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知覺是三維世界中個體感知物與物之間距離,尤其是準確性項目運動員的一種基本而又重要的視知覺能力。本文通過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回顧梳理了有關壓力下深度知覺領域的研究狀況,提出了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出了該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深度知覺;運動員;壓力
1 壓力與深度知覺的定義
籃球,射擊這一類需要準確性的項目,良好的深度知覺能力能夠保證運動員對場上球員與球員,球員與球的相對距離進行準確的判斷。距離判斷認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深度知覺,它是認知功能中空間知覺的一種,指的是個體看到三維空間中物體,并準確判斷物體與個體之間距離的能力Singh Virendra Kumar(2015)。國內學界對于深度知覺的解讀有以下幾種,Goldstein(2002)認為深度知覺是一種簡單的三維世界中的視覺感知能力。劉秉才(1983)認為深度知覺是指人對外界刺激物遠近距離的感知現象,季瀏(1985)認為深度知覺是判斷客體間距離的知覺,總的來說,深度知覺是個體在三維世界中感知物與物之間距離的一種知覺。
壓力下的運動表現是運動心理學的研究熱點,Baumeister(1984)將在運動心理學中的壓力定義為在特定的場景下,一切單一或混合的能增加個體對于好表現的重要性的認知因素。我們通常認為個體感知壓力程度的上升反映在個體焦慮程度的上升,同樣,狀態焦慮常常被用來作為個體感知壓力的指標。個體壓力感知常常伴隨著生理狀態,認知過程,喚醒程度,以及精神緊張度的變化。壓力的出現導致認知過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個體的感知覺過程,在行為過程中的設立目標,任務重要性,身邊的旁觀者,獎勵等內容,以及各種環境因素都是個體喚醒程度提升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在競技運動當中是普遍存在的(Anderson and Phelps, 2001)。
2 深度知覺是高水平運動員的基本素質
深度知覺對于運動員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視覺能力,幾乎所有項目都和深度知覺能力有關,尤其是在比較精細,需要準確空間定位的運動當中(陳瑞寧,2002)。 (Stefanucci and Storebeck, 2009, Wood, 1983)。在對100大學籃球運動員研究后發現,優秀深度知覺能力的男子運動員的投籃或者傳球準確率要明顯優于一般深度知覺能力的運動員,表明了深度知覺能力會影響男子籃球運動員的投擲準確性f。Agashe C.D(2013)的兩項研究分別發現深度知覺能力能夠影響籃球運動員的投籃準確性和運球能力,深度知覺能力好的運動員比較差的球員投籃準確性更好,高水平籃球運球能力的運動員比一般運動員展現出了更加優秀的深度知覺能力。(于 亮,2010,宋方,1988,石 玉 琴,1988,常 慶,1983,王 光,2007)同樣對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箭,散手項目運動員做了類似的研究后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從眾多研究來看,不可否認深度知覺是高水平運動員的基本素質。
深度知覺能力越好的球員,在各方面運動表現都會更好,但這一系列研究僅僅停留在了宏觀的運動表現與深度知覺的關系上,還未提及深度知覺的變化能否引起運動表現的衰變。但賽場上常常又會出現運動員的投球,傳球失準,這不僅僅是因為激烈的訓練、比賽中球員的體能下降,導致技術變形,還有可能是因為在壓力環境下,高強度的訓練或比賽導致運動員的距離判斷認知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用力的方向,肌肉力量,最終導致運動表現發生變化。
3 壓力條件下的深度知覺變化
無論是運動場上出現的超水平發揮(clutch)或者發揮失誤(choking)現象,都源于壓力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壓力作為個體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對深度知覺的影響也不可小視。研究者Mehdi Shahbazi(2011)的一項研究表明,他從某大學挑選了58名學生運動員(23女,35男,平均年齡23.3歲)作為被試。實驗分為兩個階段,被試分別處于高或低的喚醒水平情境下,實驗者使用martens的(SCAT)量表檢測實驗者的壓力程度,在壓力設置開始后讓被試立即填寫,隨后通過深度知覺儀測試被試的深度知覺能力。結果顯示,壓力的設置是成功的,兩個階段被試的喚醒水平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而被試在高喚醒程度之下的深度知覺能力測試,與低喚醒程度的結果相比,無論男女,都發生了顯著的下降。作者認為,環境的改變導致了被試在實驗過程中認知過程發生了變化,當被試處在高壓情境下,深度知覺表現發生了顯著的下降m。研究者認為是因為喚醒程度的變化影響了認知過程,在這篇文章中主要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導致喚醒程度發生變化,進而改變了注意的方向,對其他信息施加了更多的關注。觀察者的出現導致被試產生了評價威脅,進一步講也就是觀察者的出現讓被試情感發生了變化,使其注意發生了偏轉,最終影響了感知覺過程。根據感知覺縮窄理論(Kahneman, 1973),喚醒程度的增加會使注意力變窄,增加外部環境因素輸入。注意焦點的縮小以及為抵抗不相關信息的出現而導致的注意力分散程度的上升,都是由于喚醒程度上升所造成的。
另外的研究卻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結果,喬智(2015)研究了不同壓力情境下深度知覺的表現特征,通過讓被試分別處于低壓力和高壓力的條件下,對32名不同運動等級的學生運動員進行深度知覺能力的測試。結果顯示,高水平運動員無論是在無壓力或者有壓力狀態下,深度知覺表現都比一般運動員要好,而且高水平運動員表現更穩定。并且,由低壓到高壓狀態,無論是一般運動員還是高水平運動員,深度知覺表現都出現了上升的現象,這說明實驗中的壓力情景促進了被試深度知覺判斷的發揮。根據倒U型理論,作者認為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是,實驗中被試在無壓力狀態時喚醒程度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而經過壓力設置后讓被試的喚醒程度升高,使其深度知覺表現有所提高。
不可否認的是,深度知覺是高水平運動員的基本素質,壓力也是運動競賽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對于壓力下深度知覺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盡管關于壓力下的運動表現已經有不少學者進行過討論,壓力對于深度知覺的影響應該是怎么樣的,深度知覺在壓力情景下又該如何變化,這都是值得學者進一步討論,探究的部分,同時,壓力下空間知覺的變化該如何解釋卻還未得出廣泛認可的解釋。在進一步的研究之中還需要開展針對深度知覺過程中的腦部機制的研究,以求對深度知覺判斷過程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4 深度知覺的測量
個體深度知覺能力的測量也就是測量個體對物體相對距離的感知能力,一個好的研究工具是研究完成有效性的保證。通過文獻梳理,研究中深度知覺能力的測量主要有兩種,深度知覺儀測量法,視覺匹配法。
深度知覺儀最早起源于赫爾姆霍茨設計的三針實驗,后來霍華德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制作成了一個能夠測量深度知覺能力的儀器,被稱為霍華德-多爾曼儀器。該儀器的主體部分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能夠操控電鍵,長方體內有2到3條豎立的直棒,其中一根可以前后移動,豎棒頂部和底部都被遮擋,并且箱內燈光均勻,實驗過程中,需要被試通過側面一個長方形窗口觀察并通過點檢操控可移動棒,使其達到試驗要求,實驗者多次測量以求得被試深度知覺平均誤差值,此方法被國內研究者廣泛使用。
另外一種測試方法則是視覺匹配法,(Proffitt等2003, Witt等2007,)在實驗過程中,實驗者要求被試感知某一方向上的物體距離之后,偏轉方向,通過指派另外一名實驗者前后移動的方式,多次比對來確定他感知到的距離。最終,實驗者通過真實距離和估計距離的差異來表示被試的距離感知能力。
兩種測量深度知覺的方法在原理上是可接受的,但若用來測量運動員的深度知覺,似乎還需進一步的改進,運動員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中,需要無時無刻地進行距離感知。然而運動場景和實驗環境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映運動員真實的運動時的深度知覺能力。因此,在探究運動員的深度知覺能力時,研究者還需要在實驗工具上做出改進,針對不同項目,不同場景進行適配,以便更符合運動員,以及運動項目的特點,使實驗結果更具生態學效度。
5 討論與啟發
深度知覺自提出,就進入研究者的視線中。深度知覺是一種距離知覺,是個體通過視覺對物體形成的一種空間特性認知,它不僅僅收到視覺的影響,還受到光線,形狀,物體運動速度等客觀因素,以上被成為深度知覺線索。但深度知覺不僅僅收到被觀察物體在環境中的各項信息,同樣也會受到生理和心理狀態的影響。在壓力情景下,個體處于高焦慮,高喚醒狀態下,學者認為會導致個體視覺認知過程發生變化。由于,不同研究中出現的不同研究結果,預示著在未來,需要更多的的研究者對本領域進行更深,更全面的探索。并且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研究者還應開發出更合適運動領域的深度知覺研究工具,為科研人員更加便利,準確的試試科學研究打下基礎,為運動員壓力下的良好表現提供理論與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R. R. D. Oudejans. Reality-based practice under pressure improves handgun shooting performance of police officers[J]. Ergonomics, 2008, 51(3):261-73.
[2]Shahbazi M, Taher A V, Hadadi N. Effects of Viewer-Induced Arousal on Depth Perception in Male and Female Athletes[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15(15):3103-3107.
[3]喬智, 王進. 壓力狀態下運動員深度知覺表現特征[J]. 浙江體育科學, 2015, 37(4):86-90.
[4]Baumeister R F. Choking under pressur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aradoxical effects of incentives on skillfu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6(3):610-20.
[5]Anderson A K, Phelps E A. Lesions of the human amygdala impair enhanced perception of emotionally salient events.[J]. Nature, 2001, 411(6835):305-309.
[6]Stefanucci J K, Storbeck J. Dont look down: emotional arousal elevates height percep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9, 138(1):131.
[7]王光, 張秀萍. 高水平散手運動員個性及感知覺等心理指標的測試研究[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7, 23(6):84-86.
作者簡介
陳士博(1992-),男,湖北武漢人,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學系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運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