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奕
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從整體宏觀的角度對我國教育的全面發展做出了總體規劃,其中也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做出了具體的規劃和統籌。我國職業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持續發展,卻也依舊存在學科設置不合理,對師生家長吸引力不夠,教學質量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高校自身改革,創辦地區特色專業教學等方法來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和整體行業競爭力。
關鍵字:教育發展綱要;職業教育;學科設置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國家再一次強調了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性,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些年,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學校積極改進,社會企業加大扶持,我國職業教育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但是和國際上其他一些國家相比,我國職業教育依然處于相對落后的水平。如何準確發現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并精準的提出可以落實的解決之策,就是我國持續職業教育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1 職業教育在當今社會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為國家教育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職業教育在信息大數據化時代正在發散越來越耀眼的光芒。我國當前市場化經濟腳步越來越快,產業結構轉型,勞動力市場供需類型數量變化極快,只有將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兩手一齊抓緊,才能為市場的正常運轉和國家的進步發展提供優秀的職業人才和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相比普通教育更強調技術性與操作性,這正是學生步入社會后可以依仗的優勢。隨著普通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研究生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是什么新鮮的特殊身份,甚至在近些年出現了畢業季“人口過?!钡默F象,一大批高校畢業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尷尬狀況。招聘企業在高技術職工的需求量上存在缺口,需要職業教育提供大批的高技術人才,所以職業教育高校在現今社會背景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一些問題
在職業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有一些問題依然存在,其中應該放在首位的一定是常提常新的教育規模、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在《綱要》中也有指出要將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在一線城市的大中型職業技術高校中,這些問題可能并不明顯,可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和城鎮鄉村,職業教育與市場之間的聯系會出現嚴重脫節,專業設置不足且不符合本地區經濟類型特征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如何能夠將職業教育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真正結合,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在招生的環節,職業教育在我國的社會認可度雖然在不斷提高,可仍舊有很大部分的家長和學生將職業教育視為最后的選擇,在沒有考上普通高校的境地下,迫于無奈才會選擇職業教育高校。就算在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進入職業學校,也是想著在畢業之后繼續升學,借助職業學校入學門檻低,繼續教育便利等因素。在入學門檻上,職業高校的入學成績要比普通院校低很多,這在生源的流入上,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經過層層篩選,一些學習能力差,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最終由于種種原因選擇職業高校,相信他們也不會心甘情愿,全身心的投入到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學習中,這樣的教育過程,很難培養出真正的高科技的核心技術人才。職業教育對考生及家長的吸引力不足,在這個部分有政府及社會的責任,也有職業院校自身的因素。如何在內外因素上找到突破口,設立有特色的與時俱進的學科專業,靈活創新教授內容,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多方面發展,是職業教育高校進步的重要途徑。
3 職業教育繼續蓬勃發展的一些建議
(一)、高校要改革創新,積極主動的對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判斷與預測,靈活設置適合市場和企業需要的專業,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拓寬專業方向??墒菍W校的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改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想要做到這一點,只靠高校自身是遠遠不夠的,在《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政府要切實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促使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從宏觀的視野對職業教育進行大方向的把控和指導。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合作是如今提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在像日本,新加坡,美國等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政府在法律上就會規定相關企業具有參與和支持本國職業教育的義務,企業在專業設置,課程開發等方面都要給予學校大力支持,確保有關專業課程與市場對接。這樣的合作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讓企業真正意識到與高校的合作是共贏雙邊的,才能確保企業的深入合作能夠更有效穩定長久。企業不能單方面的只對學生進行定方向定性質的簡單的技術的培養,要在綜合技術,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為學校和學生提供發展的可能性。不能將學生培養成只為一家企業服務,只懂一種零件加工的機械的生產工具。國家現在職業教育的投入上已經在逐漸加大力度,在校企聯合的領域,可以適當向對口企業進行資金上的支持,這樣可以提高企業與高校間的合作積極性,也可以保證校企聯合的深度進行。
(二)、職業教育可以在地區特色文化經濟方面大做文章。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東西文化環境差異巨大,文化經濟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一些優秀的文化產業及相關的經濟類型也對地區職業教育提供了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在當今社會不斷被重視,隨之崛起發展的文化產業也在一步步進入我們的生活,一些優秀的文化例如唐卡,黑陶,蠟染,民族歌舞曲藝表演等,如何“原汁原味”的傳承推廣,我認為職業教育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方式。市場需要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產品和服務,抓住市場需要和企業需求,將民族文化產業的實際需要和職業教育相聯系,在解決民族文化產業傳承和職業教育學科建設方面,可以達到雙贏。將職業教育和職業高校作為地區文化傳承和經濟轉型發展的后備力量。這需要地區職業高校在設置專業和教師選擇方面做足準備,在《綱要》也有相關內容: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職業學校從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將一些傳統技藝長久以來小范圍的師徒傳承,血緣傳承搬進課堂,在加強文化傳承保護的同時,增加職業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與競爭力,還能夠為本地特色的經濟文化發展提供對口的高端技術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并真正對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地推進作用。
(三)、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在《綱要》中還強調:完善職業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學模式。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 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完善就業準入制度,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通過減免學費的方式來吸引生源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政府和企業在制定招聘政策時,要針對崗位需求,不對職業院校的畢業生限制范圍,只要能力技術夠格,就能夠順利就業。讓職業高校畢業的學生有工作可尋,讓想要報考職業高校的學生沒有后顧之憂,真正學有所用。職業教育高校也要不斷提高機身的軟硬件設施,不再讓學生有浪費時間沒有學到真正高科技含量的技術的情況出現。培養高水平的,高素質的技術人才,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地位。例如在日本,幾所著名的職業教育高校都在高校排名中名列前茅,就與它們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質量相關。當高校自身足夠優秀時,就會自然而然的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就會向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人才,才能進一步轉變職業教育整個系統在社會上的認可度與接受度。
《綱要》中對于職業教育的規劃是長久性和遠瞻性的,真正要落實還要靠全社會,政府,高校,企業多方位的合作與努力,才能將我國的職業教育辦成讓學生家長舒心,企業社會放心的教育模式,為社會的進步培養真正高水平,技術過硬的高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J].中國網,2010.
[2]雷躍·論職業教育如何增強吸引力[J].廣西教育,2012,(06).
[3]孫翀.從民族傳統文化視角探索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2
[4]石玉昌.民族高職院校要強化辦學特色定位[J].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2013.5
[5]李新等.“轉型類”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實質結構分析[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J].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