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夢影
周青:一半剛強,一半柔情
文/吳夢影
藍?上善若水
在周青看來,要做好人社工作,就得如水一般,遇事既要有“水滴石穿”的頑強作風,又要有“潤物細無聲”的柔性管理。

▲ 周青(右)向社區群眾發放走基層聯系卡
成都市青羊區人社局局長周青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一幅書法作品:“上善若水”。作為一名在人社系統工作近8年的女局長,周青對“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有著自己的感悟。在她眼里,人社工作就是一個接地氣的活兒,其衍生的服務涵蓋了社會方方面面,錯綜復雜。要做好人社工作,就得如水一般,遇事既要有“水滴石穿”的頑強作風,又要有“潤物細無聲”的柔性管理。
一頭清爽利落的短發,一身干練得體的打扮——周青的身上始終給人一種自信、堅韌、沉穩的感覺。而在下屬眼中,這位女局長身上還有著雷厲風行的務實作風。
“在崗一天,只要有號令要求,就必須要去做,而且要高質量規范地做。”這是周青對下屬的要求,更是對自己的要求。2014年,周青帶領青羊區人社局創新實踐的基層就業創業模式,得到了當時來川視察的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肯定,并希望他們能繼續努力,服務好群眾。
馬凱副總理的肯定讓周青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后,她多次帶領團隊下基層調研,結合馬凱副總理在視察中的三個提問,寫下了《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一文,提出街道和社區是最了解企業和勞動者需求的地方,街道和社區勞動保障所(站)應該是就業政策落實的橋頭堡及前沿陣地。
于是,一幅青羊區區級、街道、社區三級就業服務模式藍圖在周青心中鋪開。“當前都在提‘精準’,結合青羊區實際,精準就業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好的。”
然而,推行三級服務就業體系并非一帆風順。第一步要把具體任務下沉到街道社區,但街道社區承接的工作太多,“民生部門的東西,如果盯得不實,抓得不緊,就容易流于形式”。面對困局,周青展現出了她雷厲風行的一面——建立考核和培訓機制,定期通報,派專人跟進問題街道,分管領導責任制強化管理。通過壓、抬和磨,讓街道社區漸漸轉變思想,把服務就業創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過程中的抓手,減少了制約發展的矛盾,融洽了氛圍。嘗到甜頭的街道,紛紛從“要我好”主動變成“我要好”。其中,金沙街道辦事處努力適應新常態對就業和勞動保障工作的新要求,開展個性化就業援助,探索總結出了“模板工作法”“扁擔工作法”等基層就業服務管理模式,此工作經驗先后被《四川勞動保障》《成都商報》等省市媒體宣傳推廣。
如今3年過去,金沙街道在經濟穩定、就業創業、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年來,街道共促進城鎮新增就業3774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和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2202人,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125人。
周青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與她的經歷有很大關系。上世紀90年代,周青從部隊退伍到地方工作,部隊的經歷讓她把原則性和執行力看得很重。在她眼中,無論是軍人還是公務員,都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特別是人社局這種政策執行部門,一旦政策執行不好就要出亂子。“我不允許有推諉扯皮、懶政惰政的情況出現。人社工作原則性和執行力必須強,做事絕對不能打折扣。”周青認為,作為一名女性,不能以性別差異作為自己工作不力的借口;而作為一名女領導,在工作上更要以身作則,為下屬樹立好榜樣。“人社工作讓我很幸福,也讓我每一天都不敢懈怠,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天工作結束的時候問心無愧。”
作為一名人社女局長,周青不光有不遜男性的決斷力和執行力,還有著作為女性領導者特有的柔性管理手段。
“柔性管理是無為而治的現代化演繹,女性的柔性力量在管理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女性在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時更具有說服力。”周青很認可這句話。在她看來,人社工作中,女性更具有解決矛盾的優勢。因為她們能通過柔性的交流,讓情緒激動的來訪者覺得被理解和包容,對立的情緒會緩和很多,矛盾就容易得到化解。
青羊區一名涉農社區退休老大爺對自己社保計算待遇不服,曾多次到周青的辦公室反映問題。周青說:“我們經過查閱資料和多方走訪調查,對他身份的界定和社保計算是沒錯的。”然而,老大爺聽不進去,幾乎每隔1個月就要到周青的辦公室來發泄不滿。每次看到他進來,周青都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端一杯水,面帶微笑聽他發牢騷,還時不時附和兩句。待老大爺情緒平復后,周青就抓住機會給他宣講政策,并站在他的立場分析問題講道理。經過長達1年半的耐心溝通,老大爺終于解開了他的“社保心結”。“那段日子我們經常見面,每次他發泄,我都面帶微笑靜靜傾聽,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慢慢地,老大爺從最初的見面就跳腳變成了笑著和周青擺家常。周青用她的理解和包容將對方變成了朋友。
在服務對象眼中是朋友的周青,在下屬心里也是一個有親和力的好朋友。“每天下班后,周局都要到各個科室去看看還有哪些同事在加班,叮囑他們早點回去休息,不要太辛苦。”在局辦公室工作的小陳是去年才來的新人,剛來那段時間為了能讓工作盡快上手,幾乎天天加班。而每天下班后,周青都會到小陳辦公室來,告訴他工作的事情急不來,早點回去多陪陪家人。“周局的話讓我心里很溫暖。”小陳說。
很多人問周青,作為一名女領導,家庭和事業能一起經營好嗎?這也是許多中國職場女性面臨的難題。家庭、孩子、事業……她們同時要扮演多個角色,要想都經營好并不容易。
“男的當一把手都覺得累,更不要說是女性。一睜眼就要忙工作,幾乎沒有正常下班。回家還要做飯、輔導孩子學習。”青羊區人社局紀檢組組長楊慶很佩服自己這位女上級,“她工作很優秀,區上各種目標考核排名靠前,同時她也很會照顧孩子,聽說廚藝相當不錯。”在楊慶眼中,周青不僅是一位好領導,也是一位好母親。
“家庭不是事業的負擔,而是工作的動力。”周青說,即使工作十分繁忙,她也沒有讓自己的家庭生活受到影響。“在家庭生活中,我要同時扮演母親、妻子、女兒的多重角色。只要有時間,我都會跟家人共同準備家庭聚餐,一有假期就會陪伴他們。”對周青來說,實現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并非口頭說的那么簡單。她坦言,女性在這方面需要投入和付出的比男性多得多。“委屈當然有,但家人的支持和關懷給了我在工作中不斷前進的動力。”
不久前,周青接到了換屆后的委任狀,她拉著母親和兒子照了一張合影。“我喜歡跟家人分享工作上的成績,讓他們為我感到驕傲。”今年三八節那天,周青收到了兒子用零花錢買的一朵鮮花。孩子說這是給媽媽的獎勵,這讓周青很開心。“兒子就要中考了,算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而人社工作也正值攻堅克難期,絲毫不敢懈怠,陪他的時間越來越少。不過小家伙讓我放心工作,說媽媽讓他很自豪。”周青說,在平衡工作和家庭時,對于女性而言,本身就要具備領導者的能力。因為這不僅是實現個人的追求和夢想,更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工作的時候就全身心投入,回家后就下廚做飯、陪家人。盡可能不把工作壓力和問題帶回生活,做到角色之間和諧轉換,并努力讓每個角色都做到最好。”在周青看來,家庭和事業不僅不沖突,而且和睦的家庭還對個人事業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那句她很欣賞的古語:“齊家治國平天下”。
(本文圖片由青羊人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