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由于絕大多數都是獨身子女,他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嬌氣、驕傲、自私、任性、狹隘等問題,直接導致了他們脆弱心理的形成。而當他們來到集體中,失去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時,這些個性缺陷就會助長他們嫉妒心理的形成。嫉妒心理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帶來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矯正青少年的嫉妒心理就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關鍵詞:青少年;嫉妒;危害
1 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形成
嫉妒心理是由于別人在能力、地位、成就、外貌等方面勝過自己而引起的抵觸情緒的體驗。嫉妒者擔心他人優于自己,并因此憎恨或遷怒于人,是力圖在某些方面超越對方的企圖得不到滿足時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嫉妒心理的產生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可以說人人都有嫉妒心。
2 案例
我校高三某班的兩位女同學小梅與小潔自初中起就一直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最近高考一模考試小梅考入年級前10,獲得了獎學金,班級老師與同學們都十分關注她,她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小潔由于嫉妒心作祟,私下不但偷偷藏起小梅的作業本,還到處跟同學說一些小梅的壞話,漸漸地,原本情同姐妹的兩人竟以吵鬧收場。
3 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危害
1、嫉妒心理會破壞青少年人際關系的和諧。
嫉妒心理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嫉妒心理強烈的同學不但不會選擇各方面比自己優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會誹謗、詆毀自己身邊優秀的同學,甚至能反友為敵,一旦身邊的朋友超過自己,便會懷恨在心,暗中展開攻擊,嚴重破壞了兩人原本和諧的人際關系。
2、造成個人的內心痛苦:一個嫉妒心理較強的青少年,常常陷入苦惱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長了會產生悲傷、抑郁、憤怒等消極情緒,甚至可能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去傷害別人,因而騰不出時間來提高自己,使自己陷入更惡劣的處境中無法自拔。法國文學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為痛苦,因為別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痛苦萬分。”
3、一個人有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會影響到他的身體,造成身體不健康,嫉妒心理強的人多半心胸狹窄,長期處于壓抑、自擾之中,日久會產生失眠、食欲減退、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煩躁易怒等癥狀,進而會使機體免疫力降低,導致一系列生理疾病的發生。醫學研究表明:嫉妒心太強的人容易患上心腦血管及內分泌方面的疾病,這對人的身體是極為不利的,像《三國演義》中的周渝,將才出眾,但每次與諸葛亮交戰卻一籌莫展,在“既生渝,何生亮”的嫉妒心理的影響下,最終被氣死。
4 青少年嫉妒心理危害的對策
1、要正確認識自己。
要擺正自己與別人的位置,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自己在某一方面超過別人,別人又在某一方面超過自己,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所以我們在冷靜分析嫉妒心理不良作用的同時,還要正確地評價自己,從而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揚長避短,開拓自己的潛能。一個人不服輸是進步的動力,但事事在人前,樣樣不服輸卻是不可能的。人有所長必有所短,想通這一點,就會驅除嫉妒心理的困擾。
2、轉移注意力,給自己尋找一個不嫉妒的理由。
當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時,我們就無暇去嫉妒別人。因此,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實起來,那么,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為了緩解自己的失敗帶來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別人。
3、看到自己的長處,化嫉妒為動力。
嫉妒心一般有兩種情況:
(1)嫉妒別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行,自己不行,于是千方百計想讓別人也不行。
(2)嫉妒別人,容不得自己不如別人,別人行,我一定也行,于是想方設法要超過別人,比別人更行。要消除嫉妒心理,青少年就應該將嫉妒心理轉化為競爭意識,實質就是把消極的心態轉化為積極的心態。對于那些具有積極心態的青少年來說,挫折或失敗,只能是使他達到更大成功的階梯。
4、加強修養,克服私心。
嫉妒心理的發生是個人心理結構中“我”的位置過于膨脹。應有意識地多讀一些情操高尚、內容豐富的書籍。要培養豁達的人生態度,心胸開闊,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這是客觀規律;要懂得“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道理,這樣,就會減少或消除青少年嫉妒心理的發生。
5、滿足對方的顯示欲!
這是消除嫉妒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個體產生嫉妒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內心得不到滿足,一旦他的內心在任何一方面獲得滿足感,就不會再將注意力傾注于對方由于自己的那些方面,從而消除嫉妒心理。
總之,對別人產生了嫉妒并不可怕,關鍵要看你能不能正視嫉妒。你不妨借嫉妒心理的強烈超意識去奮發努力,升華這種嫉妒之情,把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化消極為積極,超過別人!
作者簡介
許麗(1984-),女,漢,宜興市陽羨高級中學,本科,中學二級,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