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 炬
(貴陽公路管理局,貴州 貴陽 550001)
養護工程
養護工程中微表處技術與預防性養護的運用
汝 炬
(貴陽公路管理局,貴州 貴陽 550001)
微表處技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廣泛運用一種路面處治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公路建設的經濟性和適用性。在稀漿混合料混合中加入特別的高分子聚合物與添加劑,制作成性乳化瀝青稀漿混合料鋪在公路路面中,進而在公路路面上形成厚度適當的路面處治層,這種工藝在高速路、快速路以及一般等級公路的預防性養護和病害維修都比較適用。主要就微表處技術和預防性養護在公路養護工程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公路養護;微表處技術;預防性養護
1.1 微表處技術的含義
微表處技術是一種現代預防性公路養護措施,是指根據一定的配合比,將混合物料鋪在公路的路面上,為公路構建一個保護層,這種混合物料主要由添加劑、粗細骨料、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水及填料等組成。對路面進行微表處技術處理之后,可以提高公路的抗滑性與耐久性,近年來,在公路橋梁路面的預防性養護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2 微表處技術的特點
(1)微表處技術的施工造價較低(如圖1所示),圖1是30年之內,公路進行2次微表處處理后,PCI指標與費用情況,由該數據可知,運用單層微表技術對路面進行處理,其每平方米的工程造價為15元,可以有效的解決公路養護費緊缺。(2)施工快。微表處技術做起來很簡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施工,有數據顯示,以微表處技術進行物料攤鋪的速度和正常人平時行走的速度一致,比如使用連續攤鋪機械進行施工,每一天的攤鋪面積就能達到3~4萬m2,并且公路可以在施工1 h后通行,可以防止的養護工作對公路的正常運營造成影響。(3)微技術的處理效果顯著。微表處施工后路面的封水性較好,能夠避免公路路面水害持續嚴重,且達到填補路面坑槽的目的,可以改善公路路面的外觀與抗滑性能,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

圖1 2次微表處養護后公路PC1和經費情況
2.1 原材料
為確保石料完全與施工設計標準相符,需對所有的料石性能進行測試,各檔料的比例分類三組:5~10 mm,3~6 mm,0~3 mm,從骨料合成級配中能夠知道,和標準級配符合的粗骨料,其粒徑范圍在5~10 mm之間,其他兩類級配的中值和下限都無法符合相關的要求,數據構成的級配曲線為S型。故在施工配料時,相關人員應該合理控制0~3 mm的集料砂量,以免集料砂下降,導致微表處失去原有的封水效果,粗細石料配制的比例應該為30∶70,瀝青使用改性的乳化瀝青,水泥選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
2.2 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
依據微表技術實踐經驗顯示,混合料配合比主要有三種,都需要進行實驗拌和與性能測試,才參將最佳的工程施工參數明確出來,測試內容主要是混合料的可拌和時間、混合料乳化瀝青最佳的用量、初凝的時間及開放通行的具體時間,各個內容的實驗結果見表1:(1)混合料乳化瀝青用量,以濕輪磨耗與負荷輪兩個方式開展實驗,通過兩個的實驗對混合料中乳化瀝青的最大使用量和最小使用量進行明確。(2)可拌和時間。為保障稀漿混合料攪拌均勻,使其在施工中可以順利攤鋪施,就必須要對攪拌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因為當前混合料破乳速度較快時,機械拌和的時間較少,拌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稀漿攤鋪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松散或者結塊等現象,影響到攤鋪施工的正常進行。物料拌和的時間可運用在拌料內添加化學藥劑的方式控制,以延長或減少拌和的時間,以確保物料施工的效果。(3)初凝與開放通行時間測試。混合料的配合比需和稠度、破乳規定的時間相符,混合料的粘聚力需控制在30 min與60 min之內,值應該大于1.2 N·m和2 N·m,根據實驗結果,判斷混合料的粘聚力能否達到施工要求。與此同時,全面分析工程條件、施工環境以及交通運輸等條件,工程混合料配合比應該是:干骨料100,乳化瀝青10,水8,消石灰0.5。

表1 各項實驗測試結果
(1)根據級配種類,確定出礦料的級配范圍,并把各種集料的配合比例計算出來,保障級配處于合理的范圍之內。(2)根據經驗,合理選擇乳化瀝青、水、填料及外加劑用量,并進行拌和與粘聚力試驗。其可拌和時間測試,溫度應該是施工中的最高溫度,粘聚力試驗的溫度,則需要考慮到工程施工中的最低溫度。(3)根據試驗的結果和稀漿混合料的外面狀態,先出3個適合的混合料配比(如表2所示),并依據稀漿混合料具備的使用性能進行2次實驗,直到所有的配合比都達到工程的施工要求為止。(4)若設計人員沒有經驗,應該依據3個混合料配方,合理調整瀝青用量,并且根據工程的要求進行多次試驗,并把不同瀝青用量的試驗結果,以1 h濕輪磨耗值和砂粘附量以關系曲線的方式繪制出來,把1 h濕輪磨耗值要求中,最與瀝青用量接近的數值作為最小瀝青的用量Pbmin,把最與砂粘附量接近的數值作為瀝青用量最大的Pbmax,以此來對瀝青用量的范圍Pbmin—Pbmax進行明確,最后選擇最佳的瀝青用量,保障混合料各項技術指標都能達到工程施工的標準。(5)根據經驗和配合比試驗結果,對公路原來路面的狀況、交通特點、氣候及經濟條件等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并在該基礎上對混合料配方進行驗證,微表處的級配范圍可沿用ISSA微表處的級配范圍之內。

表2 微表處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10 mm)
總之,微表處技術是一種新型,且功能比較完善的公路預防性養護措施,可以提升公路路面抗滑性,對路面泛油、松散以及網裂進行改善與治理,避免水對公路路面與路基造成的的損害,改善路面的平整度,確保公路行車的舒適性并美化路面。
[1] 盧一菁.微表處技術在高速公路預防性養護中的應用[J].企 業 技 術 開 發,2015,34(26):46-47.
[2] 潘新濤.微表處預防性養護技術施工管理[J].華東公路,2015,43(6):44-45.
[3] 陳筑蘇.微表處技術和預防性養護在公路養護工程中的應用[J].公路,2012,26(6):261-262.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surfacing technology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in 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NV Ju
(Guiyang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yang,Guizhou 550001,China)
The micro table technolog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idely used a pavement treatment method, the main purpose is to ensure that the economy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dilute special polymer and an additive is added to the slurry mixture mixing, making producible emulsified asphalt slurry mixture laying in the road, and in the highway pavement upward into the appropriate thickness of pavement treatment layer, this process in high-speed roads, expressways and general highway preventive maintenance and damage repair is applicable.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surfacing technology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in 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is analyzed.
highway maintenance; micro surfacing technology; preventive maintenance
2016-11-04
汝炬(1990-),男,安徽阜陽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養護。
U418.9
C
1008-3383(2017)02-0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