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開宇
【摘要】網絡信息化對高中生帶來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事物有利有弊,網絡信息化也不例外。本文就網絡信息化對高中生的影響進行了一番探究。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高中生;影響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提高了信息傳播速率,學生在通過課本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利用電視、計算機網絡等手段獲取多樣化的信息或知識。網絡信息化雖然為學生帶來了諸多便捷,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1.網絡信息化對高中生的消極影響
1.1 影響了文化學科知識的教育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中生容易對某一部電視劇集、電子游戲等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荒廢了學習。一部電視劇少則二十集,多則上百集,高中生如果迷住了,就會將該劇追完,將作業放在一邊。當前,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以賺錢為目的的電子游戲機室,吸引了一大批高中生的目光。眾多有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機上游戲充斥著各種暴力與色情,拜金主義明顯,就算有的機上游戲是積極向上的,高中生同樣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將學習拋在腦后,對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隨著網吧的廣泛普及,不僅涉及了電子游戲機的各項功能,還可通過網絡交友,彼此訴衷情,又引起了高中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1.2 高中生的語言、行為受到了影響
對于沉迷于網絡的高中生,生活中張口都是各種網絡語言如MM、555等。實踐調查顯示,英語的使用率及其相關內容在網絡上排名第一,但其中存在大量的錯別字和病句,這對當前身心全面發展的高中生而言,對這一現象感覺新鮮、好玩,并將錯別字與病句拿到生活中來使用。如此一來,書面語言文字及標準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弱化,學生就無法科學規范的運用現代漢語,致使傳承千年的優秀民族文化難以傳承與發揚光大。學生如果長期與其接觸,后果將不堪設想。
網絡具有較強的虛擬性,其語言行為不受實際生活中的道德準則及社會規范的限制,導致在個體的內心準則與社會規范的制約基礎上生成的行為自我克制被嚴重的消滅。語言行為不會涉及過多的前因后果,但游戲中以最強者為尊,是個十分自由隨意的社會。私服的駕馭人更是無所顧忌的隨意亂造游戲,以提高游戲的刺激程度,進而吸引大量的人參與進來,比如鼓勵游戲強者將弱者全部消滅,或者為了牟利要求玩家用真實的人民幣來購買游戲中所需的裝備等,整個游戲成為了強者的世界。通過采訪獲悉,多數學生在游戲中被強者隨意殺戮、騷擾等,最終以失敗告終。任務一旦失敗,這些學生就會表現得十分不理智,在語言、行為上存在辱罵和摔打鼠標的不良行為,氣氛情緒一時難以平復。長時間這樣發展下去,實際生活中就會充斥著各種負面的語言、行為,并且學生的情緒也會越來越敏感,越來越脆弱。
1.3 高中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受到了影響
網絡游戲為玩家提供了虛擬的社會環境,而虛擬社會中的玩家則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游戲世界中他們可以任意選擇角色,雖然所有玩家都以虛擬的身份出現,但其言行舉止最終還是暴露了自己的真實面目,游戲中充滿了人性特點。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人和人之間不能面對面了解,有的人十分樂意享受虛擬世界中的內向孤僻的性格及心理偏差。由于高中生對外界新鮮事物缺乏正確的辨別能力,所以在遇到外界新鮮事物時不進行任何辨別就立馬接受,這樣他們就更加容易受到網絡中不良內容的感染和迷惑,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實際處理某一事件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暴力、極端行為,并沒有想過通過正確的法律渠道來維權。
2.網絡信息化對高中生造成負面影響的應對策略
2.1 社會與政府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
當前,政府部門應積極構建系統規范的網絡法治化管理,確立詳細的網絡倫理導向機制,對網絡內容加以全面規范,在科學合理的輿論導向前提下,創設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保證網絡行為的文明化、規范化,推動網絡有秩序的發展。網絡管理部門及其執法部門必須做好網吧的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網絡使用的安全性,對網吧進行科學管理與引導,時刻關注學校附近的網吧發展情況,調動網吧參與信息化服務的積極性,切實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網絡經營商應樹立守法經營的理念,盡最大可能提高健康向上的網絡氛圍。相關網絡專家及工作者應致力于研發有助于高中生身心和學習的網絡產品,設計獨具特色且高質量的對學生有吸引力的網站,通過網絡開展各類有助于學生成才成長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自主性,不知不覺下對學生達到了教育效果。
2.2 強化家長的監管力度,科學引導孩子接觸網絡
家庭是高中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其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因此學生家長應積極了解一些網絡知識,以便對孩子開展必要的教育與管理。日常中,科學監管孩子的上網時間、地點以及涉及的內容,鼓勵孩子看一些有意義的網絡知識,同時和孩子積極互動,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并且家長還要做好必要的網絡安全教育工作,科學引導孩子正確評判網絡信息,降低網路對其造成的不良影響,鼓勵孩子根據知識需求選擇相應的網絡信息。
家長還應和學校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時常和孩子談心聊天,掌握孩子的身心特點,了解孩子的實際需求,寒暑假帶孩子到處看看,拓展孩子的視野與交際范圍,以免孩子將大把時間放在網絡上,積極營造和諧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圍。
2.3 充分發揮學校對學生網絡行為的引導與監管作用
眾所周知,學校教育和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學校必須重視網上文明行為的規范,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及法紀教育,舉辦大量的以青少年網絡為中心的活動,通過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對正確上網的認識,培養學生在網絡文化方面的識別能力以及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的能力。高中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興趣十分強烈,學校應抓住這一機遇,大力推廣和宣傳一些有利的網站,并與學生配合協作建立學生個人博客等網站,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力度,為全校學生提供健康的網絡信息,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而主動融入這一網絡陣地中。
與此同時,學校還要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將網絡虛擬世(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界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學生們提供多種多樣的課余生活,培養其良好的興趣和愛好,避免其過于沉迷網絡。教育者還應不斷強化自身素質水平,熟練操作網絡技術,嚴格監管學生的上網行為,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指導學生正確判斷網上一些現象,對學生的思想問題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教育,促進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更好的發展。
2.4 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網絡觀
學校應在道德發展的規律基礎上,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現階段,大部分高中生只重視對網絡技術的掌握與使用,很少會考慮網絡對自身素質發展帶來的影響,網絡的到來對人類生活帶來了多大的改變等,所以學校應全面推廣和宣傳網絡知識,使學生對網絡有個正確的認知。雖然網絡自身不存在“德行”這一說,但所有使用網絡的人都有德行,網絡的功能會根據不同使用者的德行發生正面或負面的變化。因此對學生進行網絡觀念教育過程中,應在道德的基礎上科學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增強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隨著網絡的全面普及與應用,學校應加強網絡倫理道德規范建設力度,以促進網絡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協調共處,對網絡人的行為加以規范,從而推動網絡持續穩定發展。
3.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網絡信息化時代下,各信息資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人們利用網絡可以及時搜集實際所需的信息,強化了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同時,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人類信息的快速傳遞與分享,電視、報紙等眾多媒體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不僅實現了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而且提高了信息的傳遞速率,利用各種先進的媒介,人類可以隨時隨地共享同一種信息。
參考文獻
[1]劉程.信息化環境下高校學生工作管理初探[J].學習月刊,2011(04).
[2]楊丹.大學生上網問題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
[3]高華清,桂崇文.淺談如何利用網絡做好高校學生工作[J].才智,2011(17).
[4]楊柳,張英香.信息化條件下大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6).
[5]郭麗敏.互聯網對大學生行為方式負面影響的研究[J].商,2014(29).
[6]劉艷華.高校學生工作網絡化的利與弊[J].價值工程,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