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摘 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作為電子信息系統與人類行為之間的“結合點”,控制技術對電子信息系統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該文將從信息傳輸系統的功能開始,對控制相關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讀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電子信息 傳輸控制技術 分析
中圖分類號:TN9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103-02
計算機信息化系統內部,信息傳輸受到通信的環境(諸如光纖、Wifi、4G網絡等)的影響。在最開始進行信息傳輸時,建立通信和通信對象之間的聯系是唯一的手段,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差,實時傳輸信息更是不可能,所以需要設計出更加優化的傳輸控制信息技術來服務于大眾。
1 電子信息系統的功能和架構
電子信息系統軟件的變化十分巨大,功能性體現得越來越明顯,但其根本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即信息的發布和擴散。通過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以及網絡應用的普遍性,電子信息系統發布和擴散訊息,這也是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任務,所以對信息傳輸技術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在討論功能和架構時,我們需要先來看看以下具體的應用。
1.1 控制信息的錄入
信息系統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普遍使用的數據信息也使得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很多錯誤,往往具有的一些數據和信息并沒有什么實用價值,并在同步的信息傳輸通道中也占據了一定量的傳輸空間,以致使信息系統的運行效率普遍不高。通過對傳送信息進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對巨量的數據信息進行適當排查,并直接通過驗證手段處理垃圾信息,以確保錄入到系統的信息具有高可靠性以及較好的準確性。
1.2 控制管理的物理線路
控制管理的物理線路可以實現所有通信線路的良好控制。創建的通信線路可以對系統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是非常必要的通信物理線路,可以保證通信線路安全、高效率地工作,同時以確保通信線路的穩定性為主要目標。通過對通信連接的監控可以實時對目前的情況進行啟用,確保連接通信順暢,較好地完成信息傳輸的功能。
1.3 控制信息的輸出
非阻滯信息系統軟件是傳輸信息的主要途徑,但因為信息類型和范圍不盡相同,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應根據不同類型的信息來進行不同步驟的封裝,最后一項內容是把封裝良好的信息輸出到對應的目標節點上,這是將信息進行分類并輸出,也是計算機通信技術的一個主要特征,可以對不同類別信息加以控制并傳送出去。
根據傳輸控制的需求,在設計服務軟件對計算機進行有效控制時,通常需要一個4層體系結構,每個層具有其獨特功能的結構發送控制信息。4層體系結構的各個層次控制信息傳送,使得服務更加方便高效,4個層次分別是:(1)管理和控制層的作用是保持管理信道的均勻分配,并提供各個通信信道的訊息。(2)服務層的作用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發布信息和信息封裝,而且還可以共享解析協議。(3)傳輸服務層是對信道進行管理和監控,信道提供信息的處理和封裝以及對傳輸協議的安全保駕護航。(4)系統對接層的層接口是系統的通訊接口,為整個系統配備統一的調轉接口。
2 信息傳輸的控制技術要求
2.1 功能模塊松耦合設計
控制信息傳輸服務的功能包括:對信息通道的狀態檢測、信息通道的優化、封裝和解壓協議、信息發布和信息安全設備驅動程序等各種服務。過去對功能模塊的設計多采用緊耦合的方式,這種方式下模塊之間的界限不夠清晰,具有很強的依附性。松耦合的設計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重構性。
根據系統容量大小,目前通信工具的使用情況,系統集成商可以有目的性地選擇相應的功能組件,以滿足發送各種信息的要求。通過這樣的設計方式,不同的模塊之間的邊界更加清楚,信息之間的傳遞更加精確,保證網絡服務、數據傳輸更加可靠,能夠進行正常操作和高效工作。
2.2 多點發送與廣播發送相結合
近些年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一個點對一個點的傳統傳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今天網絡傳輸控制的要求,于是基于多點發送和廣播傳輸的軟件和應用程序成為現在的首選。網絡傳輸控制程序如今采用多點發送和廣播發送相結合的方式來傳播信息。多點傳播只能加入組播之后才可以收到數據包,組內成員可以加入或離開,都不會受到限制,廣播數據傳播是多點傳播的一種拓展類型。
2.3 信息實時傳輸
之前的數據傳輸,主要是采用低速信息通道,這種方式在數據傳輸高峰時會出現通道堵塞的情況,如果采用傳輸控制技術就能夠使這些數據包在傳送時可以更加快捷和準確地到達。在信息傳輸之前,控制技術可以將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歸類,按照緊急程度和重要性安排傳送序列,越是緊急越是重要則越是更快到達。然后,在獨立分開的序列緩沖區,按照序列安排進行傳送。
2.4 封裝和解析
所有電子信息系統,在外部結構之后的同一級別的封裝和解析也是大致相同的,并且也會讓數據傳送時變得更加清晰明了。信息的分類處理,也便于其傳輸和轉換。傳輸和交換協議是在兩個不同的級別中的信息傳輸,從而使施加的協議在外部也可以操作,但交換協議封裝是在應用層進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對信息進行標記。需要我們關注的是,一些簡單的信息往往沒有交換協議,所以在傳輸過程中也應該認真對待。例如:使用加密軟件在高層檢查信息時,往往會遇到格式轉換的要求,這就需要通過交換協議來完成。
2.5 信息傳送的跨平臺設計
一般來說,與跨平臺信息內容相關的信息以及跨平臺軟件內容轉移時,都需要信息數據傳輸和控制。跨平臺信息內容轉移主要是在外部接口的開發中,信息傳輸實現不同版本軟件在傳輸信息數據之前達到預先處理的需求,并且數據包可以統一成標準字段順序。而跨平臺軟件內容轉移時主要根據不同的設備、根據不同的通信接口來擴展數據包,使得用于轉移數據的跨平臺軟件都起到應有的功能,并且為后續的修改和改進工作提供了便利。為了降低信息傳輸的難度,設計人員可以根據通信接口位置的差異設置編碼架構。在此之外,當執行信息系統的維護時,可以采取某些辦法對這些問題進行編碼,達到實現平臺維護的作用,以便確保傳輸控制得到更好的應有結果。
2.6 功能模塊的設計
對于電子信息系統中的重要功能模塊,設計人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首先,信息通道檢測功能模塊是設計工作中最重要的設計任務。因此,設計人員需要采用結構化的功能模塊設計方法,并且確保信息通道檢測功能模塊與其實際功能要求保持一致,努力完善功能模塊設計方法,以滿足功能模塊空間分配合理的需求,并且對于控制功能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問題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有效解決和消除。其次,在設計功能模塊時,還需要設計人員在兩個相鄰模塊的邊界的設計上投入足夠的注意力,并且對模塊間的重度依附性做好預控措施。
3 結語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計算機網絡信息傳輸的靈活可靠、效率優良、實時傳輸效果好等特點,為了滿足上述特點我們需要應用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開發設計,現代社會已經離不開計算機的服務,信息系統更是廣泛應用,無論是通信還是網絡傳播,都需要信息傳輸控制技術的支持。該文重點介紹了信息傳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倡導有識之士能夠學習和創造更多先進技術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并可以拓展信息傳播領域,開創美好的信息時代。
參考文獻
[1] 宋飛.基于電子信息系統中信息傳輸控制技術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10):36.
[2] 陰駿.計算機電子信息系統中信息傳輸控制技術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2(5):83.
[3] 周立杰.試探究計算機電子信息系統中信息傳輸控制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