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梅
【摘 要】 目的:探析手術室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構建及實施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間,抽取我院大中型手術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法將其分為90例對照組及90例觀察組。給予對照組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構建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兩組患者于護理前,其焦慮量評分相對較高且并無較大差異(P>0.05),在護理后均較之前有所下降,且就下降幅度而言,對照組不如觀察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遠不及觀察組(77.78%<98.89%),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人性化護理可減輕手術患者焦慮心理,提升其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手術室 全程人性化護理 焦慮量評分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手術患者為對象,通過構建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來了解該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間,抽取我院大中型手術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法將其分為90例對照組及90例觀察組。對照組:男47例,女43例;年齡15-62歲,平均年齡(40.4±4.9)歲。觀察組:男48例,女42例;年齡17-63歲,平均年齡(41.1±5.3)歲。此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皆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構建全程人性化護理模式,具體如下。
1.2.1 團隊構建及人員培訓
由護士長組建護理小組,挑選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護理人員為組長,由組長領導整個小組進行強化培訓并實施全程人性化護理。小組長應當為護理小組制定相應規章制度,包括工作匯報、患者評價審閱、護理差錯督導以及護理措施落實等,護士長則應起到監督督導作用,對于其中不合理地方予以指明,并指導其糾正。小組長可借助晨會、業務學習等形式為小組成員灌輸全程人性化護理服務意識,使其能夠做到熱情接待、主動服務、耐心解答。要求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護理服務前應與其打招呼,并告知其護理服務的內容與目的,在服務期間要做到動作輕柔、話語貼切,從而使患者能夠有良好的護理體驗。
1.2.3 護理措施落實
護理人員在接到手術通知單之后,應立即前往查房以了解患者信息,包括現階段病情、用藥、過敏史、合并癥等,并對患者生命體征及心理狀態進行評價,以溫柔的語言來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告知其手術內容與大致流程,使其能夠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于存在焦慮等心理的患者,可以給予其相應的心理疏導,通過談話來了解患者的焦慮原因,隨后以談話來解開患者的心結,從而使其能夠順利接受手術治療。在進入手術前應當同患者做好溝通工作,詢問其有無不適,并做好三查七對。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放松身心,以免影響到手術效果。在手術后,應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并記錄,全麻患者可在拔管后且生命體征平穩的情況下送入病房。待患者清醒后可詢問其有無不適感,并了解其心理狀況與生理狀況,并依據患者要求為其實施相應的護理服務。
1.3 療效判定
于護理前后以焦慮量自評表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并進行統計分析[1]。于護理結束后為兩組患者發放護理調查表,以了解其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包括十分滿意、不滿意、滿意三項,(滿意例數+十分滿意例數)/本組例數×100%=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均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護理模式下兩組患者焦慮情況對比
由本次研究可知,兩組患者于護理前,其焦慮量評分相對較高且并無較大差異(P>0.05),在護理后均較之前有所下降,且就下降幅度而言,對照組不如觀察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不同護理方式下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對比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遠不及觀察組(77.78%<98.89%),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有研究指出[2],通過構建全程人性化護理體系,能夠有效緩解手術患者的不安焦慮心理,使其能夠以平靜的心態接受治療,進而提升其手術治療效果。人性化護理理念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降低不愉快的程度[3-4]。本次研究特選擇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為對象,并為其中部分患者實施全程人性化護理,以觀其效。由本次研究可知,兩組患者于護理前,其焦慮量評分相對較高且并無較大差異(P>0.05),在護理后均較之前有所下降,且就下降幅度而言,對照組不如觀察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充分表明全程人性化護理確實能夠給予患者以心理安慰與支持,使其能夠戰勝對于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的恐懼,緩解其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并且在護理滿意度上,對照組遠不及觀察組(77.78%<98.89%),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說明了該護理模式較常規護理而言更深入人心,能夠充分獲得患者的認可與信賴。
綜上所述,通過為手術室患者實施全程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緩解其焦慮心理,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可在臨床護理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蘭麗麗.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63):209-209.
[2]韓鳳玲.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效果評價[J].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14, 35(2):120-121.
[3]曹文霞. 20例手術患者于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52):228-228.
[4]代敬紅. 淺析人性化護理模式應用在手術室護理有效性[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35):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