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娜
【摘要】俄羅斯的舞蹈藝術主要是以當地的民族特色以及高超的舞蹈技術著稱,在國際性的舞蹈行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追溯源頭,俄羅斯舞蹈與其他舞蹈類型相同,全部是由于實際的日常生活所衍生的一種藝術形式。本文對俄羅斯民間舞蹈與當地風俗習慣之間的聯系進行詳細分析,并以此為基礎解析民間舞蹈的形式與功能。
【關鍵詞】俄羅斯;民間舞蹈;功能;形式
俄羅斯是一個具有豐富舞蹈資源的國家,舞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與俄羅斯當地的民俗習慣和日常生活存在密切關聯。作為俄羅斯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民間舞蹈,早在500年前便已經出現于俄羅斯本土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目前,俄羅斯舞蹈伴隨長時間的創新和發展,隨著勞動形式、社會關系的發展和進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部分原始的舞蹈形式已經逐漸流失。
一、民間舞蹈的功能
(一)耕作舞蹈
俄羅斯的原始舞蹈形式可以分為:狩獵形式、耕作形式以及宗教形式等。初始階段,俄羅斯人民主要是以舞蹈的形式來反映出勞動過程,是一種根據耕作的實踐和具體內容進行劃分的舞蹈形式,長時間遵循著“愛情”、“勞動”為主題的舞蹈創作。例如:俄羅斯的一種傳統舞蹈游戲-我們播種黍,通過分為兩組的形式表達出人們的植黍或者是挑選未婚妻等活動。
(二)狩獵舞蹈
狩獵舞蹈也是最為原始的舞蹈形式之一,由于俄羅斯地區的居民主要從事種植糧食為生,因此,該類舞蹈形式并未廣為流傳。但是,部分居住北方的民族將狩獵舞蹈形式完好的保留下來。例如:丘克奇民族的海豹舞、曼西人的熊舞等,這類舞蹈是通過模仿野獸的活動和行為,通常表演于狩獵前后。
(三)祭祀舞蹈
由于原始人并不理解某些自然現象的變化,就將某些自然現象稱之為神的旨意,與此同時,宗教祭祀的民族舞蹈孕育而生,如:獻給太陽的慶典等祭祀舞蹈。如今,在基督教傳播的過程中,之前的宗教舞蹈形式并未完全泯滅,逐漸適應了全新的宗教形式,部分民族舞蹈至今仍然保留。多神教于每天春分、秋分、夏至以及冬至等時節來臨時,將會表演民間舞蹈,俄羅斯的姑娘們將會圍繞著白樺樹表演舞蹈,當地人們將會使用彩帶裝飾白樺樹,在圣誕節以及冬至的時候,當地人們將會穿上傳統的野獸服飾,表演怪誕舞蹈。當到了春分或者是歡送謝肉節時,當地人們將會向河流里拋花環、舉辦篝火晚會等,上述民族舞蹈均為宗教祭祀的產物。
俄羅斯最為傳統和古老的祭祀舞蹈和環舞,每一個民族在不同發展階段將會存在不同形式的舞蹈形式,環舞屬于群體舞蹈的一種形式,在跳舞的過程中,人們將會大聲歌唱贊頌太陽的歌曲。伴隨戰爭的不斷發生,有關戰爭的舞蹈形式脫穎而出,參加這種舞蹈的居民將代表著同意參軍。俄羅斯的民間舞蹈至今流傳,伴隨社會功能和形式的不斷變化,舞蹈功能逐漸大聲改變,宗教舞蹈和戰爭舞蹈已經完全喪失了已有的功能,表演舞蹈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巨大變化,逐漸演變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舞蹈表演。
二、民間舞蹈的形式
(一)競賽舞蹈
俄羅斯民間舞蹈分為獨舞和群舞兩種形式,集體舞蹈包括:拉茨舞、環舞、游戲舞蹈等;獨舞包括:雙人舞、三人舞和競賽舞。競賽舞最具民族特色,競賽舞通常由男人來表演,是一種競賽舞蹈。當地一個舞者作出屈膝等炫技動作,隨后第二個舞者接替他作出更加高難度的屈膝動作,接著反復循環、輪流表演,直到有一個舞者勝出為止。競賽舞蹈將被人們看作是一種戰斗形式,因此,表演舞蹈的過程中,舞者通常呈現出十分嚴肅的表情,而合唱團則需要在此過程中演奏出十分詼諧的音樂,盡力將舞者逗笑,而首先笑出聲音的舞者則被淘汰出局。在這種舞蹈的表演過程中,男性舞者的舞蹈技巧已經達到十分高超的水平,整個舞蹈的表演要求舞者具備聰明的頭腦和高超的舞技。
(二)雙人舞
雙人舞通常是由一對男女青年或者是新婚夫婦在新婚的第二天儀式的表演,新娘展現優雅身姿吸引新郎,而新郎則展現自己的勇猛吸引新娘,這種表演的方式屬于即興表演的一種形式,在表演的過程中舞者們將會盡情表現自己的舞姿和表情,在表演的過程中通常使用民族樂器進行伴奏。
(三)單人舞
單人舞通常由姑娘進行表演,要求舞者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通常合唱團演奏者姑娘對于未來命運和生活的憧憬,而舞者通過自身的舞姿傳達自己的感情的情緒。舞蹈本身不僅是對歌曲的表達和詮釋,更是內心情緒的一種表達。例如:高爾基的《童年》中對于舞蹈做出了精彩的詮釋。該類舞蹈通常由女性表演,相對于男性舞者而言,女性舞者更加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溫柔和母性。
各種民間舞蹈所特有的即興因素并不是將傳統舞蹈進行任意改變,而是通過增加全新的概念和技巧,表演出更加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和動作。伴隨時間的推移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即興因素已經逐漸準變為更加形式化。例如:烏克蘭的舞蹈表演過程中,女性舞者習慣使用一只手握住自己的頭發擺在胸前,而現在的女性并不全部留有長辮子,但是,一只手擺在胸前的習俗已經流傳下來。除此之外,由于俄羅斯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逐漸使得俄羅斯舞蹈得到了一定的創新,逐漸形成十分規范化的舞蹈動作。
結語:
綜上所述,俄羅斯的當地生活習慣和現實主義的表達形式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俄羅斯當地特色的舞蹈藝術,并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和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舞蹈藝術在國際舞壇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陳澤剛.中俄民間舞蹈情感教學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3(4).
[2]俄羅斯國家模范“小白樺”舞蹈藝術團歌舞晚會[J].走向世界,2014(13).
[3]張琳.俄羅斯民間舞蹈及其對性格舞蹈教學的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1).
[4]八月.俄羅斯戈登科舞蹈團5月來襲港城煙臺即將掀起“西伯利亞旋風”[J].走向世界,2013(18).
[5]李靜波.中國與俄羅斯民間舞蹈形式上的比較[J].戲劇之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