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嬌
【摘 要】 目的:分析胃癌術后患者早期離床活動受加速康復外護理的影響。方法:資料選取2016年6月-2016年6月前來我院就診將胃癌手術患者1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81例,給予對照組僅采用常規護理,耳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離床活動、宣傳教育等護理干預,分別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統計發現觀察組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增加,且患者疼痛感明顯減少,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距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癌術后實施適當的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加速患者恢復速率。明顯減少患者住院時間。
【關鍵詞】 胃癌術后 早期離床活動 加速康復 外科護理 臨床效果
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生活規律的改變,使得胃癌發病率逐年升高,往往發病時以為晚期胃癌,患者可由于階段性、反復性病情使得延誤和本病的診斷和治療[1]。可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經相關統計發現我國胃癌發病率較其他東亞、中歐、南美以及東歐發病率明顯低,可能與不同地域飲食習慣和食物種類有關、但對于胃癌術后康復治療的相關文獻和報道較少,本文就胃癌術后早期離床活動受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影響進行研究,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有利證據和參考文獻,現將報告闡述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2016年6月-2016年6月前來我院就診將胃癌手術患者1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81例。經統計對照組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范圍為36-59歲,平均年齡為(43.8±4.9)歲,所患病程為2-7年,平均病程為(4.6±2.8)年;而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范圍為35-61歲,平均年齡為(43.1±3.9)歲,所患病程為2.2-7.1年,平均病程為(4.7±3.1)年。排除兩組患者患有肝腎衰竭、心腦血管、凝血功能障礙以及精神障礙等疾病,避免由于參加調查影響疾病治療,且與患者家屬溝通告知相應事宜和注意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發現,無論是性別、年齡、病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僅常規護理。而給予觀察組患者相應的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 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時給予患者相應檢查,進行確診,責任護士告知相應的住院事宜和注意事項。
1.2.2 術前訪視 護理人員應針對于心理緊張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疏導患者緊張情緒,且告知術中配合事宜,取得患者配合,并幫助患者建立信心。
1.2.3 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主要體現在患者術后,加速術后恢復速度,應設立疼痛專職護士,將疼痛進行分級,以及相應的護理措施、止痛用藥等。術后第一天患者疼痛主要以熱敷、冷敷、聽舒緩音樂以及適量休息等,而對于疼痛難忍患者可采用非甾體類消炎藥,避免過度使用止痛藥物,且術后第一天患者應進行適量離床運動,對于病情較重且年齡高患者可根據病情適當調整下床時間和運動時間,應從改變體位開始,逐步下床活動,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離床活動時應注意患者顏面表情,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下床運動,且告知早期離床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4 功能鍛煉 對于功能鍛煉主要是恢復腸道蠕動,加速恢復速率,減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等發生。且可通過運動促進睡眠,提升睡眠質量,下窗前準備如(1)詢問患者是否有誤不適;(2)床上抬臀、適度抬腿以及繞踝骨運動,每日次20-30次,每日3-4次。下床后鍛煉:(1)左右腳交替彎曲;(2)身體側翻至45°角;(3)左右肘交替支撐上身;(4)雙手共同支撐上身;(5)床邊休息5-10min ,觀察全身是否有誤不適;護理人員應記錄患者運動情況,并根據每日恢復情況適量調整運動方案。
1.2.5 溫水泡腳 適量溫水和時間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
1.2.6 術后咳嗽鍛煉 對于術后有咳嗽的患者應給予相應的鍛煉,如深呼吸、有效咳嗽等,防止無效咳嗽導致咽喉處破潰感染。
1.3 觀察指標 (1)疼痛評分數以10分制,分數高疼痛越高;(2)術后離床時間;(3)恢復胃腸功能時間;(4)首次活動量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采用(x±s)表示標準差,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后術后疼痛評分、恢復胃腸道功能、離床活動時間 詳見表1.
3 討論
3.1 應用康復護理減少患者術后疼痛 臨床研究發現采用外科康復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恢復期疼痛,對于下床休息的主要方案為充分陣痛,以加強患者下床活動的信心和動力[2],且早期下床休息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相比于對照組患者疼痛分數發現,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恢復胃腸道功能 采用康復護理可快速恢復患者胃腸道蠕動,消化功能,且可降低患者胃腸脹氣并發癥,縮短術后排氣時間,盡早排氣患者可適量進食,增加體力,加速機體恢復[3],相比于對照組發現,有顯著差異,且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
3.3 康復護理科提高患者下床活動時間以及提高患者運動量 對于胃癌患者術后可采用康復護理,早期下床活動減少腸道粘連,下肢靜脈血栓等,且可減少肺炎發生,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機體抵抗和防御能力,且通過適量運動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恢復患者機體活力,可大幅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和費用。綜上所述,胃癌術后早期離床活動受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影響極深,可加速患者術后恢復速度,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金萍.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早期離床活動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6,36:146-147.
[2]李謙,唐坤宏,鄭翠玲,黃迎春. 胃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聯合功能鍛煉的研究進展[J]. 臨床普外科電子雜志,2016,02:51-54.
[3]施莉,石玉娥.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1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