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要:圖書館作為高校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職能得到了拓展,其依托于更加智能的信息檢索手段,使得圖書館的所有信息都能通過網絡快捷準確地傳送到師生手中。海量的學術資料不僅豐富了傳統圖書館的書籍類別,而且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文章對高校圖書館文化的形成以及特征進行了簡單闡述,并結合互聯網環境,對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圖書館;閱讀;文化建設
互聯網的出現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而高校學生群體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在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將面臨新的形勢,這也是校園文化建設首先需要突破的。眾所周知,圖書館對于高校師生而言,不僅是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場所,更是進行深層次學習的重要環境。大學學習節奏較高中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保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對于高校自身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1.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進行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1互聯網背景下,大眾的閱讀習慣在發生變化
長期以來,大眾的閱讀形式都以紙質書刊報紙為主,這一度也是人們獲取信息最為直接的方式,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大眾的閱讀習慣隨著新媒體的興起逐漸發生改變,傳統紙媒受到新型媒體的沖擊,無論是發行量,還是內容的及時性及豐富程度,都已經被新媒體所超越。大眾信息的獲取方式已經沖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互聯網讓信息的活躍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就意味著,在這種環境下,人們會嘗試主動去獲取自己興趣的信息,而并非被動接受。因此,利用互聯網檢索信息成為大眾獲取新信息的手段。
1.2電子閱讀終端的普及為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提供重要契機
近年來,隨著4G技術的成熟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國內移動上網終端迎來了大發展時期。不斷加入新功能的移動終端為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電子書以及各種音像出版物的出現,使得傳統意義上以紙質書刊為主的圖書館也開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新的圖書展示形式能夠實現在輕松的狀態下進行知識的傳遞,這是傳統意義的書籍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在傳統圖書館里,學生對于知識點,特別對難點知識的解答往往有困難,通過互聯網能夠讓學生和其他同學教師一起探討解決方法。這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還能提升教學的效率和健康學習氛圍的建立。
另一方面,電子閱讀能夠解決目前高校圖書館借閱率低的現狀。據相關資料顯示,不少高校圖書館紙質圖書的借閱率是非常低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對于從圖書館借閱圖書學習-的積極性在減弱,相反,網絡平臺相關資料的下載量上升勢頭較好。這就意味著,隨著電子閱讀終端的普及,學生自身的借閱行為主要表現為下載,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所下載的內容是尊重原著的。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出傳統意義的圖書館建設和管理急需改進。
1.3龐大的信息流帶來了不確定性
對于學生而言,互聯網帶來的巨大信息流,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學生群體利用互聯網可以接觸到過去任何時期的大家著作以及與之相關的信息集合。這種信息獲取的效率是以往無法比擬的。與此同時,也正是由于這種泛式的信息呈現方式,為很多學生,特別是來自信息極不對稱的農村地區的學生,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增加了他們選擇的難度。如何去鑒別信息的真偽也就成為非常嚴峻的課題。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和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建立一個標準化的信息檢索資料庫,并且能夠為學生建立一套專屬的培養體系,依托于大數據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圖書館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1.4高校圖書館文化在于互動
現階段,學生的交流愿望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很想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在互動這塊是相對比較單一的,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角色當中,在互聯網環境下,這種現象將被大大改善,高校圖書館的職能不再局限于借閱圖書的場所,而是可以被看作第二課堂的延伸,師生在這里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以及其他看法,促進學術自由化,這對于建立高校圖書館文化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進行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建議
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所以在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中,對于互聯網的有效利用是擺在圖書館管理人員面前的一個現實性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設備的普及,師生對于電子閱讀以及信息的獲取方式都產生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根本無法實現的。長久以來,高校圖書館一直處在一種很尷尬的情形,平時上座率非常低,一到期末考試,圖書館則人滿為患。為了應付考試而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很普遍。所以加強圖書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任務。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2.1更新圖書資源,豐富類別
長期以來,大多數學生對于圖書館的第一印象就是書籍陳舊,更新慢。在互聯網環境下,各種信息占據著人們大部分時間,人們逐漸養成了依賴手機的習慣。從心理層面分析,傳統陳舊資源占有主要地位的圖書館遠遠無法滿足人們逐漸豐富的閱讀需求。留住讀者,也就成為當下圖書館管理方極為頭疼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互聯網環境下,建設圖書館文化的首要任務就需要從書籍資源的類別開始進行拓展。圖書館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學術著作理應成為主體,那么其他新理論新研究也應該作為一種新的資源分類,大學生的視野已經非常廣闊,圖書館文化的建設應該對于這些新群體也有所傾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文化建設當中。
2.2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不可否認,互聯網文化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并且在持續性的發揮重要作用,相應的,在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中,互聯網文化也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設不僅是建設現代化高等院校的必要要求,這也是形成獨有校園文化的重要手段。互聯網文化追求的是分享與社區互動,這些都是基于信息化才能完成的。而目前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在學生群體中形成社區的概念,所以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文化建設和社區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礎。信息化建設在互聯網環境下,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移動化的交互設計,可以嘗試開發一款圖書館管理App,用于校園內是圖書管理,直接通過App就可以查詢到相關書籍的借閱情況,并且能夠通過某些備注功能讓讀者相互分享讀書筆記,這種自發性分享是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精髓。
2.3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大多數圖書管理員人員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都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日常的借閱信息管理,當然,單就工作本身而言,他們都是盡職盡責的。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管理員不再是一個單一功能的職業。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成了圖書館的代言人。無論是圖書館文化氛圍的形成還是高效率的書籍管理,他們都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簡而言之,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更加主動地為讀者服務,增加服務認識,并且對時下熱門領域有所了解,這也是及時更新館藏書籍的重要依據。
3.結語
高校圖書館與互聯網,看似相互獨立的領域卻有著極大的融合基礎。在現階段,圖書館文化建設依托于互聯網已經成為高校建設中的一種常態。要根據高校實際情況,把學生、互聯網與圖書館串聯起來,是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