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昌 Linda+Tjia+胡順香 劉李紅



摘要:針對中國高速鐵路供給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影響,以及產業結構、城鎮化率、人口密度如何決定高速鐵路供給等問題,對高速鐵路與經濟增長的即時效應、快速效應和慢速效應機理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從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角度來看,2005~2014年中國省城面板數據實證表明:高速鐵路在十年間的即時效應和快速效應不斷降低,高速鐵路的高時間價值與高出行成本特性主導的慢速效應占據支配地位,導致高速鐵路對全國和中部地區經濟增長沒有顯著影響,對東部地區有顯著正向影響,對西部地區有顯著負向影響,說明總體上高速鐵路并不是經濟增長的原因;從經濟增長對高速鐵路角度來看,Logit模型計量經濟增長對高速鐵路觸發的影響表明:經濟增長本源性需求內生出對高速鐵路的即時效應、快速效應和慢速效應的派生性需求,經濟增長以及第三產業、城鎮化率、人口密度變量顯著決定高速鐵路供給。
關鍵詞:高速鐵路;經濟增長;城鎮化率;人口密度;即時效應
201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審批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規劃到2020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2025年3.8萬公里,2030年實現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基于這一背景,高速鐵路必將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和因果性,以及高速鐵路對不同時空條件下的中東西部以及不同產業的經濟影響,為國家更好地發展高速鐵路網絡提供理論和實證支持。
一、問題提出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高速鐵路在日本和歐盟國家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并對運輸市場和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干線的運營為鐵路客運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使人們開始注意到高速鐵路對沿線區域和城市經濟所產生的巨大影響。20世紀80~90年代,歐盟的法國、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相繼建設和運營高速鐵路。2000年,美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也開通運營。韓國的KTX高速列車也于2004年正式投入運營。2003年,速度目標值達到200公罩/小時且預留基礎設施250公里/小時的秦沈客運專線開通運行。2008年8月1日,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而建設的中國第一條時速達到350公里/小時的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開通運營,中國高速鐵路開始得到快速發展。根據國際鐵路聯盟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里程(按照國際鐵路聯盟UIC的標準)達到1.9萬公里,占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60%以上。而從國際鐵路聯盟最新統計數據來看,全世界每年有16億人次通過高鐵出行,其中中國通過高鐵出行的旅客數量達到8億人次,占全世界高速鐵路出行總量的50%。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路網規模最大、動車組移動設備數量最多和高速鐵路規劃和在建里程最高的國家。
結合世界發達國家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的實踐經驗來看,高速鐵路必將對沿線區域和城市經濟產生深遠影響,而中國也不會例外。高速鐵路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和運營,使中國進入了“高鐵時代”,這不僅改變了中國的交通格局,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出行方式選擇,更改變了中國的區域經濟結構。因此,在中國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高速鐵路沿線區域和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空間形態將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從而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但有學者認為,中國高速鐵路超前發展,導致民眾出行成本增加,從而抑制了而不是促進了經濟增長。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了1850至1860年美國鐵路對經濟的影響,認為鐵路對中西部城市化和人口密度沒有什么影響,但美國經濟發展卻是導致鐵路發展的原因。與此相對應的強調鐵路經濟促進作用的學者實證研究表明,高速鐵路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交通基礎設施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經濟地理學和運輸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交通運輸與經濟關系。交通運輸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復雜的多重因果作用機制,分析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交通基礎設施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是學者研究的重點領域,兩者之間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因此,作為一項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高速鐵路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二、分析框架
本文將經濟增長和高速鐵路的關系納入到本源性需求和派生性需求,以及高速鐵路的即時效應、快速效應、慢速效應的分析框架。圖1是高速鐵路與經濟增長之間作用關系的示意圖,其中經濟增長是本源性需求,是決定交通運輸供給水平、結構和質量的根本性決定因素,而高速鐵路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派生性需求,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作用,但作用會隨著時間演進而趨于不斷下降。當達到一定時期之后,高速鐵路只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背景條件,并不能對經濟增長產生顯著影響。高速鐵路在與經濟增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即時效應、快速效應和慢速效應都可能是正向效應或負向效應,正向效應就是高速鐵路促進經濟發展的效應,而負向效應則是高速鐵路抑制經濟發展的效應。即時效應是指高速鐵路修建和運營能夠引起人們出行行為(或者說誘發潛在出行需求)和沿線站場樞紐房地產價格的立即上升,或由于高速鐵路過度超前引起的可達性降低對人們出行造成障礙;快速效應是指高速鐵路修建和運營由于緩解了客運供需矛盾以及釋放了即有線貨運能力引起的產業布局和人口流動,或由于高速鐵路在促進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經濟聚集同時形成了對其他地區的虹吸效應;慢速效應是指高速鐵路修建和運營在較長時間內只是經濟發展的派生性需求,起到了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作用。如果發展緩慢或高標準建設及低效率運營,則會限制經濟發展潛力。在長期慢速效應背景下,高速鐵路只是作為派生性需求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經濟增長以及制度條件將是決定高速鐵路供給的根本性原因。
(一)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機制
從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來看,本文的邏輯分析框架是,由于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成本高,它適應了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的需要,符合高速鐵路發揮作用的Banister條件,即高速鐵路交通條件與經濟條件、社會條件和制度條件有機耦合,使高速鐵路產生的即時效應和快速效應是正向的,但是高速鐵路對中國中西部地區可能產生負向的即時效應和快速效應。考慮到中國經濟和產業結構的復雜性,高速鐵路與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十分復雜。由于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時間有限,慢速效應將隨著數據和案例的積累得到進一步的深化研究。由于中國高速鐵路建設成本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可能會使得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總體影響不顯著。
高速鐵路是一種方便、快速、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能夠極大縮短時空距離,降低廣義出行成本,提高可達性水平和經濟潛力指標,有效滿足高時間價值群體出行需求,影響人口流動、產業布局和經濟增長,進而影響經濟發展的水平。Ahffeldt等通過對德國的科隆到法蘭克福之間的高鐵沿線的經濟發展進行實證分析,發現在GDP的增長中,高速鐵路的貢獻率達到了8.5%。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和運營,是對交通基礎設施質量的一個重大提高,會對沿線區域的經濟增長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本文認為,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受到所處時空維度的影響:從時間維度來看,高速鐵路投入運營時間越長,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即時效應和快速效應就會出現時間衰減,慢速效應將起支配作用,高速鐵路只是經濟增長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中國高速鐵路長期內將成為經濟增長的背景條件,并會對高速鐵路網絡邊緣區域的經濟增長率產生負向影響。這主要是因為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表現在經濟因素、投資因素和政策因素這3個方面,影響的程度則主要取決于高速鐵路線路布局、建設成本和環境成本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并且高速鐵路所帶來的間接經濟效益很難有效衡量。雖然有一些學者認為目前并不能確定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即使存在影響也是短期影響,但從2005~2014年10年的時間跨度來看,中國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具有可觀測的直接或間接推動作用已經得到很大釋放,高速鐵路對經濟增長的效果將變得日益確定。從空間維度來看,高速鐵路在中國中東西部的作用不盡相同,對于中西部地區來講,高速鐵路超前發展不僅使得即時效應和快速效應難以實現,而且使得慢速效應長期內成為主導力量,也就是說,高速鐵路未來只能起到支撐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作用,這從邏輯上指向了高速鐵路只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而不是原因的基本判斷。
(二)經濟增長對高速鐵路的決定機制
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與國民和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雙向因果作用關系。本文認為,在即時和快速的時間框架內,特別是在高速鐵路車站近距離范圍內,高速鐵路會起到十分顯著的經濟促進作用。但隨著時間維度的不斷拉長和空間維度的不斷擴展,高速鐵路將最終被經濟發展變量決定。鐵路在中國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和綜合運輸體系中的骨干運輸方式,與經濟增長之間也存在雙向因果作用關系。也就是說,鐵路的發展能夠影響城鎮化率和人口密度,表現為即期效應和快速效應顯著。反過來看,城鎮化率和人口密度又決定了鐵路的供給,即高速鐵路是經濟增長的派生性需求,慢速效應的經濟邏輯和較大的時空尺度將會導致經濟增長是高速鐵路供給的根本原因,經濟增長對高速鐵路的供給概率或觸發作用,將會隨著經濟發展和增長而變得更加重要。這就是本文要實證的基本假設:從時間維度和中國東中西部空間維度來看,高速鐵路不會顯著影響經濟增長,不是經濟增長的原因;經濟增長是觸發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的本源性需求,是高速鐵路供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