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波+錢銘+何亮
摘 要: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壓力容器制造單位被卷入一起安全事故中,當事故調查人員查閱資料時,不僅發現產品質量證明書與產品原始記錄有出入,且與制造單位的存檔質量證明書副本不一致,還發現了原始記錄中數據有涂改,深入調查后還發現制造單位存檔資料沒有按規定進行存檔,這份原始資料在雜物間找到而不是在檔案室。調查人員倒查原始檢驗記錄時發現,大部分的記錄都不是按實記錄及時記錄。最終,因為制造單位不能有效證明事故發生與其制造質量無直接關聯,調查組判定制造單位承擔過半的賠償責任。
關鍵詞:耐壓數據;網絡化管理;特種設備;檔案管理
一、特種設備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特種設備檔案來說,特種設備生產企業是源頭,這時檔案表現為生產及檢驗原始記錄、報告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里規定制造單位應按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以及其內部質保體系的要求,進行文件和記錄的控制,包括檔案管理,如壓力容器則必須在設備設計使用壽命周期內保存設備相應的生產及檢驗資料和產品質量證明書(副本)。對于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責任在于購買特種設備技術資料齊全的設備,以及平時收集特種設備的檢驗維修資料,對特種設備技術資料進行相應的檔案管理。
對于特種設備生產企業
(一)部門數據不共享,信息孤島現象嚴重。長期以來,特種設備生產企業內大致為生產車間、技術部門和檢驗部門等,也按照規范要求設置了9大質控系統,部門之間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各有臺帳,甚至信息也不共享,部門內部又有記錄與報告分開。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相關的信息沒有共享,導致相同的數據在不同的崗位之間重復記錄,不但使得勞動強度變大,而且這種重復性的工作導致錯誤率提高,最終影響到產品質量追溯等問題。
(二)紙質資料存檔,不易查閱。目前特種設備生產企業大多采用紙質文件存檔產品資料,隨著企業規模化的發展,產品種類、數量爆發式增長,紙質文件也越來越厚,加之紙質資料分散與各個部門,從而導致資料查閱困難,審批效率很低,增加相應管理成本的同時往往導致產品資料不能隨設備及時交付,從而給客戶以托詞,延遲付款,造成資金回籠慢,不利于企業正常運轉。
(三)資料管理勞動力成本過高,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產品原始資料和產品質量證明書涉及企業各個質控系統,所有的資料的收集、匯總、整理及裝訂工作需要配備相當的人員,隨著安全技術規范對特種設備產品檔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配備專業或兼職的文員更高效的勞動,相應的企業人力成本越來越高。
對于特種設備使用方面
1、管理意識較為淡薄。主觀上企業領導對不重視,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停留在被動角色,沒有主動承擔起主體責任,更沒有意識到檔案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技術人員檔案管理意識較為淡薄,隨用隨取,甚至沒有專人負責保管,導致特種設備技術檔案資料丟失現象嚴重,特種設備信息依賴于特種設備監察部門或檢驗部門的數據。2、檔案管理能力不足。檔案管理人員配備不足,部分企業位未設立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專(兼)職崗位,有的單位檔案管理人員變動大、不固定,做不到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專人負責的規范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專業性不強,很大一部分人員不具備檔案管理專業水平。在填報相應檢驗申請單時數據準確性不高,且在資料送達方面大都是紙質傳輸,由于資料遺漏、整改回復送達等,使用單位需要不斷往返企業與監察及檢驗機構之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3、檔案歸檔不完整。由于特種設備檔案管理人員責任心較弱,檔案歸檔不及時不完整,甚至有些沒有收集或者收集后丟失的現象普遍存在。有些剛上崗的管理人員業務不熟悉,不知及時整理檔案,或是整理處理檔案歸檔混亂,給檔案的查找帶來困難。相應的在另一方面,監察部門和檢驗機構對檢驗數據的掌握也不夠全面和及時。
二、耐壓試驗數據網絡化管理系統
耐壓試驗數據網絡化管理系統是紹興市特種設備檢測院開發的一套應用軟件,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絡,構架統一的數據網絡化管理平臺,實現自動采集來自于不同企業源數據,并通過網絡設備傳輸到特檢院中心服務器內,動態掌握設備的檢驗檢測情況。系統有基于檢測的制造企業耐壓數據網絡管理平臺,通過動態數據采集、數據交換和上載,實現對所檢驗設備的耐壓數據及技術資料進行有效管理。
三、耐壓試驗數據網絡化管理系統應用效果
(一)實用性,根據質量(檢驗)計劃,添加資料上傳模塊,監檢員或者制造單位人員將設備的技術資料和檢驗資料上傳至系統。監檢員可在聯網環境下隨時隨地查看相應的技術及檢驗資料,充分利用檢驗期間的零散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檢驗檢測機構出具檢驗證書時,可以直接查詢相應資料;監察機構和使用單位利用此系統也可以為及時查詢相應設備的技術和檢驗信息。
(二)實現客戶自助服務。通過客戶服務子平臺,企業用戶可以得到相應的賬戶密碼,實現自助網上報檢、設備信息自助管理、檢驗業務流程辦理自主跟蹤,企業用戶還可依據本系統,編輯及實時輸出檢驗資料,降低了對企業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要求,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并節省辦公費用。
(三)實現全程動態監管。系統軟件構建了實時提醒和實時分析機制,可以有效避免企業不主動報檢的情況發生。報告流程中的報告時效性、報告流程回退率、超期未檢設備分布情況、隱患分布情況等實時進行統計分析,為監察和檢驗機構檢驗效率和檢驗質量考核、改進提供數據支持和分析決策。通過安全隱患系統實時報警,實現了監察和檢驗機構對特種設備全壽命周期動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