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藥聯合中醫食療法對胃潰瘍(虛寒型)的治療價值。方法: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間在我院門診進行治療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將50例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2組,25例/組。其中,一組患者實施黃芪建中湯治療(對照組),另一組在其基礎上加用中醫食療法(觀察組)。對比兩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患者更高(P<0.05)。結論:對虛寒型胃潰瘍患者聯合使用中藥和中醫食療法的治療價值高,可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關鍵詞】 虛寒型 胃潰瘍 中藥 中醫食療法
胃潰瘍是消化系統疾病中常見的一種,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導致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癌的出現[1],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本文旨在研究中藥聯合中醫食療法治療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價值,特將虛寒型胃潰瘍患者50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以下是詳細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50例(屬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間)計算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一組患者25例。
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4~67(42.85±3.62)歲,病程1~11(5.21±1.82)年。
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3~68(42.93±3.68)歲,病程1~10(5.27±1.88)年。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虛寒型胃潰瘍的診斷標準相符合。②經胃鏡和X線鋇餐造影發現明顯的潰瘍龕影。③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在參與本研究前一個月內進行過手術治療的患者。②合并胃底部潰瘍、穿鑿性潰瘍等潰瘍的患者。③患有造血系統、心血管系統、肝腎病變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④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⑤過敏體質的患者。
對照組和觀察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在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對本組患者實施黃芪建中湯治療(對照組),藥方中包括大棗5枚,甘草、干姜、砂仁各6g,高良姜和桂枝各9g,茯苓、麥芽和陳皮各12g,白術、煅瓦楞子和白及各15g,黃芪和白芍各18g,黨參20g。水煎取汁,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連續治療5周。
在上述治療措施的基礎上為本組患者實施中醫食療法(觀察組),禁忌食物包括辛辣刺激性食物、寒涼性質的食物、含纖維素和脂肪較多的食物以及易脹氣的食物,不得食用過硬且粗糙的難消化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或損害胃黏膜的食物。
食物選擇: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性質溫和的食物,營養均衡易消化的食物,合理選擇主食和肉類,多食性溫和或性平的新鮮蔬果,注意三餐定時定量和細嚼慢咽,飲食以軟、細、爛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避免過飽和饑餓情況的出現,適量飲用牛奶。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胃鏡檢查結果,評定臨床效果。
1.3.2 療效判定標準[2]
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且經胃鏡檢查發現,潰瘍面消失或大部分恢復,則治療效果判定為顯效。
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好轉趨勢,胃鏡檢查發現潰瘍面恢復較少,則判定療效為有效。
在經過治療后,臨床癥狀和潰瘍面改善不明顯,且存在加重趨勢,則判定治療效果為無效。
以(25例-無效例數)/25例×100%為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文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用%表示臨床總有效率,以(n)%形式表現,使用卡方進行數據檢驗。當P小于0.05時,表示兩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對比有明顯的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2 結果
在經過治療后,觀察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患者,統計學具有意義。
見表1所示:
3 討論
胃潰瘍以上腹部疼痛、噯氣、腹脹等為主要臨床表現,是由消化道黏膜受損引起的病變。虛寒型是常見的胃潰瘍證型,主要由脾胃虛寒以及中央不足所致,中醫認為治療虛寒型胃潰瘍應以行氣止痛、散寒溫中、補精益氣為原則[3]。
黃芪建中湯的出處為《金匱要略》,在臨床上廣泛用于治療胃潰瘍,能夠增強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機體免疫力,緩解患者的胃痙攣癥狀,消除幽門螺桿菌,減小潰瘍面面積,具有較好的健脾散寒功效。
醫食同源一直是中醫學治療的基礎,在使用中醫治療虛寒型胃潰瘍的同時輔以中醫食療法,不僅能夠起到補虛補精、益氣潤燥的作用,還有利于患者潰瘍面的消失,而不合理的飲食會降低中藥治療效果。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食療原則為養胃健脾、滋陰溫中,通過食用糯米、面條等主食可補中養胃、益氣固本,肉類可使患者的氣血得到補充,有利于胃腸道黏膜的生長和起到保護作用,促進潰瘍面的愈合,新鮮蔬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可使上皮細胞及結締組織的生長速度加快[4],促進其抵抗力的增強,且規律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消化腺分泌以及胃腸道的消化,避免消化不良情況的出現。聯合使用中藥和中醫食療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中藥治療,觀察組采用中醫食療配合中藥治療。觀察組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68.00%)(P<0.05)。
總而言之,在進行中藥治療的同時采取中醫食療法,有利于虛寒型胃潰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和潰瘍面的愈合,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賈麗.應激性胃潰瘍實驗研究及中藥防治作用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9):74-74.
[2]張琳琳.中醫食療配合中藥內服治療虛寒型胃潰瘍18例[J].河南中醫,2016,36(3):507-508.
[3]魏桂雙.中藥黃芪建中湯與常規西醫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4):1524-1525.
[4]尚云青,王海濤.中醫食療輔助中藥治療氣滯型胃潰瘍24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