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平均每天有500名戶籍市民步入老齡行列,也就是跨入60歲的門檻。目前,北京市擁有350萬老人,其中15萬為失能老人,16萬為失智老人。預計到2020年,60歲老人將突破400萬人,戶籍市民中平均每3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特別是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未來5~10年將全部進入高齡期,也就是在70~80歲之間。屆時,他們對養老的需求將很大。
2017年,北京市為解決養老問題,將建設至少20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社區養老驛站的建設不是按社區布局,而是根據老年人實際人口居住分布密度進行規劃建設,實現老年人周邊、身邊和床邊“三邊”服務。“周邊”是指老年人家門口幾公里內很快能找到養老服務單位和設施;“身邊”是指老年人周邊1公里的社區要有養老驛站;“床邊”是指要實現對失能、部分失能和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開展上門入戶服務。養老服務驛站建設自2016年開始試點,目前已建成150家,在“十三五”期間,基本能做到對于老年人比較集中的地區實現全覆蓋。
根據北京市民政局近期對老年人上門服務需求的調查顯示,老年人的入戶服務需求主要有四大類:第一位是醫療;第二位是就餐、送餐;第三位是助浴;第四位是家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