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該文通過闡述服飾圖案課程教學改革模式與具體實施案例,將課程中基礎圖案訓練和專業圖案訓練利用項目教學形式緊密相連,結合地方區域旅游文化設置教學項目,論證其可行性,從而得出為適應高職院校職業性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教學實施中,專業基礎課程需更加注重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緊密結合,可以通過地方區域文化特色項目練習開拓創新思路,全面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素質和服務社會的職業使命感。
關鍵詞:基礎圖案 專業圖案 項目實訓 區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b)-0192-02
隨著社會對高層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職院校更加注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的培養,更加突出服務社會服務區域經濟的社會責任。專業教學體系中對課程實踐要求尤為突出,要求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熟練透徹。基于此特點,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學生課程體系設置在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更加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在具體課程教學中應更加注重教學理論點訓練與整體綜合實踐訓練的銜接。
1 圖案與服飾圖案
圖案即圖畫方案,指某物在工藝處理之前的設計方案。其造型、色彩、紋飾的不同使圖案表現出不同形式。
服飾圖案是運用面料等材料和加工工藝進行服裝服飾的紋樣設計方案。所以它是材料和加工工藝分類圖案的一種。因其服務對象是人,所以它的功能性和審美性特征尤為突出,同時應更加注重應用性和流行性。
2 服裝設計專業中服飾圖案設計課程性質地位
服飾圖案設計課程是服裝設計專業基礎課,它是以服裝美術為基礎,以提高學生服裝設計素質為宗旨,以圖案設計學習、圖案工藝制作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基礎課程。在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整個課程體系中先修課程為服裝美術基礎,后續課程為服裝設計基礎和專題設計,其主要任務為引導學生應用圖案理論,指導技能訓練,既能設計圖案,又能運用一定的工藝方法制作服飾圖案,提高學生圖案設計的表達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所以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3 服飾圖案課程教學實踐
課程以提高學生圖案設計的表達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鑒別能力和審美能力,關注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應用圖案理論指導技能訓練,既能設計圖案,又能運用一定的工藝方法制作圖案,全面提高高職服裝專業學生整體藝術修養和審美素質,為服裝設計表達打下堅實基礎。
課程重要知識點包括形式美要素、圖案的構成形式、圖案基本知識以及服飾圖案工藝表現和應用設計的掌握,課程難點主要是服飾圖案的工藝表現。
課程整體思路采用“基礎—表現—應用”三段遞進式模塊教學,通過項目任務學習從項目分析、設計到最終實現這一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使藝術與專業技能并重,培養團隊協作意識,為適應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內容設計如表1所示。
4 應用項目實例:以區域文化為設計素材創作T恤服飾圖案
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項目實訓法和啟發引導法,通過設置不同形式課題進行針對性訓練,使同學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綜合考慮,不僅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而且鍛煉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同時采用多種啟發思維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從講授、示范操作技能到指導學生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
服飾圖案設計課程以區域文化即泰山文化項目教學進行實踐應用,體現兩個方面內容:(1)基礎圖案教學:運用圖案組織形式和肌理再現泰山文化;(2)服飾圖案教學:運用特殊工藝處理在造型、色彩、面料的設計再造完成泰山文化在服飾中的轉化。課堂作業如圖1。
5 結語
高職教育教學中,為適應職業性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教學實施專業基礎課程需更加注重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緊密結合,可以通過地方區域文化特色項目展開任務練習,開拓創新思路,全面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素質和服務社會的職業使命感。
參考文獻
[1] 丁金昌.高職教育對接區域經濟的現狀分析與路徑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66.
[2] 安艷.美國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及啟示[D].河北大學 2010.
[3] 沈霞.服飾圖案設計的文化傳承與創新[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4):642.
[4] 鄭軍,白展展.服飾圖案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