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廣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中,企業的財務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巨量的信息數據給企業的財務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從提高財務定位的科學性,加強財務工作的集約化管理,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強化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加強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為企業財務工作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財務信息化;存在問題;對策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一)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促使會計信息呈現海量化、多元化、易變化的趨勢。會計信息的標準化是使會計信息具有通用性、精準性、穩定性等特征,保障會計信息的流通傳遞,促進信息的挖掘、加工與利用,實現會計信息的巨大效益價值。隨著“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提出,企業在邁向國際化舞臺中,會計信息標準化進程勢不可擋。本文分析我國現階段會計信息標準化的現狀,歸納總結其產生原因,嘗試構建基于大數據下的會計信息標準化的系統。
(二)財務系統能夠提出人性化決策。在大數據下,企業的財務系統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對于企業的財務數據能更有效的監控和管理,同時,財務系統也能提出更人性化的決策。在大數據時代,企業需要面臨巨量的數據信息,如果單純依靠傳統的管理方式,那么信息的收集、歸納、挖掘、總結等工作不僅會造成大規模的工作量,同時也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通過科學技術改進的財務系統則可以完成數據的管理工作,并提出科學化的決策,從而有效的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二、大數據時代財務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信息化數據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得到的數據資源要多過以往的任何時期,同時,數據資源仍在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在增長,而這種結構分散、規模巨大的數據源也給企業的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業財務工作對于數據源的可靠性要做出有效的判斷,而伴隨數據規模的增大,判斷工作也越來越困難;其次,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財務數據的管理工作,而由于受到信息臃腫,系統的處理效率低下等條件的限制,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很難符合大數據的要求;再次,企業內部信息數據的交換壓力也變得更大,這給企業內部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企業要從整體角度著手,要對國家、行業、市場以及企業自身的財務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可見企業財務工作的難度更大。
(二)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不夠明確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不夠明確也是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前,企業財務信息化的方向性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企業財務制度的建設存在滯后性,根據調查發現,很多企業都是先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再制定相對的財務制度,而這種情況不利于對財務信息化進行控制。其次,企業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而更多的追求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系統,從而導致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費用,但由于員工的能力以及財務系統的不適應造成財務工作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三)財務工作中信息風險防范能力有待提高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工作信息風險的防范能力被提到了較高的位置。在實際工作中,黑客對于大規模的有價值的財務數據具有更高的攻擊欲望,如果企業的信息風險能力較弱或出現漏洞,將會引來大量的病毒、木馬和黑客的攻擊,從而給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財產損失。因此,信息風險的防范能力對于企業的財務工作非常重要。
(四)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有待加強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還有待加強。財務信息化工作和傳統的財務工作有很大不同,而大數據化又給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財務能力、管理能力,還要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信息化操作能力。而當前,我國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加強,并不能滿足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的要求。
三、大數據時代下推進財務信息化的策略
(一)提高財務數據處理的科學性在大數據背景下,財務信息數據的處理工作非常關鍵
當前,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通常包括物資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人力管理、等多個系統,而財務管理系統和上述系統之間都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因此如何更好的處理各個系統所產生的大規模數據,成為了財務信息化中非常關鍵的內容。企業首先要從發展的角度制定符合企業自身利益的財務目標,同時要對財務數據進行有效的分解,要對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財務工作進行科學定位,并以此為基準,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的數據管理規劃。在數據規劃中要做好有效數據和無效數據的劃分,并對有效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科學管理,從而提高財務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加強財務工作的集約化管理
在大數據背景下,加強財務工作的集約化管理,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的內外部摩擦,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水平。首先,企業要建立明確的信息化財務工作管理制度,要對信息化財務工作的流程進行規定,特別是重點工作環節的工作流程,要引起重視;其次,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信息化建設目標,并進行針對性的建設,防止出現資源浪費情況的出現;再次,要積極和企業的信息部門進行溝通,并和實力較強的軟件企業進行合作,引進符合企業發展特色的財務信息化系統;最后,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財務信息化系統,并加強相關的配套建設
(三)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在企業的財務信息化管理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非常關鍵。首先,企業要建設全面的財務防護體系,要構筑整體防護屏障,提高對信息傳遞的控制力度;其次,要完善企業財務工作的授權機制,例如企業低級的管理者沒有權限了解高級的財務信息;最后,要加強安全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工作,要對安全隱患及時的發現,對重點異常事件進行分析,從而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工作的安全風險防范水平。
四、大數據下會計信息標準化的發展路徑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 +”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促使我國會計信息標準化的實現進程更加緊迫。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既是會計信息供應鏈上的信息提供者又是信息使用者,應共同努力推動會計信息標準化的實現。
(一)建立會計信息標準化規章條例
基于會計信息標準化系統的信息流通與資源共享將會導致不同利益相關者間的矛盾加劇,甚至出現違法舞弊行為,政府部門應盡快出臺關于會計信息標準化的規章條例,實現對會計信息資源供應鏈上不同利益相關者間相互制約、相互博弈的辯證關系,建立健全會計信息標準化的規章制度,實現會計信息標準化進程的合法合理性。
(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會計信息標準化平臺。大數據環境下,會計信息標準化體系的構建,需要建立信息統一流轉,標準明確一致的會計信息標準化平臺,并匯同搭建會計信息標準化數據庫,對會計信息形成標準化的運作與管理,確保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有助于提升會計信息標準化的水平和系統使用效率。
(三)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信息安全應急預案。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因操作失誤、程序問題等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或因信息泄露等引發的商業欺詐、惡意騙貸事件,都會使企業遭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大數據下企業會計信息標準化的實現,必須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企業應根據會計信息標準化系統建立全方位的財務防護體系,提高會計信息風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建立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結束語: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對信息化建設引起重視,從提高財務定位的科學性,加強財務工作的集約化管理,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強化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入手,切實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莉娜.大數據時代下推進企業財務信息化的研究[J].商業經濟,2014,12:84- 85+ 91.
[2]徐美華.基于大數據時代下推進財務信息化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8:247- 248.
[3]侯晶,張秀芹.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信息化探討[J].價值工程,2015,28: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