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邢明明
摘要: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要求是在人類社會出現了特殊教育活動以后,隨著特殊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而逐漸形成的。由于其職業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規范要求既有與一般職業活動的道德規范要求的共同之處,也有著自身不同的特點。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功能發揮的怎么樣,對確保特殊教育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5-0028-02
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教師職業行為和職業關系中的特殊表現,是特殊教育教師在從事教書育人等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行為規范和職業品質的總和。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是教育勞動實踐活動中各種利益關系的反映。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勞動的特殊性,決定了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與其他職業道德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功能。
一、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1.人格的高尚性。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外來文化不斷撞擊中國本土文化,因此國家和社會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對那些教育對象是殘疾學生的特殊教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是接受過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的人,他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比較高,而他們的教育對象非常的特殊,有些殘疾學生甚至終生不能康復,終生不能生活自理,因此特殊教育教師更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目的的明確性。教師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即“授業”;一種是“人師”,即教學生怎樣做人的問題。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加要求教師真正做到“經師”和“人師”。而一名特殊教育教師也需要完成教師的這兩種人格。現在殘疾人犯罪率也日漸升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在受教育時期沒有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教師對殘疾學生推行素質教育也已成為特殊教育教師教學中的一項主要任務。
3.行為的示范性。道德行為是指道德主體遵循一定的道德要求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的符合道德規范的活動。道德行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由于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與其他的職業道德相比有著更強烈的示范性和榜樣性,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廣大年齡層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都受到教師的影響。尤其是,殘疾學生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脫離父母而生活的,特殊教育教師就是他們的榜樣和學習的楷模,每個特殊教育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深刻地印在殘疾學生的心里。可見,特殊教育教師的道德行為具有很強的示范性。
4.內容的全面性。在教育發展的歷程中,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容越發豐富,涉及教師職業活動的各個方面,這充分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全面性。特殊教育教師作為教師中的一員,同樣具有教師職業道德內容的全面性特點。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內容的全面性還體現在特殊教育教師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既要擁有普通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還需要有較強、較全面的專業知識。例如,康復學的基本知識與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在給特殊兒童做診斷評估的時候,需要注意較多的用語智慧等。
5.影響的深遠性。現代社會接受殘疾人的融入成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對人才的層次要求越來越高,絕大多數殘疾學生都必然選擇接受教育,而他們的教育大多數是在特殊教育學校完成的,因此這就對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有了更為深遠的要求。其深遠性表現在特殊教育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和心靈的塑造,這本身就是一種“深處”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到殘疾學生以后的人生,進而影響殘疾學生的未來。
二、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
特殊教育教師在工作中只有遵循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用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來規范自我,才能正確處理特殊教育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與學生、與學校、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擔負好一位教師的職責,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這說明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在特殊教育教師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1.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動力功能。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動力功能是指通過激發特殊教育教師工作的潛能,使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素養的提高,自覺地做好本職工作。教師職業道德不但體現了社會對教師的職業要求,也時刻影響著教師的職業價值觀,培養教師對本職工作的興趣與熱愛,從而形成出色完成任務的動力。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普通教師職業道德功能從總的內容上來說是相似的。特殊教育教師的動力功能表現為:(1)塑造特殊教育教師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2)強化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師職業人格的精神力量;(3)成為實現道德目標的自覺行為。
2.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功能。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功能一方面是指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自身職業行為的規范和約束;另一方面是通過特殊教育教師將職業道德變為職業理念,成為自身的一種人格品質。這種人格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對障礙學生起著教育影響的作用。由于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有著示范性的特點,殘疾學生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模仿教師的各種行為,所以優良的特殊教育教師品質,能給學生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從而發揮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功能。這種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功能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特殊教育教師人格力量的影響性;(2)特殊教育教師職業行為的示范性;(3)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影響的集體性。
3.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協調功能。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協調功能是指以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來規范特殊教育教師的言行,使得特殊教育教師在處理各種問題時,能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從而保證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協調功能表現為:(1)通過外界輿論的監督和評價,使特殊教育教師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糾正違背道德要求的行為;(2)當特殊教育教師的外在需求轉化為特殊教育教師個體的內在需要時,通過道德標準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使教師采用正確態度和方法,調節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行為。
4.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是指各個社會媒介以教師職業道德標準去規范特殊教育教師的各項行為,并把它作為社會價值判斷的標準之一。評價者則根據社會的道德要求,以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標準之一來衡量特殊教育教師的這些具體職業行為是否遵循了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各項判斷,分析原因,達到評價的目的。這種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功能可以表現為以下幾點:(1)社會各界輿論的道德評價;(2)特殊教育教師自我道德評價;(3)特殊教育教師與社會成員的互動評價。
5.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引導功能。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引導功能是指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為其自身修養所起到的指明正確目標的行為或方式,從而起到實現目標的作用。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是對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行為提出的客觀層次的要求,它不僅是衡量特殊教育教師職業行為的重要依據,而且對特殊教育教師的行為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1)社會標準層次的約束;(2)他律與自律的轉化;(3)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
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不僅是對于殘疾兒童本身,而且對于殘疾人家庭,甚至是對于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的發展,以便更好地促進特殊教育發展,使每個殘疾兒童都能得到最大的康復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蕭楓,等.教師職業道德與素質培養[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2]顧定倩.美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