支以注射抗腫瘤藥物及栓塞劑的治療方法[1]。為保證介入治療的順利實施及術后患者的快速康復,介入治療前后的護理非常重要。本案選取了52例于我院行肝動脈栓寒介入治療的肝血管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案患者52例,均為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男34例,女18例;年齡24-52歲,平均年齡(37.2±3.4)歲;病灶大小4.21-9.86cm,單發21例,多發31例;29例有上腹不適等癥狀,23例無特殊癥狀。所有患者均經B超或CT檢查確診為肝血管瘤。
1.2 方法
局麻,采取Seldinger技術于右股動脈行穿刺術,成功后即將5F-RH導管置入腹腔干動脈造影,以了解病變血供情況,之后再選擇性地插入病灶供血動脈,經導管注入平陽霉素及超液態碘化油乳劑行栓塞治療,完成之后再行造影,若碘聚積較好,則可拔出導管,同時行常規壓迫止血。若栓塞結果未達預期則可依患者情況實施繼續栓塞或分次栓塞。可適當選擇微導管,以免損傷患者肝功能。
2 結果
5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手術成功率100%,經導管注入檢塞劑后均栓塞成功;術后隨訪3個月至1年,經B超和CT檢測表明,患者瘤體明顯縮小,且29例上腹不適癥狀者均全部消失。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術前多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肝血管瘤是一種良性病變,預后較好,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向患者介紹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的方式,讓其了解此手術方式屬微創手術,幫助患者卸下心理負擔;告知患者術中相關配合事項,如造影時需屏住呼吸,栓塞時有一定痛感[2],讓患者了解手術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減輕患者恐懼心理;加強人文關懷,從日常住院生活當中給予患者關心,讓患者感受舒適的手術環境,培養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
3.1.2 術前準備
術前利用B超或CT完善各種檢查,如血常規、止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肝腎功能等,了解患者病灶大小、數目、位置。術前選擇適當時間讓患者行呼吸訓練,以配合術中屏氣造影,避免出現感冒或咳嗽癥狀。術前1-2天讓患者行床上大小便練習,以免術后因無法臥床大小便而導致穿刺點出血。術前1晚備皮,并告知患者手術時間,術前禁食、水6小時。
3.2 術中護理
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采取的是局麻形式,術中患者處清醒狀態,對于手術難免會產生疑惑、緊張、焦慮等情緒,為此,術中也要做好相應護理。術中應全程陪伴患者,安慰患者并適當講解手術進展,以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施以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并做好搶救準備;針對無法耐受疼痛患者,可適當給予止痛劑或鎮靜劑;手術完成后,于穿刺點行壓迫止血5-10min,并測量患者血壓和脈搏,囑咐患者平臥30min之后才可返回病房。
3.3 術后護理
3.3.1 穿刺點護理
術后需讓患者臥床24h,以鹽袋壓迫穿刺部位,并于24h后解除壓迫,并包扎好穿刺部位;囑咐患者8h內避免移動患肢,可于床上行輕微活動;幫助患者改變體位,并適當活動健側肢體;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滲血情況、有無血腫等。
3.3.2 觀察護理
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術后需臥床4-6h休息,觀察穿刺點是否有滲血;每30-60min為患者量一次體溫、血壓和脈搏,并記錄相關數據;觀察患者是否產生并發癥,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相關措施,若情況嚴重則應告知主治醫師。
3.3.3 飲食護理
術后6h禁食,6h后可進食流質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次日可進食半流質食物;給予患者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忌油膩、刺激性食物;囑咐多吃水果、蔬菜,以免便秘。
3.3.4 并發癥護理
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有疼痛、發熱、胃腸道反應和肝功能損傷。疼痛主要產生于手術當天,3-5天后即慢慢緩解,在此期間,需嚴密觀察患者疼痛時間、位置、性質,同時給予患者安慰,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必要時可給予強痛定、嗎啡等;發熱主要是因瘤體組織遭到破壞所致,通常保持在38.5℃以內,最多持續一周,若患者體溫超過38.5℃,則應采取物理降溫或是藥物降溫,以免持續高熱而引發肝膿腫;胃腸道反應主要是因術中迷走神經興奮或是藥物所致,可針對嘔吐、胃不適等癥狀給予相應處理,并告知患者此為術后正常反應,消除患者緊張心理;肝功能損傷主要是因部分栓塞劑流入非靶器官導致,可利用保肝藥物給予相應處理。
4 結論
肝動脈栓塞介入治療現已成為肝血管瘤的臨床首選治療方法,其損傷小、療效好,且術后肝功能損傷恢復所需時間短。在進行介入治療時,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可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手術,并配合術中要求,術后對患者實施嚴密的觀察可確保患者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 吳曼莉.選擇性肝動脈栓塞治療肝血管瘤的效果評價及護理[J].安徽醫藥,2015,(6):1216-1217.
[3] 楊茜,郎品艷.肝血管瘤介入治療的護理[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3,26(1):44,46.
[5] 王峰燕.肝動脈栓塞治療血管瘤病人的護理[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46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