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洋


在一片蒼涼悠遠的雪原,冰山與林海在天邊交匯之處,萬物如始如初,野蠻和野性統治著一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電影《荒野獵人》為我們演繹了一場震撼天地的荒野求生,也向我們闡釋著生命最初的本能。
這似乎與喬山和李岳創建獵行天下的初衷不謀而合,讓處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回歸自然,重新接受叢林法則。對于一名獵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狩獵與環保之間的平衡點,這也是喬山和李岳所遵循的狩獵哲學。
在非洲大地跟獅子對峙
依靠地上的腳印,辨別是獅子還是獵豹;隱身于灌木叢中,瞄準一只正在汲水的羚羊;仰躺在荒原上,望著繁星垂落天際……這是五年前,喬山從未想過的人生體驗。三十而立的年歲里,喬山和他的搭檔李岳,成為了中國第一批擁有執照的獵人。
喬山和李岳是發小,初中畢業之后都上了濟南市體校,喬山練散打,李岳打排球。那時候,他們就曾暢想過,“畢業之后一定聯手創一番事業,老了之后就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過田園生活。”只是,他們不會想到未來會聯手開一個狩獵俱樂部。
2005年,喬山當了兵,李岳正在英國萊斯頓大學讀研究生,他們的創業計劃被暫時擱置了。2010年,李岳偶然一次機會接到朋友邀請,去坦桑尼亞狩獵。經過九天的艱苦跋涉,李岳獵獲了一頭重達1噸的非洲野牛。“非洲野牛脾氣很暴躁,每年殺人的數量是獅子的四倍,被列為非洲五霸之一。”難掩激動之情,李岳當天晚上就與喬山分享了這次經歷。
而喬山在部隊服役時,也曾進入深山老林里訓練,對野外有著特殊的感情。“我們當時所訓練的科目與狩獵的過程有共通之處,都是潛伏、搜尋、追殺。”所以,喬山完全能體會到李岳的熱血沸騰。“李岳提出把這項活動帶到中國來的想法,后來我仔細地查閱了資料,國內還沒有一家中國人自己的狩獵俱樂部,于是我們便成立了第一個俱樂部——獵行天下。”
2012年,獵行天下俱樂部在國外注冊成功。經過幾年的學習和在叢林中與職業獵人相處的經歷,喬山和李岳同時于2015年獲得被認可的獵人資格。在過去的五年中,他們兩人有超過一半的時間行走在非洲大陸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叢林狩獵經驗。然而這一切卻并不簡單,這可不是隨隨便便扛著槍,在大草原上的擺拍,而是直面各類野生動物,進行一場生命的問答。
喬山就曾有一次在沒帶槍的情況下直面獅子,當時他下車搜尋,與獅子相隔只有30米。喬山知道,如果這時候他轉身逃跑,獅子會發起致命的攻擊。于是,他原地站定,與獅子對峙。那一刻,聽著獅子粗重的呼吸聲,喬山深切體會到了那種原始和生命力,他第一次感到“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與渺小”。
反盜獵任重而道遠
并不是所有動物都可以被狩獵。分辨可狩獵動物與不可狩獵動物的區別,比如是否為雄性、是否成年、成年幾年等才能進行狩獵,還有狩獵環境評估,要避免傷害雌性和未成年動物。喬山介紹:“執照獵人要經過嚴格的理論考試和實際測評,在叢林里生活2個月以上,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動物的發現、跟蹤、引誘、根據蹄印確定動物離開時間及活動范圍等,特別嚴格和系統。”
而最難的是擊傷獵物后的鎖定與追蹤,他們說:“有時危險有時艱苦,由于野生動物格外強壯,食草動物受傷后可以連續行進4個小時,必須徒步追蹤;食肉動物會躲在茂密的草叢里發起報復性的最后一擊。”
作為一名合法的執照獵人,喬山和李岳同樣有著反盜獵,維護當地生態穩定的職責,與盜獵分子的對峙,若有不測就很難全身而退。
“有一次在叢林中開車,直面一群盜獵分子,開著一輛日本二手的五十鈴卡車,大概有十幾人,手里提著砍刀,車上放著盜獵的獵物和槍,我、司機、導獵員、追蹤手共4人,對方卻有十幾人,氣氛也緊張到了極點,由身為當地人的追蹤手和司機上前大聲質問,我和導獵手則持獵槍隨時預防不測,這群盜獵分子在我們氣勢下個個悶不做聲,但我們自己心里清楚,我們絲毫不占優勢。”李岳的講述,很像是一部電影的情節,畫面感極強,氣氛引人入勝。
對峙的最后,追蹤手問出了這群盜獵分子的來路,并以衛星電話通知了當地的警察部隊,錄像和沒收獵物后命令他們自行離開,后續交由警察處理,李岳說:“這件事對我來說印象深刻,不僅是當時千鈞一發的態勢,想象和現實也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反盜獵任重道遠。”
他們救過被斑鬣狗追入泥塘的小斑馬,救過掉入水坑的小水羚,看過雨后陽光下的完美彩虹……現代生活使人們遠離自然,而喬山和李岳卻重新走進、靠近自然,那里不是鳥語花香,而是人類和自然能夠和諧共存的支點。
“用原始的方式探索人生”
曾經有人問喬山,“不覺得狩獵是一項殘忍的活動嗎?”喬山的答案是否定的,“自然的更替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每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就像是無修飾版的我們。”新獅王為了盡快繁衍自己的后代而殺死前任獅王的孩子,剛出生的小角馬被鬣狗包圍而角馬媽媽無能為力地走開,小羚羊的寶寶出生后瞬間被狒狒搶走。在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都在遵循各自的生長之道,而這恰恰維持了生態的平衡。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曾發表聲明稱:“有節制的戰利品狩獵活動不會是對動物的一種威脅,而恰恰是一種能緩和人類和動物沖突的辦法,而且能給貧困地區的人們帶來經濟利益,從而增強他們對動物保護的支持。”
事實上,中國也有封閉式狩獵場,完全合法。世界上有很多可以合法狩獵的國家和區域,尤其是那些有狩獵傳統的國家,比如非洲的坦桑尼亞,納米比亞,以及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喬山告訴記者:“在非洲,我們的狩獵資金中有三分之二用于反盜獵,這給當地人提供了較高薪水的工作,反盜獵武裝尋獵員。同時也能保護他們的土地不被外來盜獵分子入侵。”
狩獵,是人類和動物原始的本能,是為了生存。而狩獵作為一種文化和運動傳承了成千上萬年,這在歐美及阿拉伯國家被保留下來。尤其在富有的階層當中,愛好狩獵的人總是一些成功的佼佼者。在中國,狩獵仍處于起步階段,和其他新興事物一樣,需要從培養和引導入手。喬山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對狩獵這項運動產生興趣,“因為你能用原始的方式從中探索不一樣的人生。”
對于喬山和李岳來說,“獵人”的身份代表了一種經歷,代表了非凡的技術,代表了“獵而不絕”的高超智慧。“我能想象到,等我老了躺在壁爐前,給我孫子講述當年我在非洲大地上經歷的這一切。”喬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