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晨辰
【摘要】自網絡誕生起,網絡語言便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近年來,計算機不斷更新換代,網絡語言也漸漸流行起來。網絡語的出現雖然表現出極強的語言創造能力,同時也對傳統的語言帶來了挑戰。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一部分,隨著網絡的盛行也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筆者從詞匯學的角度對英漢網絡語言進行對比分析,以探求其構詞規律。
【關鍵詞】網絡語;造詞;合成造詞
語言學中造詞法“是指新詞形成的方法,它對一個詞所使用的語言材料和手段作分析,說明詞所形成的原由和理據。”(陳光磊,1994:19)網絡語言的造詞方式基本是運用現有的構詞材料,通過聯想、加工,甚至利用某些形式、規則將語音、形態寄于詞語之中,以得到新的含義。
一、英文網絡語言的造詞法
雖然是網絡時代的新鮮產物,但網絡語的造詞法依舊符合現代英語的構詞方式,符合英語的發展規律。英語網絡語言的構造主要有合成、派生、諧音、縮略、賦新、修辭等方法。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將就前四種方法進行具體討論。
1.合成造詞
合成法是英語構詞法中的傳統方法,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構成的方法”。(陸國強,1983:36)網絡時代中交流具有很強的即時性,而合成法規則簡單易懂,在書寫上沒有嚴格要求,只需用不同單詞拼接而成一個新詞以表達新的概念,因而受到了網民的廣泛歡迎。比如:
clickstream(點擊流) blog(網志) download(下載)
on-line(在線) off-line(下線) freebox(免費郵箱)
networm(網蟲) network(網絡) chatroom(聊天室)
database(數據庫) hotspot(熱區) password(密碼)
2.派生造詞
派生詞,是英語主要的構詞法。這方法是借前綴或后綴之助,制造出派生詞,主要有名詞、形容詞和動詞三種。(百度百科,網址)作為詞匯學中的一個主要構詞法,派生被大量運用于英語網絡語言中。如:
(1)前綴法
cyber-(網絡的):(標點符號使用待定)
cyberchat(網上聊天),cyberculture(網絡文化),cyberstar(網絡之星),cybercrime(網絡犯罪),cyberfair(網絡集市)
hyper-(超……):hyperlink(超鏈接),hypermedia(超媒體),hypertext(超文本);
micro- (微型的):micro-soft,micro-processor,micro-chip
tele-(遠程、電信):telecommunication(電子通訊),telecon-erence(遠程會議);
(2)后綴法
-ware: freeware(免費軟件) shareware(共享軟件) courseware(課件)
groupware (群件) software (軟件) hardware(硬件)
-er/or:monitor(顯示器),surfer(網上沖浪者)
-ible/able(有能力的): compatible(兼容的) scalable(可升級的)
bootable(可啟動的) programmable(可編程序)
-ize/ise(……化): informationize(信息化) digitize(將資料數字化)
3.諧音造詞
諧音造詞是指利用相同或相似詞匯的語音構造出新的詞匯。在講究經濟性的網絡文字交流中,在現有的文字輸入條件限制下,忽略了選擇正確的用詞,因而出現了大量的諧音詞,同時也可看出,語言發展的經濟配置原則在網絡交流中表現的更為突出。在英語網絡語言中,用于諧音造詞的數字有2,4, 8,主要是根據這些數詞的發音和其它詞語組合成簡化的表意相同的網絡新詞,如:
(1)諧音數字代替單詞
2(to/too) 4(for/fore)
(2)諧音字母代替單詞
How r u? (How are you?) coz (cause) ICU(I seek you)
(3)諧音字母和數字混合使用代替單詞
18ter (later) B4(before) w8(wait) gr8(great) f2f(face to face) 4ever(forever)
4.縮略造詞
英語中的縮略詞在網絡出現之前就己存在,在網絡出現之后這種詞的增長很快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縮略造詞使得英語的詞匯更加簡短精悍,構詞簡練,使用方便,滿足了網民們進行高效快速交流的要求。主要有兩種類型:
(1)首字母縮寫詞
首字母縮寫詞即把詞組或短語中單詞的首字母連成一個詞,如:
WWW(World Wide Web) PC(personal computer) FYI(for your information)
LOL(laughing out loud) AAMOF (As a matter of fact) CU(see you)
BTW(By the way) OTOH(on the other hand)
(2)簡化詞
簡化詞也可稱之為半縮略詞,是網絡英語的一個重要造詞方法。具體是指將兩個詞中的一個詞縮寫,另一個詞保持不變;或把兩個詞的某部分截取重組成一個新詞,如:
e-mail(電子郵件) e-govenmnent(電子政府) e-book(電子書)
e-commerce(電子商務) e-cash(電子現金) uni(university)
Netizen(net citizen) info(information) Sysop(System Operator)
二、漢語網絡語言的造詞方法
漢語網絡語言的造詞方法也是在現代漢語構詞方式的基礎之上產生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所討論的漢語網絡語言造詞法主要為諧音、縮略、重疊和借詞造詞。
1.諧音造詞
任何語言符號都是音形義的有機結合。在網絡交流中,使用較多的就是利用語音變異而構成的網絡新詞。諧音詞的使用可以增加語言風趣生動的色彩,以達到諷刺幽默的效果,同時也反映出網民追異求新的心理。漢語網絡詞語的諧音詞主要有四種:
(1)漢語諧音詞
指用漢語同音異義詞代替與其發音相似的字或詞。一種是漢語普通話詞匯的諧音,在用漢語輸入法時,同時會跳出好幾組詞語,為了節約時間,網民會選用第一種以代替原來想表達的詞匯,如“版主”諧音成“斑竹、板主、版豬”等等,“幽香”是“郵箱”的諧音,“菌男”是“俊男”的諧音,“驢友”是“旅友”的諧音,指喜歡背包旅游的人。另外一種是方言的諧音,如“稀飯”指“喜歡”,“醬紫”指“這樣子”,“米國”指“美國”,“木油”指“沒有”。
(2)英語諧音詞
計算機和網絡科技由國外發展到中國后,大量的英語詞匯也被引進到了中國,但由于有些英語在漢語中沒有相應的對應詞匯(如salad音譯成“沙拉”),同時為了便于記憶,許多英語詞匯被音譯成了漢語,如:“愛老虎油”表示“I love you”,“伊妹兒”是“E-mail”的諧音,“姑狗”為“Google”(搜索引擎)的諧音,“貓”為“modem”(調制解調器)的諧音。
(3)數字諧音詞
指用數字的漢語諧音或其他語言的諧音來表示某種特定的含義。如“8147”是“不要生氣”,“7456”是“氣死我了”,“5201314”是“我愛你一生一世”,“9494”,指“就是就是”的諧音
(4)混合諧音詞
指利用英語字母的首字母或發音加上數字諧音組成的表示一定含義的網絡詞語。如:“B4”是before的諧音,“3KS、3Q”是thanks的諧音,“F2F”表示“face to face,面對面”,“4”表示for。
2.縮略造詞
指省略或改變原詞語的部分或全部成分,形成新的詞語,但在語義上并沒有作出改變。在網絡交際中,為了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并節約時間,網民們縮略詞匯,簡化輸入。采用縮略而形成的縮略詞語快速流行。如“頂”意為“支持”,“沙發”指在論壇里的第一個回帖,“私聊”指兩個人離開大聊天室私下里聊天。直接用漢語縮略的網絡詞語并不多,更多的是漢語拼音的音節縮略,如PLMM指漂亮妹妹, LG指老公,GG指哥哥,LP指老婆等。
其中有些縮略詞起到了委婉表達的目的,使一些不雅之詞不那么顯眼,如:TMD(他媽的)、PMP(拍馬屁)、WBD(王八蛋)、SB(傻逼)、FB(腐敗)等。這種文字處理方式都被廣大網民所認可接受。
此外,為了使語言簡潔新奇,也有把漢英兩種語言的詞語合在一起,如:“I服了U!”(我服了你)、“小case”(小事一樁)。
在網絡交際中使用縮略詞顯得口語化色彩濃重,網友交談時感到詼諧生動,并能提高交際效率。
3.重疊造詞
重疊造詞即把原詞中其中一個表意詞素重疊,把傳統詞匯加以改造構詞,這類詞并不符合語言規范,但卻能增強語言的音樂感,使無聲的網絡語言具有了音樂美,且在交際時使語言顯得生動、親昵,因而在網絡交際中被頻繁地使用。比如:
東東(東西);漂漂(漂亮);壞壞(壞蛋)
怕怕(害怕);一般般(一般);一下下(一下)
飯飯(飯);包包(包);兔兔(兔子)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種競爭和壓力也越來越大,人與人之間需要溝通和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情感宣泄窗口,滿足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疊音詞在兒童語言中較為常見。由此可見,在網絡交際中疊音詞的使用,體現了網民對兒童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和羨慕,希望在網絡交際中緩解現實生活的壓力。
4.字形造詞與拆字造詞
字形造詞和拆字造詞區別與傳統的漢語造詞法,是漢語網絡語言中獨有的造詞方法。
字形造詞法就是根據漢字的形體,賦予古漢語的某個生僻字或某個方言里的詞一個全新的意義,從而創造新詞的一種方法。如槑讀為mei,是梅的異體字,由于槑字由兩個“呆”組成,就被網民轉化為會意字,被用來形容非常呆,很傻。囧,讀為jiong,原指窗戶,形似一張表情郁悶的臉,就被網民轉化為象形字被賦予“郁悶,悲傷無奈”之意。
拆字造詞法就是將漢字拆成幾個單獨的字來創造新詞的方法,是網民求新求異的一個表現。如:
走召弓雖(超強) ;月半(胖);女子巾占(好貼)
先先貝(贊);結女昏(結婚);丘八(兵)
英語和漢語網絡語言的造詞方法,除了以上介紹的這幾類之外,還有運用符號造詞。符號造詞同樣是區別于傳統造詞法的一種網絡用語特有的造詞法,十分生動活潑,給網絡交流增加了趣味性。如用“:)”表示“高興,笑臉”,用“B-)”表示“戴著眼鏡的笑,“:-9”表示伸舌頭笑,“T.T”表示大哭等等。
三、英漢網絡語言造詞方法的差異
雖然漢英語網絡新詞語構詞上呈現了眾多共性,但是,由于英漢語兩種語言是分屬于兩種不同的語系,在文字句法上均不同;并且,由于網絡技術發展階段的不同,漢語和英語網絡新詞語構詞上也呈現明顯的差異。
1.借詞使用的差異
英語網絡語言中外語借詞相較于漢語借詞使用非常少。由于網絡與計算機技術是在以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率先發展起來的,英語在計算機網絡語言中占主導地位,因此很多計算機術語和網絡用語來源于英語國家。此外一些網絡文化發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的網絡語言也隨著網絡的發展而被借用,如:“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縮寫,意為穿動漫人物的服裝進行表演的走秀活動。英語網絡語言中雖然也存在一些借詞,這些借詞多來自網絡文化發展較為發達的國家,如日語詞tamagotchi(討人喜歡的電腦小飾品)、意大利語ciao(再見)、vivia(萬歲),此外漢語的(wangba)也被英語網絡語言吸收了進去。
2.諧音詞使用的差異
在英漢網絡語言對比中,諧音詞的使用差異尤為顯著。漢語網絡語中最突出的就是諧音詞的大量使用,例如數字諧音成詞,漢語中有大量的數字使用,很多常用的數字組合都可以表達一個常用詞組。例如1314(一生一世),7456(氣死我了),521(我愛你)等。而在英語網絡語中則鮮有諧音詞的使用。
3.同義詞使用的差異
漢語網絡新詞語另一個突出現象是同義詞的出現,如“黑客”和“駭客”同義。英語沒有聲調,但有發達的輔音連綴,使音節變化大大增加,因此同音現象遠不如漢語突出,通過聲調來區分詞義,但是在漢字輸入法中并沒有聲調,因此很多同義詞便也隨即出現。而網民們在打字過程中沒有選擇便輸入這些同音詞,比如斑竹(版主)、大蝦(大俠)、圍脖(微博)等,久而久之便被逐漸接受并使用,而英語作為表音文字和拼音文字,在網絡英語中很少出現同義詞的使用。
四、結論
通過英漢網絡語言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英漢網絡語言構詞法中不僅有傳統構詞法,也有由于網絡的出現而帶來的獨特的構詞法。英漢網絡語言中的大量縮略詞體現了網絡語言非正式和口語化的風格,說明在網絡這種特殊的交流環境中,“經濟”原則起著重要作用。語言是社會的產物,這種“經濟”特征是網絡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英漢網絡語言在造詞上的隨意性、明顯的縮略化趨勢及賦舊詞新義現象體現了網民們求新求異的心理。兩者之間的差異大部分是基于語言的不同而出現的,和網絡文化發展的程度差異也密切相關。
英漢網絡語言是語言因素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隨著社會的發展,將產生更多的英漢網絡詞語,英漢民族交往的日益頻繁必將促進英漢語的進一步接觸,英漢網絡語言也將呈現更多的相似點。
參考文獻:
[1]魏志成.英漢語比較導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林玲.漢語網絡新詞的判定及造詞方式[J].成都大學學報.2008(2).
[3]陳濤.英語網絡新詞的構詞和語義[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2).
[4]湯愛生.網絡新詞匯的構成方法及語義特點[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0,(2).
[5]富言峰.網絡英語新詞分析及其對漢語的影響[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