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摘 要】 目的:探討危重癥患者應用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臨床接診的危重癥患者86例,并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護理組、對照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失禁護理,護理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干預。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失禁相關性皮炎的發病率及嚴重程度(IADS)進行比較。結果:干預后,護理組患者IAD發病率比對照組低(P<0.05);護理組患者IAD發生時間及IAD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危重癥患者實施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干預可顯著改善其IAD發生時間及嚴重度,有效降低其IAD的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危重癥 失禁相關性皮炎 護理流程 發病率
失禁是危重癥患者較常見的臨床失控行為,若未采取有效且及時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易致使患者出現壓瘡、導管相關尿路感染及失禁性皮炎等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相關研究顯示[2],普通患者IAD的發病率約為7.6%,而危重癥患者的發病率達到45%。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護理規范和標準,護理干預更多地依賴于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與行為習慣。因此,尋求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危重癥患者的皮膚損傷至關重要。本研究將探討危重癥患者應用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86例。納入標準:年齡超過18周歲;入科時間至少1日;大或小便失禁,且肛周皮膚完整。排除標準:反復入科;骶尾部存在壓瘡;依從性差,無法配合調研。患者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43例。護理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41~83歲,平均年齡(62.12±5.37)歲。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2.05±5.56)歲。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失禁護理,內容包括:①護理人員于患者身下墊一次性尿墊,且常用溫水清洗會陰部,以防局部濕疹或糜爛;②若患者未采取留置尿管或尿管漏尿措施,護理人員應根據經驗合理選擇使用紙尿褲;③為患者擦拭氧化鋅軟膏。觀察組應用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干預,具體方法:①構建護理流程:參考國內外的有關文獻記載,以護理程序為基準為患者制定“預防危重癥患者IAD護理流程”方案。護理小組依據專家的意見對該項方案進行討論,再作進一步的修定,最終確定實施的方案。②護理人員培訓:對涉及到的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培訓內容涵蓋IAD風險評估方法、患者皮膚的清潔、輔助醫療器材的選擇和使用方法等。此外,培訓結束后,還應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成績不過關者應繼續學習。③護理流程:入院時,首先對患者進行IAD風險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實施相關的護理。風險分≤46分時,患者出現IAD的風險較低,當其尿液溢出時,使用無紡布蘸溫水清洗。風險分>46分時,綜合患者的各項因素選擇適宜的輔助護理措施;每班交接時須對患者的IAD發生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價。評價時,采取我院自制的的IADS量表。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的IAD發病率進行比較;②干預后,對兩組患者IAD發生時間及IADS評分進行比較。IAD發生時間評估嚴格按照美國失禁指南規定的IAD標準[3],于每天下午固定時間對每例患者進行陰部皮膚監測,并據此來判斷有無IAD及發生時間。采取我院自制的IADS量表評估患者的IAD嚴重程度,具體評估包括會陰部、臀裂、左上臀、右上臀、左下臀、右下臀、外生殖器(陰唇或陰囊)、下腹部或恥骨弓上皮膚、腹股溝、左大腿內側、右大腿內側、左大腿后側及右大腿后側等13各部位,每個部位均為3分,滿分39分。評分細則:紅斑為1分,紅疹2分,皮膚缺損3分。總得分越高,代表IAD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分析,采用()進行描述計量資料,t檢驗;采用“率”進行描述計數資料,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后IAD發病率比較
干預后,護理組出現失禁相關性皮炎2例,發生率為4.65%;對照組出現11例,發生率為25.58%,護理組失禁相關性皮炎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IAD發生時間及IADS評分比較
護理組干預后IAD發生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組IA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失禁性皮炎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皮膚炎癥,嚴重時可導致皮膚破潰及感染。由于危重癥患者難以自控,且長期臥床,易致使其腋下、腹股溝、肛周及臀部出現失禁性皮炎。加之,護理人員對IAD的認知欠缺,且預防意識低下,從而造成患者住院住院時間延長及感染風險增加[4]。本研究中,通過實施“預防危重癥患者IAD護理流程”,不僅針對患者個體化差異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而且重視對患者的早期各項生命指標的監測,便于及時采取正確的護理干預,以防止患者病情惡化。開展護理人員培訓工作,邀請權威醫學人士向護理人員教授IAD相關的護理知識,能夠加強其對IAD的認知,同時可提高其預防意識,從而使其能及時觀察到患者皮膚的異常狀況,并予以正確的應對措施,將會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5]。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患者干預后IAD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組患者IAD發生時間及IA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對危重癥患者采取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干預可顯著降低其IAD發病率,有效縮短其IAD發生時間,并能使得IAD的嚴重度降低。
綜上所述,構建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干預危重癥患者,能夠有效改善其IAD嚴重度及發生時間,明顯降低其IAD發病率,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戴慶芳.預防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在危重癥患者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5, 5(27):274-275.
[2]單君,吳娟,張海燕,等.預防危重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護理流程的構建與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 22(9):1242-1245.
[3]Gray M,Bliss DZ,Douhty DB,et al. 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A Consensu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1):45-46.
[4]宋娟,蔣琪霞,王雪妹.不同護理措施預防重癥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的對比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1):62-65.
[5]楊艷.不同護理措施預防重癥患者失禁相關性皮炎的對比研究[J].飲食保健,2016, 3(1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