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筱筠+黃葆文+許多紅
摘 要:為有效降低電力客戶的信用風險,及時實現電費回收,電力公司應及時轉變觀念,積極開展電力客戶信用管理,通過對電力客戶信息的收集和評估、信用額度的授予、信用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以及應收帳款的回收等各個環節的全面監督,從而保護電力企業的合法利益,為電力事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電力客戶;信用風險;信用管理
在電力經營中,客戶惡意拖欠電費、違約用電、偷竊電等現象屢禁不止,供電企業不得不付出額外的人力物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供電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反映了當前供電企業在客戶管理上的缺失和漏洞。由于供電企業與客戶已經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掌握著大量的客戶信息,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客戶信息,建立一套客戶信用信息檔案。通過對客戶信用水平、質量等級等進行科學的評估,對用電客戶進行信用等級分類,一方面可進行事前風險評估,降低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風險,另一方面可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服務策略,實現供電企業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的目標,提高供電服務水平和效果。
一、國內研究現狀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已建立了電力用戶違規用電、欠費的企業、居民全用戶行為征信,覆蓋了市政府征信平臺、人民銀行商業征信平臺,為改善社會信用環境,促進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承擔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杭州供電公司在2014年就與人民銀行簽訂協議,將企業拖欠電費情況納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管理。從2015年起,征信范圍擴大到了居民用戶。省內各金融機構辦理信貸業務時,會對竊電金額超過5萬元的客戶、經催繳12個月內產生兩次及以上電費違約金的客戶、因客戶原因12個月內發生兩次及以上轉賬支票退票的客戶進行“商業失信行為”登記,形成的信用數據作為各商業銀行信貸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電力客戶信用管理的定義
電力客戶信用管理是指對在電力交易中的風險進行管理,即對信用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和評估。通過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導和協調公司各部門的業務活動,以保障應收帳款安全和及時的回收,有效的控制風險和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綜合處理風險,使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信用管理的措施
(一)轉變觀念,制定完善的信用制度。目前雖然電力公司在采取各種手段催費,但由于電力“先用電,后付費”的特殊賒銷模式,以及用電客戶對繳納電費缺乏主動性,部分用電客戶惡意拖欠電費,導致電力公司仍然有數額龐大的欠費存在。如何采用科學的方法來管理目前存在的電力客戶信用問題,有效降低電力公司的客戶信用風險,保護企業合法利益,為電力事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是供電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供電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首先應該轉變觀念,重視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加強對電力客戶的風險評估、鑒定和預測,加強組織溝通,建立客戶信息共享,從而實現信用風險防范。制定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并設定專人開展信用相關工作。并積極開展培訓,將信用制度、規則及時宣貫,確保各級、各部門管理人員了解信用管理。
(二)開展信用信息的征集。我國《征信條例》規定,個人信用信息是指個人的銀行信用和與此有關的其他信息。條例對信息的描述不夠完整,只強調了銀行記錄的信息。因此,信用信息應該是所有能夠證明個人身份和信用狀況。個人基本資料通常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學歷、政治傾向、婚姻狀況、住址、電話、工作單位、工資收入等;個人商業信用狀況包括個人收入、資產、銀行貸款及其還款情況、信用卡使用情況等過往的商業信用交易記錄,以及有無破產記錄等;社會公共記錄包括從事的職業、社會保險金繳交情況、納稅情況等;守法情況主要指有無刑事、行政與民事違法記錄等。按法律屬性可以劃分為普通信息、個人隱私等。目前,供電公司對客戶信用信息掌握的還不夠全面,需要不斷完善。
(三)實時開展監控,動態調整信用評級。供電企業的信用管理部門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信用管理體系,經常監督用電客戶,并根據用電客戶最新的支付債款情況來重新判定用電客戶的信用能力。電力客戶最新的支付債款記錄一般可通過兩個渠道獲得,一是通過外部的信用咨詢機構得到,二是通過供電企業內部的信用評估人員依據客戶最新的年度財務報告提供。一旦通過監控發現用電客戶的信用狀況發生了改變,供電企業就應該相應地調整向客戶提供的信用條款。
(四)建立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從電力法律法規方面講,電力法規雖然允許供電企業對欠費的客戶可以依法進行停電來追繳電費,但是強行的拉閘限電必然會導致電力客戶投訴和不滿以及企業生產運營的停滯,從而更不利于供電企業及時足額回收電費。因此需要建立信用風險預警機制,一旦發現客戶企業的信用狀況有惡化的趨勢,就應該引起信用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嚴密監督電力客戶當前的電費支付情況,隨時準備調整對電力客戶的信用政策。
(五)加強陳欠電費回收。供電企業應該加強對陳欠電費的管理和考核,對于確實沒有希望回收的壞賬、呆賬及時進行清理。積極跟蹤欠費用戶的生產經營活動,加大上門催繳、依法停電追繳力度。對一些故意賴賬客戶則可采取公布"黑名單"等手段,借助社會輿論進行督促。因此,供電企業應加強對相關的法律程序的學習,從而直接通過法律手段回收陳欠電費。
四、結論
隨著電力公司市場化的不斷發展,面臨的市場風險逐漸增大,信用問題逐漸增多,電力公司應及時轉變觀念,積極開展電力客戶信用管理,建立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陳欠電費的回收,從而規避經營風險、改善經營效率、提高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侯昊鵬.企業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創新的引領維度[J].社會科學研究,2012.
[2]周凱,栗秋華,周林,劉強,武劍.基于物元分析理論的大電力客戶信用評價[J].電網技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