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利
【摘 要】當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關系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會學習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通過深思熟慮的學材設計,使教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的學,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關鍵詞】學材設計;歷史核心素養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在教學關系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會學習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在教學實際中,運用學習策略與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習質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和提高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下面以《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為例,淺談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優質的課前預習材料設計
優質的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學生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學生預習活動的有效部分的大小,取決于他所自發地學會或者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的思維操作活動的積累基礎。在自發性獲得知識的條件下,這種基礎必然是有限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對課前的預習材料進行精心的、有系統的設計,實現每位學生的學習權,保障每位學生挑戰優質學習。
1.“夯實性學習”的預習材料設計
“夯實性學習”的預習設計就是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所設計的預習方案。保障基礎事項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可以完成的預習任務。 開展預習任務設計不僅有利于指導學生形成真正的科學知識系統,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時空觀念,還促進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保障了基礎事項的學習。
2.“沖刺性學習”的預習材料設計
“沖刺性學習” 的預習設計就是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所設計的預習方案。實現高水準的挑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能力。即培養和提高學生史料實證、唯物史觀,也實現了學生對“高水準”問題的挑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精巧的教學內容學習材料設計
教學內容學習設計不能簡單的等同于教材內容學習設計,教師要以實現優質的教學為旨趣,從“教材的創造”到“教學的創造”;教師的責任并不在于“上好課”,實現每位學生的學習權,提供學生挑戰高水準學習的機會,從“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學”的教學。
1.以“課標”為中心,整合學習內容材料設計
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要求,做了如下學習內容結構設計:(一)立國的理想與困境;(二)制憲的妥協與制衡;(三)憲法的創新與活力;(四)英美的殊途與同質。
2.以學為中心,“協同”學習材料設計
“學習是兒童人權的核心;學習也是兒童希望所在。”通過推進學習與關愛共同體,推進協同探究學習,促進每位學生都能積極的投入學習,無論是后進生還是學困生都能淡定的參與教學活動,各自富有個性的開展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傾聽、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和諧關系。在本課的各個教學環節都設計了學生協同探究合作學習的環節。如在(四)英美的殊途與同質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協同探究完成以下問題:合作探究一:英美兩國選擇不同政治體制的原因是什么?合作探究二:學完本課,談談你的體會?學生通過協同探究學習,不但完成了學習任務,培養和提升了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而且在相互幫助與協同學習中實現了優質學習。
三、指向學習力提升的習題材料設計
習題作為歷史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合理設計和使用在歷史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向學習力提升的習題設計應能夠激發學生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注重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拓展,培養和提升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拓展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1.激發學生創造性潛能的問題性習題的材料設計
為了使每個學生盡力地達到更高水準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思維潛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習力的提升,歷史課的問題性認知習題不應是偶爾地編湊綜合,而應該編制成系統地有內在聯系的體系。針對問題性習題也要精心設計:
材料一:憲法保留了可恥的奴隸制度,維持種族歧視,沒有規定保障勞動者的任何權利,卻使廣大勞動群眾失去了起碼的政治和經濟權利。
——王榮堂《歐美近代史綱》
材料二: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無疑具有反專制獨裁的歷史進步意義。……《1787年憲法》比《獨立宣言》更符合美國獨立后的政治經濟形勢。
——關紹紀《世界近現代史精要》
問題一:史學爭鳴,依據材料一、二評價1787年憲法。問題二:學史感悟,反思美國夢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問題性習題不僅包括觀點性問題、方法論問題、創造性程序,同時也要注意問題性習題體系相應增長的復雜度。學生解決問題性習題,發展了創造性水準的歷史思維,提高了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方法論去認識歷史事件、事實和現象的能力。對提高學生人文情懷、關注現實問題和社會責任感也有重要意義。
2.拓寬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的研究性習題材料設計
研究性習題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中(含生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的研究方式,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自我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提高和培養學生研究、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在立國的理想與困境這一環節設計了 如下研究性習題:
研究性習題一:大家從《五月花號公約》里看到了怎樣的政治傳統?
研究性習題二:從《獨立宣言》中大家看到了美國人在追求哪些基本權利?理想中的政府是怎樣的?
總之,在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做好深思熟慮的學習材料設計,使教學材料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逐步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