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
摘 要: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作為倫理文化的家風家教對形塑人生、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今,家風教教依然是整個社會最基礎最直接最有效的德育教化方式,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體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脫離良好的家風家教的傳承,而應把它作為最基本的價值資源。
關鍵詞:家風家教;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干部關鍵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堅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家教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道德啟蒙、品性養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形式,對于社會風氣的進步起著重大促進作用。中國傳統社會歷來重視家風家教的建設和傳承,家風家教是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在家庭中的傳承和體現,對于形塑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會產生極大影響。但伴隨著現代化進程中家庭功能的轉變,以及市場經濟對家庭作用的消解,家風家教價值功能,漸趨式微。因此,破解現代家風家教發展過程中的困境,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良好的家風家教建設;反之。良好的家風家教匯聚社會好風氣和傳承社會正能量的作用,使家風家教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
1 傳統家風家教內涵及倫理審思
中國歷來重視家風家教的培育。家風即門風,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通俗地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主流價值觀,是社會美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指調整家庭各成員之間利益關系與情感關系的道德行為規范,引導家庭成員的行為符合家庭美德的要求?!奔绎L與家教密切相關,家風是客觀存在,家教是主管過程。“家教是通過長輩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把正確的家庭道德要求、規范、原則灌輸到家庭成員的思想中,引導家庭成員行為合乎家庭道德要求”。我國傳統文化特別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統一,把齊家與修身、治國、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塑造家庭成員的良好道德修養置于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家教之好壞作為評價一個人修為的標準,使得以家教立范為主要內容的家訓文化廣為流傳。這對維護以家族為本位的傳統社會的穩定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家風家教不僅是家庭生活的規范,家庭美德教育的水平也影響和決定著社會道德風尚的養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倫理性,也就決定了家風家教在這個文化體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中國的家風家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同生共體的。中國文化傳統高度重視德育的底蘊,不僅奠定了中國千百年來所延續下來的“長于倫理而短于倫理”的教育思想體系之基礎,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對倫理道德“成人”功能的感情和期待,使德育對中國人的意義和價值遠遠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圍。對個人而言,德育具有使一個人可以安身立命,被社會所接納認可,體現自己人生目的的價值;對家族而言,具有蔭澤后代,光宗耀祖的意義;對社會而言,具有使社會穩定秩序,發展昌盛的作用;對國家而言,具有武定乾坤,禮治天下的功能。植根于自身文化傳統的中國傳統家風家教,其教育理念無不折射著中國傳統文化禮樂教化、修齊治平的基本特點。
2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大價值及落實困境
任何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社會、國家乃至這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它是凝聚國家力量、匯聚民族情懷的強大精神支柱,展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軟實力。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崛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中國的崛起同時也需要價值觀的崛起,正如杜維明所說:“一個時代的興起,不可以沒有任何指導思想,沒有任何價值體系,沒有任何遠景,對于人類的各大問題沒有任何提案。中國作為醒來的巨人,我們對人類前途的觀點和責任是什么呢?”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的未來,也關系到世界的未來。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無疑,中國必須培育自己的價值觀。
當前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變的新特點,中國共產黨從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意出發,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適時在中共十八大上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首提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重大論斷: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心、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從國家民族層面到社會群體層面,最后落腳于公民個人層面,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銜接,是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論斷。這不僅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深刻闡述,也是基于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踐需要而采取的一種務實選擇。因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需要,而文化強國的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對凝聚中華民族的價值共識,提高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作用。然而,當前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進程中卻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價值多元化與虛無化思潮嚴重地消解著人們心中的神圣信仰與最高價值。
3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傳承良好的家風家教
中華優秀傳統家風家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種源和流、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關系,更是一種雙向互動、共生共贏發展的關系。中華傳統家風家教是倫理類型的文化,一些倫理觀念,如尊師重教,父慈子孝、修身自律、務實奮進、勤勞節儉等熔鑄在國人的精神觀念中,造就了至強至深的認同感和親和力,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其強大影響力。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家風家教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百姓行為息息相關,而家風家教是社會風氣的載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縮影和基礎教育。著名作家馮驥才認為,從大家對家風的采訪回答看,傳統文化的根還在百姓心里。關鍵是怎么把它積淀下來的正能量發揮出來,由家庭到社會,由社會再到家庭。著名散文家柏峰認為,我國人民最大的情懷就是家國情懷。家就是縮小了的國,家風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國風。家風的價值,就在于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通過家庭的理性與感性營造出的氛圍,把真善美潛移默化給孩子,把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傳承給孩子。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利用家風家教這個易于傳承和推廣的微觀載體。
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高度的社會精神文明有賴于千家萬戶良好的家風來構成,因此我們應從全體社會成員健康成為與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家風建設,為形成健康文明的家風而不懈努力,在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的基礎上,抓好友善、孝敬、誠信等傳統美德,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