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摘要】我國歷史悠久,每一個領域都能體現出我國獨特的文化內涵,廣告產業亦是如此。但是由于我國與其他國家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廣告應用上差異也比較大。廣告作為現代化行業,幾乎深入到了現代人生活的各方面,因此通過廣告應用上的對此,能夠很容易發現中外文化上的差異。
【關鍵詞】中外廣告;文化差異;對比研究
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期發展積淀下來的產物,通過文化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品格、精神與日常生活。廣告作為現代社會最為重要的文化形態,自然也能夠折射出一個民族的特性。面對著各方面都日益融合的世界,中外廣告要想持續發展,自然也要有所融合與借鑒,而這就需要廣告工作者對中西方文化有所了解。
一、中外廣告風格的差異對比
中國文化崇尚含蓄、沉穩,因此絕大大多數廣告風格都是中規中矩,給觀眾的印象就是凝重,與中國相比,國外的廣告則更注重幽默風趣,給觀眾一種輕松之感。
大部分中國廣告通常都是以商品特性為切入點,而后用最直觀的方式將商品的這一特點展現給觀眾,基本上都是圍繞商品本身。觀眾通過看廣告能夠非常清楚商品的使用價值,比如某涼茶廣告,重點是能夠治愈上火,所以廣告詞就是怕上火喝某某某,簡單直接;又如洗發水廣告,要么針對去屑,要么針對去油,總之,都是以某一功效為主設計廣告。
國外的廣告通常不囿于商品本身,主要是采用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來為觀眾介紹商品的某一特征,以此增加觀眾的印象。西方廣告最主要的風格就是詼諧幽默,所以觀眾既能夠在廣告中了解到商品的使用價值,也能夠了解到商品以外的東西。某有一則非常有趣的干墻漆廣告,該廣告中并未直接告知觀眾干墻漆如何如何好,而是采用了戲劇化的手法:一隊警察為了逮捕罪犯而錯進了一對老夫婦家,老夫婦家因此遭受了破壞,警察安慰老人,告訴他們能夠立刻將他們的家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廣告主角由此登場,警察將漆粉刷到墻上,結束后警察離開又開始抓捕罪犯,而留下了一對目瞪口呆的老人。整個廣告生動幽默,趣味性十足,觀眾看到廣告后會哈哈大笑,也會了解到干墻漆的作用。再如,百事可樂公司的廣告,將主角定為會開車的易拉罐,這樣的廣告設計既不會失真,又會給人一種出乎意料的感覺。
二、中外廣告文化形態的差異對比
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來看,中外廣告文化形態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宏觀上來看,中國廣告的設計模式更多的偏向于商品,其訴求是向觀眾介紹商品;而國外廣告更多的是以消費者為主,以情感訴求來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當然中外廣告這種文化形態的差異,是與各國消費者心理有著直接的關系的。中國消費者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從眾,認為哪一樣商品賣得多,就是品質好;而西方消費者則更多的注重個性,因此廣告設計者通常都是以個性化的設計取勝。另外,中國消費者對權威機構非常信賴,因此廣告中往往會體現出獲得某某機構認可或者是獲得某某稱號;西方消費者則更關注商品事實,所以廣告設計者的設計重點都是在商品上,希望可以通過商品的個性化展示,來贏得消費者的贊賞,從而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
從微觀角度看,中國一直以來都崇尚內斂、不張揚,所以中國廣告設計者通常都是通過親情、愛情、家庭來表達訴求,并不過多的張揚;而國外廣告則不同,喜歡新奇、粗獷,依靠獵奇來吸引觀眾。
三、中外廣告文化思想的差異對比
中國廣告通常都是以情動人,就比如孝敬爸媽就送某某某。廣告中以父母情來誘導消費者消費,這與中國人傳承下來的文化心理相符合。相比較而言,國外廣告則更顯個性化,注重與眾不同。兩者之間的具體差異如下:
首先,中國廣告更多的體現的是集體思想,廣告中都是大家一起合力完成某件事,而西方廣告則注重的是個人;其次,中國廣告注重體現“和”的思想,即和諧、和美,而西方廣告則更多的強調“爭”,即爭取自由、注重與眾不同;再次,中國廣告通常是通過直覺思維來呈現,而西方廣告則更多的是依靠邏輯思維來呈現,正是由于兩者之間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中西方廣告呈現方式的不同;最后,中國廣告注重義務,更多的是強調社會責任感,以此讓觀眾感受到和諧與美好,而西方廣告則比較崇尚個人,注重個人權利。
四、中外廣告表達方式的差異對比
中國人的表達方式講究順序性,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而西方人的表達方式則更加直接,直接點明問題。正是由于表達方式的不同,中外廣告的創意與傳播都有很大不同。中國廣告注重的是內在的情感交流,而西方則更多的注重商品的傳遞。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外廣告雖然都比較幽默詼諧,但是卻不拐彎抹角,觀眾可以直接從廣告中找到信息內容。
國外廣告的滲透性比較強,同時具備擴張性,中國廣告則展現的是東方的家國情懷。在語言表達方面,國外廣告很少有什么講究,但中國廣告卻非常十分講究,注重廣告的韻律與節奏,尤其是在章節上重讀與押韻非常明顯。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西方由于文化上的差異,使得廣告在設計上也很多的不同,這種不同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各自的缺陷,所以要想廣告產業得到良好的發展,相互借鑒是必然。在廣告設計與訴求上,既要做到是世界的,也要做到是民族的,求同存異應該是未來世界各國廣告發展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孫豐國. 中西方廣告文化的差異及其成因[J]. 今傳媒. 2015(11)
[2] 祖林,朱蕾. 淺論中英廣告文化對比[J]. 北方文學(下半月). 2011(02)
[3] 朱漢越,萬玲. 中外廣告文化的異同與英語廣告詞匯的運用[J].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0)
[4] 王榮華. 中西方廣告文化的沖突與融合[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