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 陳 悅
建構高架橋:大班表現性活動區實例
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 陳 悅
“我要建高架橋!我要建高架橋!”是建構區中最常聽到的話……
孩子們對“高架橋”非常感興趣,不斷地探索著如何使高架橋豐富、漂亮、四通八達,從“單向的”到“雙向的”再到“環形的”、“四通八達的”,都體現出了孩子們對它注入的喜歡、琢磨、期待與成功的欣喜。我以孩子們感興趣的“高架橋”為基點,持續地觀察著他們在與材料、伙伴互動中的成長……
1.能夠合理布局,選擇合適的材料與方法建構高架橋,凸顯主體特征。
2.堅持游戲,與同伴合作建構。
條形積塑、炮筒積塑、鐵罐、城堡積塑、積木、正方形積塑等。
創造性使用各種材料,運用壘高、組合等技能建構高架橋。
游戲推進一:的高架橋
1.觀察:區域活動開始了,杰杰和鍠鍠興高采烈地選擇了他們最喜歡的建構區——高架橋。區里的幾名幼兒很快地就把鐵罐、木塊、長條積塑等材料放到區域里,準備好了就不慌不忙地搭建起來了。杰杰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孩子,做事也比較有計劃,是建構區的小組長。他結合現實生活中高架橋的特征,建起了一條筆直的高架橋。過了一會,鍠鍠不解地說:“干嘛把高架橋建成這樣筆直筆直的呀?這樣汽車就不好通行,不好拐彎了!”杰杰不理解鍠鍠所說的,還是堅持他的做法。建好之后,他們又建了小車放上去,但是小車只能直道行駛,無法拐彎,而且橋面使用白色的積塑鋪的,到坑坑洼洼之處,小車就動不了了。鍠鍠忍不住大聲吼:“我說吧,這樣直直的高架橋一點都不好,而且橋面坑坑洼洼不能通行!”
2.分析:幼兒所熟悉的建構內容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兩個人合作建構高架橋非常積極主動,但是,在建構過程中,肯定會產生想法不一致的時候。杰杰有自己的想法,雖然鍠鍠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由此可見,杰杰在建之前是經過設想的,而不是隨意建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自己的方法會出現很多的難題,碰到了困難;鍠鍠雖然是在旁協助,但是他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沒有一昧聽從別人的想法,而是在不斷建構中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及時提出。兩個人的想法在建構過程中相互碰撞、融合,從而獲得發展。
在建構過程中,他們選擇了較為合適的材料來建構,對比高架橋實體圖較為相似。而且他們使用的壘高、延長等方法,選用合適材料等搭建出了主體,但是卻在實際過程中,發現了橋身筆直不易反向行駛;橋面坑洼不利通行等問題。
雖然在建構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對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行為,以及善于發現、思考的眼睛,我們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而且,應該要相信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足以解決這個問題,在操作中創造出源源不斷的驚喜。
3.調整推進:針對上次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我在旁邊觀察,給了他們一個合適的建議——以支持的態度鼓勵他們兩個建“雙向高架橋”,讓汽車可以雙向行駛,然后靜靜地觀察他們的建構與發展,給予他們獨立探索發現的機會。




游戲推進二 :雙向高架橋
預期目標:①能夠圍繞布局,組合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建構,凸顯細微之處特征;②能與伙伴協商進行游戲。
1.觀察:第二次區域活動的時候,杰杰和鍠鍠還是直奔建構區,如愿地開始了他們的“高架橋”之旅,但是存在著上次的難題,難題一:只有一條筆直的高架橋,汽車只能單向行駛;難題二:高架橋的橋面是用白色積塑建的,坑坑洼洼,車輛不易通行。為了解決難題,鍠鍠負責搬運材料,杰杰負責組織建構,他們建出了兩條高架橋,讓汽車可以兩個方向行駛。還把木頭放在白色積塑的表面,讓表面不再坑坑洼洼,車輛平滑地行駛。建好之后,他們還在上面建了一個“掃描儀”,一個用木塊當底,藍色積塑當主體的掃描儀,杰杰說如果有“超速行駛、不系安全帶、喝酒的”,都可以掃描出來,避免交通事故產生……
經過一番調整,“高架橋”已經初具規模,并逐步開始可以行車了。幾名幼兒滿頭大汗,他們開心極了,我被他們的作品吸引了,拿起手機為他們拍照留下作品。
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①高架橋旁空落落的,沒有景點與停車場;②建高架橋的材料每次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什么創新。
2.分析:在活動中,針對上次存在的問題,兩人能夠認真地觀察、分析,說明兩個孩子都是喜歡觀察和思考的孩子。發現問題后,兩人沒有退縮逃避,而是能夠想辦法,積極調整,解決問題,體現了大班孩子獨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值得欣賞和肯定的地方,也是《指南》中所強調應培養的堅持性學習品質。
而且在遇到問題時,兩人互相討論,思維上的火花互相碰撞出新的想法,在討論過程中懂得互相傾聽他人的想法,接受別人的意見,體現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傾聽水平。
在調整的基礎上,兩人還在高架橋上面建構了“掃描儀”,說明兩人具備有創造性建構的意識,不斷地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于建構之中,使得“高架橋”細微之處的特征越來越完善。在建構過程中,他們不斷調整、推進,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協商問題的能力。
3.調整推進:在接下來的建構中,我將鼓勵他們思考運用周圍的材料創造性地進行建構,為他們提供思考的源泉,并期待他們下一次的發展。
游戲推進三:漂亮的高架橋
預期目標:①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材料進行建構,不斷豐富、裝飾建構主體;②能夠與伙伴合作、協商建構。
1.觀察:這一次的建構中,我鼓勵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打破思維模式,創造性地使用周圍的材料來建構不一樣的高架橋。他們討論了一會兒,便選擇了椅子當做橋墩,用塑料積塑當橋面,并鋪上紅色長條積塑便于通行。還建了斜坡,成功建構高架橋與馬路鏈接的平穩緩沖帶。
他們一次次地探索、附有創造性地建構,使得高架橋終于漂亮地展現出來。緊接著,他們還在橋下搭建了停車場、飛機場、樓房、隧道等,讓高架橋把周圍的景點裝飾得更加美麗!
2.分析:幼兒的想象力太強大了,在建構過程中,他們有想法有提升,“輪胎”、“椅子”都成了他們建構的材料,創造了源源不斷的“哇”時刻。停車場、飛機場、隧道等在他們的自主建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高架橋”的建構增加了許多靚麗的風景,也體現了幼兒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的角色,觀察著他們不斷地遇到難題、協商、思考、再建構,不斷地發展著主動學習的能力,更欣喜地是看到班級孩子在建構中對主題的期待與喜歡,也看到他們合作、協商、小組榮譽感、互幫互助等品質的養成!
3.調整推進:在接下來的建構過程中,我將繼續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充足的時間、自主的空間,永遠做他們游戲的支持者,讓他們在自主協商建構的藍天里馳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