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芳
【摘 要】 目的 探討觀察早期先兆流產患者采取保胎治療后的妊娠結局。方法 隨機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保胎治療后繼續妊娠的 100 例早期先兆流產產婦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并選取同期無早期先兆流產正常妊娠的產婦 100 例作為隨機對照(對照組),對比觀察組中初產婦與曾有流產史產婦的保胎成功率,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新生兒不良妊娠結局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保胎成功率為 81.7%,①產婦妊娠期并發癥:觀察組產婦發生胎盤粘連以及前置胎盤的例數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早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胎盤早破以及產后出血等情況無明顯差異(P > 0.05)。②新生兒不良結局:兩組新生兒出現巨大兒、足月低體質量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情況并無明顯差異(P > 0.05)。結論 保胎治療早期先兆流產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保胎后繼續妊娠不會對母嬰結局產生明顯不良影響,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若早期先兆流產婦產陰道出血較少,胚胎發育狀況良好,應積極進行保胎治療。
【關鍵詞】 早期先兆流產 保胎治療 妊娠結局
為進一步探討保胎治療早期先兆流產產婦繼續妊娠結局,本文選取我院100例早期先兆流產產婦保胎治療后的妊娠結局和100例無早期先兆流產產婦妊娠結局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保胎治療后繼續妊娠的100例早期先兆流產產婦為研究對象(觀察組),產婦年齡21~41歲,平均(30.1±2.1)歲,妊娠周期在31~41周,平均(39.1±2.8)周;初產婦64例,經產婦43例,其中曾有1次自然流產史者30例,2次以上自然流產史者6例。選取同期無早期先兆流產正常妊娠的產婦100例作為隨機對照(對照組),產婦年齡20~42歲,平均(31.1±2.5)歲,妊娠周期在32~41周,平均(39.6±2.9)周;初產婦65例,經產婦35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以及孕產次等基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并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早期先兆流產的診斷標準。先兆流產的診斷標準參照第7版《婦產科學》制定的相關標準,①產婦在停經12周以內,陰道少量出血(流血量比經期量少)或者流出血性白帶,偶爾會出現陣發性性小腹墜脹及腰酸癥狀,陰道未排出妊娠物。②婦科檢查:宮頸是流血的主要部位,流血顏色暗紅,胎膜未破,宮口未開,子宮大小符合停經時間。③B超檢查:檢查結果提示產婦子宮宮腔內胚胎發育并無異常,可觀察到心管和孕囊正常搏動,若產婦孕周較短,只會觀察到孕囊,胚芽以及心芽搏動需要在1~2周后經B超復查才可觀察到。
1.2.2 保胎治療。①臥床休息:保證患者決定臥床休息,必要時可給予對胎兒不會產生明顯不良影響的鎮靜劑,禁止性生活。②查明病因進行對癥治療:若產婦由于黃體功能障礙應每天肌肉注射20mg黃體酮;若甲狀腺功能低下產婦應給予小劑量甲狀腺片以及維生素E等藥物;對于體型肥胖產婦,產前可鼓勵產婦減重。③中藥輔助治療:根據產婦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分別給予清熱安胎、補氣養血、補腎固沖等中藥劑,2~3次/天口服。
1.3 觀察指標:治療2周后,觀察產婦陰道出血狀況,密切觀察兩組產婦妊娠期及分娩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不良結局,兩組產婦均給予常規的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是否出現不良反應。
1.4 保胎療效:保胎成功:產婦治療2周后,陰道出血癥狀停止,經B超檢查提示胚胎發育狀況并無明顯異常,可繼續妊娠。保胎失敗:治療2周后,產婦陰道出血、下腹疼痛等臨床癥狀加重,經B超復查提示胚胎發育不良或者死亡,HCG水平沒有升高甚至下降。
2 結 果
2.1 保胎效果。觀察組產婦保胎成功82例,保胎成功率為81.7%,其中初產婦的保胎成功率(60%)明顯高于曾有流產史產婦保胎成功率(21.7%),兩組產婦經常規檢查并未發現有明顯不良反應。
2.2 兩組產婦妊娠期并發癥。觀察組產婦發生胎盤粘連以及前置胎盤的例數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早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胎盤早破以及產后出血等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
新生兒不良結局:兩組新生兒出現巨大兒、足月低體質量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情況并無明顯差異(P>0.05)。
3 討 論
本文研究表明,100例早期先兆流產產婦的保胎成功率為81.7%,產婦發生早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早剝、胎盤早破以及產后出血等情況以及新生兒出現巨大兒、足月低體質量兒、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情況與正常妊娠產婦并無明顯區別(P>0.05),與張永虹等報道基本一致。但本組研究發現保胎治療的早期先兆流產產婦胎盤粘連以及前置胎盤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妊娠產婦,可能是由于早期產婦陰道出血導致子宮腔、子宮內膜損傷,胎盤供血不足引起子宮蛻膜形成狀況不良,胎盤面積擴大,影響到受精卵以及子宮下段滋養層的發育,導致其發育遲緩有一定的關系。
黃體能分泌黃體酮,這是維持子宮內膜有充足血供,以利胚胎種植且不被排斥的重要激素,因此對黃體功能不足孕婦可給予黃體酮對癥治療。同時應注意保胎治療的適應證,應用B超監測胚胎的發育情況,在提示孕囊及心管正常搏動的情況下,說明可進行保胎治療繼續妊娠,若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本組保胎治療方法包括保證絕對臥床休息、黃體酮支持治療、維生素及中藥輔助治療、健康知識宣教以及心理治療等綜合療法,取得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保胎治療早期先兆流產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保胎后繼續妊娠不會對母嬰結局產生明顯不良影響,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若早期先兆流產婦產陰道出血較少,胚胎發育狀況良好,應積極進行保胎治療。
參考文獻
[1] 蔣義華.先兆流產保胎治療180例結局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7):72.
[2] 張云霞.地屈孕酮用于治療先兆流產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