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仁蘇要樂
【摘要】游戲符合幼兒好動、好奇的年齡特征,切合他們具體形象的認知特點。豐富生動、妙趣橫生的游戲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推進他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學到知識。優化幼兒的教學應該是幼教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對此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游戲教學;優化;意義;途徑
前蘇聯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阿爾金稱游戲為“兒童的心理維生素。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發展的多樣性、差異性、自然性等特點在游戲中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這是游戲的本質所決定的”。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是幼兒的天性。游戲能把幼兒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能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在幼兒階段的游戲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樹立正確的游戲觀,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作用,合理運用各種游戲,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開發孩子智力以及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以下是筆者在多年的幼兒教育探索中得到的幾點體會,在此愿與廣大同仁進行交流。
一、正確認識幼兒游戲教學的意義,提高探索的主動性
我國學者丁海東在他的《學前游戲論》中這樣論述:“游戲是發生在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觀察的行為表現,內部有特定心理體驗的兒童主動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動”。游戲是幼兒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更是幼兒特有的一種學習方式。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并且能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良好情感及發展其社會性。幼兒園教學由于受幼兒身心發展的制約,有著不同于中小學教學的特點。
作為幼教工作者,應該樹立正確的游戲觀,要認知到游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要認識到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任何禁止幼兒從事游戲活動的做法都是不正確的,都是不尊重孩子的體現,都是違背幼兒成長規律的。教師要多從幼兒的角度理解游戲,要尊重、理解和愛戴孩子,要盡可能滿足幼兒的各種需要,做到在教學中游戲、游戲中教學。正確認識、把握與協調幼兒園各項活動之間的關系,使它們有機聯系、相互融合、彼此滲透、相輔相成,以易于理解的、簡單的、具有啟蒙性的知識為內容,通過有趣的游戲、自身的操作活動、直觀的教具、靈活的形式進行,使之能有效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服務。
二、給予孩子自主選擇游戲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如何使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如何在游戲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學中,教師應擺正自身在游戲活動中觀察者、引導者、參與者的地位,放手給予孩子自由選擇游戲、發揮潛能的機會,讓孩子自主的去選擇玩什么、怎樣玩、玩多久等等,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如,我在組織幼兒進行詩歌朗誦的教學活動時,提前在教室的圖書區準備了許多關于冬天贊美雪花的圖書和圖片。為了給幼兒奠定升學的基礎,激發他們讀書的熱情,提高閱讀能力,我要求幼兒帶自己喜愛的圖書來到幼兒園,在圖書自選區里舉行“我來讀”的游戲活動,每個幼兒都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通過這樣讓孩子自主的去選擇方式,孩子們都積極的去挑選了自己最愛的圖書和自己最擅長的閱讀方式,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有效的閱讀了自己所選的內容。在讓孩子有效的參加活動的同時,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的調動,孩子的自主意識也得到有效的培養,這對孩子的未來有效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更新教育觀念,大膽創新游戲設計
1.要有正確的兒童觀。在自主游戲中,我們要徹底的改變以往的“教師游戲幼兒”的情況,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真正體現游戲的本質―自由意志的表現,真正實現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速度、發展水平等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2.要有正確的發展觀。幼兒階段是一個人一生中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他的基礎性上。所以,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教育,不但要為幼兒的發展打好基礎,更應在挖掘幼兒發展潛力的過程中著眼于它們的可持續發展。在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我們要將重點放在愉快的重點體驗、良好的社會性發展對幼兒成長的價值上,重在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塑造幼兒健全的人格。
3.要有正確的課程觀。幼兒園課程應該是一種綜合的課程,體現一種整體發展的價值取向。在幼兒的自主游戲中,幼兒園課程不能指向幼兒單一動作技能的發展,而應該體現整體的素質要求和綜合的發展目標。
4.創設輕松的課堂游戲環境。(1)幼兒的游戲主要還是依據他們的現實生活,只要有“具體情景”,幼兒就會進入游戲的世界。如看到一只布娃娃,特別是女孩子就會產生假裝成媽媽照顧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圖片觀察、讓幼兒與父母交談、或者親身體驗成人的工作等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2)教師要提供給幼兒適量的色彩、鮮艷的教具,充分利用頭飾、木偶、玩具、自制教具等,讓幼兒在寬松的氣氛中進入角色,從而進入教師的教學范疇中,真正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5.設計生動形象的游戲場景。可以搬出彩色的泡沫墊子拼成漂亮的各種圖形,幼兒和教師席墊而坐。這樣,既拉近了幼兒與教師的距離,又不會使幼兒一定要“小腳并并攏、小手放放好”的坐得端端正正,使幼兒以放松的身體、自然的神態參加到教學活動中。
總之,優化游戲教學是改進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對此,我們務必要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