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霏 劉春麗



摘要:為研究文化服務貿易的影響因素,從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出發,收集近年來中國與其他14個國家文化服務貿易出口數額,運用貿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認為,貿易對象國經濟總量、互聯網普及率和本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等因素與文化服務對外貿易呈正相關關系,應從加大宣傳、營銷等方式消減文化折扣深入發達國家市場的負面效應,借助科技力量實現文化服務與網絡服務的有機結合,綜合國內外市場優化文化服務對外貿易增長模式,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務貿易統計指標體系與數據整理等方面提升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實力。
關鍵詞:文化產業;文化服務貿易;貿易引力模型;面板數據
文化貿易不僅具有經濟、文化的雙重屬性,更具有日益凸顯的國家戰略意義。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中,強調了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服務出口企業推行免除營業稅等優惠政策,并鼓勵金融機構提供符合文化貿易發展特點的信貸產品和貸款模式。蒙英華采用加拿大文化貿易數據,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影響因素進行比較研究,表明經濟總量、文化距離對兩類貿易的影響方向相反,地理距離對兩類貿易都形成了貿易成本等結論。本文從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出發,運用引力模型和面板數據,實證分析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的影響因素。
一、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表1選取商務部發布的《中國服務貿易統計2015》中2000~2014年關于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其中文化服務內容選取現有數據中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費,咨詢,廣告、宣傳,電影、音像等四大類數據加總。
表1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表現出兩個特點:第一,文化服務進出口總額近年來顯著上升,2000年中國文化服務進出口總額僅為28.3億美元,到2014年,這一數值上升為1 023.1億美元,這說明中國文化服務貿易具有持續發展潛力;第二,中國文化服務長期存在貿易逆差,其中2006年貿易逆差額達最大值64.7億美元。盡管本文選取的幾個類別不足以完全涵蓋中國文化服務領域,但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長期存在逆差,且貿易逆差近年來有所緩和是學術界認同的基本結論。另外,運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的4個特點。
(一)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優勢明顯
中國文化服務對外貿易發展的優勢主要來源于3個方面。第一,中國有豐富的歷史文化,世界文化遺產高達47處,居世界第二位。第二,中國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根據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豐富的國內需求可以促使文化服務不斷更新,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優化,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中國文化服務需求的潛在優勢將進而成為現實比較優勢。第三,文化產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目的是改革中國的文化外貿體制,建立新的文化外貿制度,并制定國家長遠的對外文化貿易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