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
摘 要: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是當前電視節目中常用的一種技術,其對電視節目的發展起到了較為重要的推進作用。基于此,本文簡單分析了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在電視節目中的藝術形態及其技術實現形式,通過觀察現今傳統電視節目的發展變化,對電視節目制作中虛擬技術交互性的應用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以期對我國電視產業更好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應用;發展
電視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每一次互聯網技術的飛躍都會伴隨著一次電視產業的變革。互聯網技術特有的傳播功能,對電視產業無疑是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電視節目的表現形式正在適應觀眾的審美與精神需求,其全媒體交互式虛擬的特性不斷被挖掘,并且已經成為現今電視節目的主打形式。
一、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的應用現狀
對比以往電視節目直播或錄播的演播環境,我們從各大衛視新聞、綜藝或娛樂等節目的播出形式上可以看到當今電視節目的轉型,傳統節目不再被推崇。看過201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的人大都會贊嘆舞臺的壯美華麗,各種屏幕背景的流光溢彩,藝術畫面的唯美,花開花落的詩情畫意,燈光絢爛下的豐富多彩,連觀眾席都布滿了節目的氛圍,場內固然是云里霧里極為華麗,但是參與春晚制作的技術人員,或是去觀摩過大型演播節目錄制的導播間的人都知道幕后團隊人員的龐大性,技術崗位的要求人員越來越多,分工也是越來越明確、細化,以前的重要工種——導播,或許是1個人就可以搞定節目的整個切換流程,而如今,導播除了要有總導播顧全整個節目畫面的流程及切換,下面還要細化分為技術導播:專門負責攝像機機位的切換,另外還要多增加一個或者幾個的在線包裝的工位,負責節目的字幕條、虛擬物件的播出與停止,攝像機工位也會多出一個場外云臺控制的虛擬攝像師等等,節目元素越是華麗豐富,效果極具吸人的眼球,則工程量,人均量、技術量就越是浩大。春晚的舞臺作為一個復合多元化的“全媒體交互式演播室”互動平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不單單是舞臺的華麗,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一個大型的交互平臺,實現了全國13億人的全體互動,這個互動是介于騰訊公司推出的App軟件平臺——“微信搶紅包”,節目中虛擬卡通動畫人物“羊羊”與主持人撒貝寧現場發紅包,與全國觀眾進行現場互動,這就是一種演播現場信息與場外觀眾互動的一個“全媒體交互式演播”技術的實現過程。
二、全媒體交互式演播的概念
顧名思義,全媒體交互式演播技術可以理解為,現今所有的視音頻信息,包括廣播、電視、紙媒、網絡等信息通過一種藝術性的創作播出平臺,實現綜合信息發布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互動群體,這個群體的所有互動信息,能夠經過實時采集,內容審核,輸入到一個演播環境當中,在這個演播環境內由主持人表演和演繹,將這些信息有效地傳達給觀眾,并且在主持人的表演過程中可以與電視觀眾、現場嘉賓、屏幕背景等其它設備進行實時互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全媒體交互式演播的概念。
三、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的發展策略
(一)創新節目形態與視覺藝術的管理
電視節目形態是節目內容與節目形式的一種復雜綜合性的表現,電視節目形態上的創新是電視觀念化、手段綜合化的體現。新的技術能夠讓節目形態出現更多的創新,包括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數字交互技術、全媒體匯聚整合技術等都是內容匯聚的技術,而電視行業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廣泛海量的內容整合、審核、處理,為電視節目的內容本身服務,從而實現更多新的節目形態。電視節目的包裝技術與節目主持人同樣也是為節目形態的創新而服務的,現今新型的節目主持人不光要有基本的主持技術能力,還要具有很好的表演能力,包括主持人語氣的變化、節奏的控制,情緒的表現都會對節目的形態有一定的影響或推動,因為主持人是觀眾的代表,代表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新聞觀點的評論。在電視節目煩人視覺藝術體系上,可以將電視工程分為兩部分:視音頻集成與藝術集成。同時影響電視畫面藝術的有6個方面:舞美、燈光、攝像、主持人造型、視頻、包裝,這6個元素恰好構成了一個“藝術集成”。而現在大多電視臺都會把這個6個方面孤立起來,做舞臺美術設計的就是獨立的舞臺美術設計,燈光師就是獨立的燈光師,欄目包裝同樣也是獨立起來的單獨包裝。電視節目制作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就像要制作一個產品,要有一個產品的制作的統一的流程,有創意、設計方案、制作過程、最終成品等,所有的集合元素都要有一個統一的原則和規劃,就像一部電影的制作過程一樣,只有經過統一的管理融合才能夠達到節目所要的形式效果和傳播意義。
(二)實現人才“融合跨界”
現在電視臺、電視媒體行業都普遍最缺的是一種新型人才——“跨界人才”,這也是各大電視臺的技術人員以及將要從事電視行業參加各種交流培訓的原因之一,新型的設備技術一旦從國外引進國內,就會掀起一股培訓的風潮,這領域的工作人員不光要了解電視節目制作的整個流程,還有能精通一個以上工種崗位上的專業知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合型人才”。“跨界人才”已成為電視行業的一種需求,主持人、燈光師、攝像師等電視節目制作的各個崗位,都要相對性的學習了解相連的專業知識,如燈光師是為攝像服務的,攝像是為導演服務的,導演的需求與主持人的表現又息息相關,而主持人的表現正是節目所需要的形式效果,當然燈光師也是主持人的造型師,如果一個攝像對燈光、造型知識都能夠融合跨界了解,這樣電視節目最終會實現更加完美的效果。
(三)電視節目傳達的多維化可視化
作為觀眾來講,每位觀眾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選擇自己接受信息的途徑,網絡也好,電視報刊也好,在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在我們生活周圍的同時,信息變得越來越過于抽象,人們接受信息的思維也會有所選擇,再加上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多,信息的抽象性就變得越來越復雜,于是,大眾群體的想法開始傾向于看到簡潔、愉快、具象的信息,這就需要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將實實在在的信息經過藝術性的可視化處理變為簡單明了的信息。電視節目信息的設計、總結、概括以及演播的過程,是需要一個可視化的藝術處理的,這樣的電視節目,觀眾才會主動去選擇觀看,這也是電視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四)電視節目制作的藝術化
對于一個節目制作的本身來講,各種節目內容視覺化傳達的實現,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讓觀眾充分的理解節目所要傳遞的信息。在過去的電視節目中,主持人表演、鏡頭運動以及節目形式是通過連線或者是畫面切換來達到信息傳播逐漸遞進的關系,這種遞進關系固定而老套的思維已經難以駕馭觀眾對信息的價值需求了,從各大電視臺新聞、娛樂、綜藝節目的改版趨勢可以看出,電視節目制作的藝術化必定成為電視行業發展局勢,要藝術化,就要從電視節目內容本身的創新形式改變,來增加節目內容傳達的豐富性與視覺上的互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全媒體交互式演播技術是為了電視節目的進步而存在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利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不斷促進全媒體交互式演播技術的發展,使之為電視節目的制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豐富性、生動性、實現行以及多元性,最大程度的促進電視節目的發展,使其在能夠滿足人們要求的同時,為我國電視產業的發展做出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志霄,汪香榮,馬文策,梅傳信.全媒體交互式虛擬演播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科技傳播,2016,02:137-138+171.
[2]陳蕙.全媒體交互式演播室的設計與建設[J].電視技術,2014,02:77-79.
[3]梁勁松. 全媒體交互式演播室智能顯控系統設計及應用[J]. 電視技術, 2015, 39(1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