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留興
摘要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結合丹陽市農業現代化建設情況,提出“十三五”時期,必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如期全面實現農村小康。
關鍵詞 現代農業;新型農民;規模經營;生態農業;江蘇丹陽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258-01
近年來,丹陽市堅持把實現農業現代化作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戰略,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高,有力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但丹陽市農村的發展仍處于弱勢,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農業發展中缺乏科技、人才和資金,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業副業化、兼業化的現象比較突出。如何加快推進丹陽市的農業現代化,筆者提出以下5點建議,僅供參考。
1 大力培養新型農民,提升種植養殖水平
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新型農民必將成為現代農業的主體,政府要加大培養力度,專門下撥配套資金,及時分配培訓任務,并加強督促和檢查。農委等部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菜單,邀請高級農技人員和“土專家”(種養能手)組成講師團,采用多種培訓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施教。農閑時,統籌運用師資力量集中系統培訓學習;在種養關鍵環節,組織專家和能手到田間地頭、養殖場進行現場教學;平時運用QQ、微信等現代媒體,及時發送有關種養的技術,農戶遇到問題時能由專家及時在線解答[1-2]。
2 規范發展家庭農場,提升規?;洜I水平
發展家庭農場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抓手。丹陽市進一步發展家庭農場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2.1 經營規模要適度,經營方式可多樣
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一般以一個家庭所能顧及的范圍為參考,不能標準化,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品種而異。多樣化經營,有助于避免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2.2 進入門檻要適當,退出機制需健全
推廣家庭農場不能追求形式和數量,必須進行資質認定和資格審查。要根據丹陽市實際,逐步完善家庭農場注冊登記制度,明確約束性條款和詳細的退出規定。要防止個別人假借家庭農場之名套取項目資金,或拿到土地后轉包。同時,要完善公平競爭機制,實現既能共享社會資源,也能同擔風險[3-4]。
2.3 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出臺并逐步完善針對家庭農場的用地、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優惠政策,政府給予的補貼要公開、透明,及時到位,為家庭農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4 規范土地流轉過程,強化法治保障
土地流轉的法律與政策要義必須宣講到位,使農戶能正確理解土地流轉合同的法律含義,保護流轉雙方的權益。政府相關部門對家庭農場的經營者要把好事前準入審核關;事中要進行必要的動態監管,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防止轉包轉租和隨意改變土地用途;事后要關心協調,對已簽訂合同流轉出的土地,在流轉期內,不得隨意將土地收回。對無理取鬧破壞家庭農場正常經營的行為要嚴厲處罰,使家庭農場主能夠放心投入、安心經營。
3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
2014年10月,《丹陽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通過評審。要以此為契機,鼓勵更多社會資金投資現代農業,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引導、鼓勵種養能手和高校、科研院所、農業專家創新合作模式,共建實踐基地,將農業先進科技在丹陽市農村推廣應用,使丹陽市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行區。還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鏈前伸、后延,有效銜接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
4 全力發展生態農業,提升鄉村“美麗經濟”水平
習總書記指出,要發展“美麗經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懊利惤洕毙聵I態是改善生態、美化農村、富裕農民的綠色產業,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必須盡全力發展。
4.1 大力發展生態立體種養模式
實現一個種養品種的廢棄物成為另一個品種的投入物,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良性循環。通過在幾個種養品種間安置生態互補的品種,充分利用太陽能、水分、養分等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高產、高效、優質、低耗。例如:加強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田間溝渠氮磷生態攔截、農村生活污水生態凈化處理等。
4.2 推廣應用生態農業新技術
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農業物理防治,開展植保專業化服務,引導農戶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加大對農業面源和農村生活污染的防治力度,進一步優化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改善農村飲水水源和設施。
4.3 發展以休閑觀光農業為基礎的“美麗經濟”
充分利用丹陽市特有的鄉村田園風光,融入傳統手工藝、農民演藝、農村文化創意等鄉土文化資源。利用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新、奇、美、特、優等種類豐富的農作物,通過藝術造型,形成美麗景觀。再配合體驗農產品的種養和采摘,提高鄉村旅游觀光服務水平,吸引城市人群目光,發展民宿
經濟新業態,形成全域旅游產業鏈。
5 充分發揮政府保障作用,提升服務“三農”水平
5.1 政策扶持要及時到位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扶持。首先要全面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其次,根據丹陽市實際,出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在資金、項目安排、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激發農民特別是職業農民種養積極性。
5.2 對經濟薄弱村和貧困農戶的幫扶要精準有效
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一步優化“扶村幫戶”活動,要“扶到點上,幫到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5.3 城鄉協調發展要突破難點
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必須進一步強化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要繼續增加農村教育、體育、文化、衛生等投入,逐步達到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5.4 組織領導要高效有力
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現代化工作的領導力度,深入農村、深入群眾,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強化責任落實,健全工作機制,把農業現代化建設納入綜合考評體系,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通過培養大學生村官,向農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等途徑,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好組織領導作用。
6 參考文獻
[1] 龍冬平,李同昇,苗園園,等.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空間分異及類型[J].地理學報,2014(2):213-226.
[2] 林正雨,李曉,何鵬.四川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1):15-19.
[3] 張紅宇,張海陽,李偉毅,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目標定位與改革創新[J].中國農村經濟,2015(1):4-13.
[4] 辛嶺,蔣和平.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測算[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6):64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