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穎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部邊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區。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創造了內蒙古燦爛的歷史和文化。蒙古族同漢族以及區內其他民族的關系,是情同手足的兄弟關系,內蒙古地區同國家的關系,是地方同中央的關系,內蒙古地區的統一戰線工作,有著自己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為做好內蒙古的統一戰線工作,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內蒙古統一戰線工作的特點
1.做好民族上層人士及其代表人物工作對于處理好內蒙古的民族關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民族上層及其代表人物有著重要的影響,民族上層人士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們是剝削者、壓迫者,同勞動人民有階級矛盾;另一方面,他們與本民族勞動人民曾共同遭受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民族壓迫,同本民族勞動人民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其中很多人是本民族的知識分子,在繼承、傳播和發展本民族文化中具有相當大的作用。他們無論在民族、宗教方面,還是在反帝愛國方面,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有一部分人還是本民族的公眾領袖。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許多民族上層人士就和中國共產黨建立聯系,參加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做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絕大多數民族上層人士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愿意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并且做出了很大成績。所以,在當代,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做好他們的工作,對于處理好內蒙古的民族關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做好民主黨派的工作是新時期統戰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解放前,內蒙古地區各方面基礎十分薄弱,是舊中國最貧困最落后的地區之一。自治區成立后,在國家的“一五”規劃期間,黨和國家把五個大型建設項目放在內蒙古,內蒙古成為國家支援建設的重點地區。從這時起,建設起內蒙古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及多個科研院所,內蒙古的科技人才不斷增多。
隨著自治區經濟、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內蒙古的科技文教隊伍也在不斷的發展。來到內蒙古支邊的,大多是非黨知識分子,在內蒙古自治區,民主黨派成員由少到多,組織從無到有逐步發展。民主黨派工作成為新時期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3.內蒙古自治區地處邊疆,促進團結、穩定、發展,是統一戰線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則。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祖國北部邊疆,與蒙古國和俄羅斯有4200多公里的邊防線。內蒙古還是以蒙古族為自治主體,漢族占多數,多個少數民族共居雜居,和睦相處的自治區。因此,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五十年來,始終堅持了建立蒙漢各民族間平等團結的民族關系,消除民族壓迫,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內蒙古自治區的經驗表明,促進各民族團結,保證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是黨的民族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二、利用內蒙古統戰工作的特點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
1.統一戰線在打造經濟發展亮麗風景線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打造經濟發展亮麗風景線的重點在于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非公經濟在全區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1303.29億元,增速達8.3%,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了0.8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速13.8%,比自治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近4個百分點,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4.5%。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2014年全區非公有制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78.31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59.21%。從納稅額度來看,2014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納稅總額實現1678.24億元。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2014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991.33億元、增速達12%。全區實有市場主體首次突破150萬戶,達到151.91萬戶,這其中,非公有制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48.95萬戶,占全區實有市場主體的98.05%。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指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要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一手抓鼓勵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導。這為我們做好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出了根本要求。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內蒙古統一戰線要牢牢把握“兩個健康”主題,引導和發展非公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要充分認識這是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要大力發展服務和新興產業,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發揮重要作用。
2.統一戰線在打造民族團結亮麗風景線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習總書記指出:“對內蒙占來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必須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大局。”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區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區現有54個少數民族,人口539萬人,占全區人口的21%。全區現有7種宗教:喇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全區信教群眾約80萬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宗教問題進行的破壞分裂活動從未間斷,對內蒙占的安全穩定構成了威脅。所以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維護良好的宗教秩序,構筑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打造內蒙古民族團結亮麗的風景線,是內蒙古統一戰線的職責和使命所在。
3.統一戰線在打造邊疆安寧亮麗風景線中責任重大。
習總書記要求內蒙古創新社會治理,為打造邊疆安寧風景線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過程是實現社會善治的過程,政府和社會要各歸其位、各擔其責。社會治理的對象是人民群眾,實質是做群眾的工作,創新社會治理的根本抓手就是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統一戰線工作就是在聯合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實質就是在做群眾工作,就是在做增進團結和諧的工作,統一戰線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如同人的兩手,要相互配合著才能做好群眾工作。社會利益主體越來越多,領域越來越廣,利益關系也越來越復雜,需要統一戰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動員廣大統戰成員,去傾聽群眾的利益訴求,充分利用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等工作方式,維護好全社會重大關系的和諧,實現內蒙古安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