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明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知識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是否具有創新能力也成了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的重要標準。在眾多科目中,語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和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一門創造性極強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工作者責無旁貸。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呢?筆者結合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重視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由于人格因素對一個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決定性作用。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推動學生的強大內驅力,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創造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對自己的現實學習及未來發展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盡可能地為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供能激起新異感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去嘗試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從中體會由此帶來的成功的喜悅。這樣,一旦學生自己選擇了學習方式,并負責地參與創造性學習的過程之中,也就會水到渠成,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二、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變課堂為學堂,以學生為主體,一切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中心,還學生學習主人之地位。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負面影響,我們許多教師總是津津樂道于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述。教師單方面只管把知識講下來,卻不管聽講者的接受效果如何,有的老師甚至認為,我把該講的內容講到了,至于你學沒學到,那就不關我的事了。這種認識,不光是教法問題,更是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觀念的問題。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赫姆林斯基說:“我認為,重要的教育任務在于漸漸地養成學生從事緊張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習慣。”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習慣的養成,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雙邊互動,才能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興趣。現在有許多教育家都呼吁課堂教學“民主”,其實其核心就在于解放學生,把學生從受支配地位解放為支配地位,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不再是書本的奴隸。
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必須打破教學上的老框框,鼓勵學生勤思考,多提問。問題是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刺激的內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鼓勵他們對一些現成的理論和傳統的觀點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進行大膽的質疑,探索求異,這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學理論的創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異思維上的,沒有“求異”,就沒有“創新”。教師的職能是承傳社會道德,傳授文化知識,從而達到解除疑惑的目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過程是以無問題為終極目的的。但誰都知道,語文作為一門具有濃厚人文性和思維性的學科,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由于知識積累的差異、生活背景的不同,就會形成“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認識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照本宣科,把教參的理解強硬地灌輸給學生,在考試中,用既定的標準答案來衡量學生的回答,這些做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就可能枯竭。在課堂教學中,科學有序地組織討論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在討論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創造性思維細胞被激活,他們就會積極地思索,敏銳地發現課本或討論中的不足,從而會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注意不能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考和發言,允許不同意見甚至錯誤意見的存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學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勵,因為學生的積極性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喪失的,而學習的內驅力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漲的。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只有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才能生培養自信心,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飽滿的學習情緒和熱烈的討論中,發現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問題,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四、重視思維發散性訓練
創造離不開想象,想象是創造的靈魂。想象是智力活動富有創造力的一個重要條件,它是人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性思維自始至終伴隨著想象。那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1.充分運用現有的教材,拓展學生的想象
現存的教材雖然在編排、選材上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教材的改革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等到新教材出來以后再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那在眾多的國際比賽中,我們不知又要輸掉多少回了。因此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現有教材,挖掘現有教材的價值,可以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寫、續寫、插敘、補敘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以拓展想象,這些訓練,都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優美的音樂,引發學生的想象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想象的一門藝術。在教學中能恰到好處的利用優美的音樂,往往能找到開起學生想象之門的觸發點,引起他們心靈的共鳴和無限的遐思。在教學中,利用想象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方式很多,關鍵是要找到“觸發點”、“著火點”。豐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學生思維的常規與定勢,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激勵學生大膽創新
語文教學不止于學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課堂。課外語文教學活動是一塊大有作為的天地。我們可以開展如“文藝沙龍”、“化裝朗誦”、“專題辯論”、“知識競賽”“調查采訪”等多種活動。在課外自由的時間與空間中,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根據創新教育理論和學生的特點及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只要我們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就能培養出一大批敢想、敢說、敢做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新世紀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