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余雙雙 本報記者 楊沙沙
隨著斯里蘭卡國內各基建項目的全面展開,曾經靠出國打工為生的斯里蘭卡勞工開始成為國內工程的爭搶對象。據印度《商業標準報》19日報道,斯里蘭卡勞務機構正推出相應優惠政策留住本國基建隊伍,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國內企業非法雇傭外國勞工以緩解當前嚴重的勞工缺口問題。
斯里蘭卡2009年結束內戰,國內特別是北部賈夫納地區的重建工作急需大量勞工。有數據顯示,政府用于當地房屋、道路、港口等基建項目的年度投資已從近年的40億美元上升到今年的約116億美元。與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不相匹配的是基建勞工的短缺。據斯里蘭卡建筑業聯合會負責人尼桑卡透露,國內的建筑業勞工缺口大約是40萬,幾乎占斯里蘭卡現有勞工總數的2/3。
一位在斯里蘭卡的中企的工作人員1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前,斯里蘭卡的確缺少基建工人,尤其是優秀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奇缺,普通基建工人還可以。這位工作人員所在的中企在斯里蘭卡經營多年,中方員工和斯里蘭卡員工的比例為1:8,當地員工的月工資大約在3000元人民幣。
斯里蘭卡勞工此前主要在海灣地區打工,目前斯里蘭卡的勞務機構正試圖用一些獎勵措施吸引他們回國,比如摩托車或汽車等。另外斯里蘭卡政府也正擬定提高建筑工人最低工資標準以留住勞工,據悉這一數字將是每月400美元。斯里蘭卡財政部長日前表示,政府將出臺相關政策留住勞工,使他們不再因國內工資低而遠赴海外打工。
盡管斯里蘭卡方面正想方設法留住勞工,但這些舉措也可能嚴重打擊該國的僑匯。斯里蘭卡約200萬海外勞工,是該國僑匯的第一貢獻群體。此外,由于社會文化影響,斯里蘭卡多數青年人寧愿選擇去工資更低的政府或服務業工作,也不愿去做建筑業的“藍領”,這也是基建勞工緊俏的原因之一。
與斯里蘭卡本國勞工短缺相伴而生的是外國非法勞工的涌入。據斯里蘭卡政府估算,目前約有20萬非法勞工正在國內各項目工地上工作。相關機構正考慮如何重新擬定海外勞工管理條例,用以緩解斯里蘭卡勞工荒。▲
環球時報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