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娜++唐建萍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帶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該文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大數據時代進行了解讀;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對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如何進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數字化 圖書館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249-02
目前,對于大數據概念的具體內涵,各界的說法都有所區別。《著云臺》的分析師團隊認為,大數據是一個公司在運行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半結構化和結構化的數據,這些數據在進入數據庫進行分析時,會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
1 大數據時代解讀
1.1 大數據
對于大數據的處理,需要研發新的處理分析模式,才能夠讓其決策力、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實現。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大數據指的是超過傳統的數據軟件的獲取、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眾多的網絡公司每天要處理分析的用戶信息和網絡行為,已經遠遠超出了G或T的衡量單位,用于計量大數據的單位至少是P、E、Z。
1.2 大數據的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大數據的特征也在不斷的加強和不斷的變化。筆者閱讀相關的材料,更加的傾向于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給出的大數據的特征總結:大量的數據規模(Volume)、數據的流動速度快以及數據的動態化(Velocity)、數據類型的多樣化(Variety)以及數據價值巨大(Value)[1]。人類正處在一個發展迅速的信息時代,每天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規模之大。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出現,這就給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和存儲帶來了難題。
1.3 大數據的應用
大數據可以說是各行各業發展的源泉,對大數據的解讀、分析和研究,對大數據價值的挖掘,將有利于各行各業的發展。圖書館事業也應該在大數據時代充分挖大數據的價值,提高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價值,運用大數據的理念、方法和方式,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2]。
1.4 國外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圖書館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數字化程度在一定層面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水平。國外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具有信息化、網絡化以及人性化的特點,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科技含量高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能夠展示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力量,和文化底蘊,彰顯科技為人們服務的本質。國外數字化圖書館建設能夠不斷的創新,追求新鮮的事物和先進的理念,追求高品質的建設結果,一直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除此之外,國外的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更加注重資源的節約,以及環境保護。
2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優勢
目前,我國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較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 個性信息的實時推送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以及用戶需求的轉變和圖書館資源豐富,數字化圖書館可以就資源共享建設規模較大的公共服務平臺,基于這一平臺,可以將圖書館藏、人員管理、用戶服務集于一體,根據公共平臺上用戶的動態數據信息,及時、個性化的推送各種有效服務信息。
2.2 知識咨詢平臺的創建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有利于實現區域一體化,并為用戶的知識咨詢提供服務。
2.3 對資源和信息的處理優勢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平臺,對數據資源的數字化處理、各類資源的整合、多媒體信息的傳輸、信息的推廣和檢索等等提供了基礎。
3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
對于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筆者主要從建設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的。具體存在的問題如下所述。
3.1 資源結構不合理
國內實體圖書館信息資源重合的嚴重,同時沒有注意到資源長期保存的作用。我國當前建設的數字圖書館無法實時準確的獲取有效的用戶需求信息,收據采集觀念比較保守,沒有正確認識到數據的重要作用,嚴重制約了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
3.2 外部因素影響存在的問題
首先,帶寬的資源不夠充足。根據調查,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的寬帶已經得到了普及并且有了大大的提升,但是網速與全球的平均網速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帶寬資源的不充足,已經明顯阻礙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其次,各個圖書館之間呈現出了“封閉”的狀態。各個圖書館之間以及系統和系統之間形成了“數據孤島”,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以及資源的共享和利用,阻礙了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最后,在數字化的圖書館建設中,對于非結構化的靜態的動態的數據信息的處理分析不夠細致,在付出與回報的比例上認識不到位[3]。
4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
面對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內外部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這是圖書館建設數字化的基礎;其次,是對信息資源的管理,要實現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管理,這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關鍵因素;再次,是人力資源管理,這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關鍵因素;最后,是技術水平的提升,這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保障。
4.1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4.1.1 提高硬件質量費用
一個圖書館的儀器設備的先進和高質量是實現數字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數字化建設成功的保證。目前來看,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所需要的儀器設備主要有各種用途的服務器、用于瀏覽、檢索、閱讀等多種用途的計算器,還有用于大量信息存儲和處理的光盤塔、光盤庫等等。
4.1.2 實現信息資源數字化費用
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主要指的是各種電子出版物、網絡數據庫以及館藏文獻的數字化、網絡數據庫等等。這些都需要經費的投入。
4.2 實現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
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主要包括社會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和館藏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兩個部分。
4.2.1 社會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
社會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主要是指對社會上已經存在的各種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和處理,并通過媒體平臺進行共享和傳輸。實現社會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并大力的開拓網絡上的資源,對信息進行跟蹤、過濾等并提供給讀者。
4.2.2 館藏信息資源數字化建設
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是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具體到館藏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主要包括文獻資源的貢獻、文獻資源的組織、文獻資源的選用、文獻資源的優化、文獻資源的規劃以及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工程等等。這些項目的數字化建設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水平。
4.3 實現人力資源的數字化建設
對于整個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來講,人力資源的額數字化建設是關鍵。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圖書館專業人員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人機結合”,要求工作人員要利用計算機網絡為讀者來進行服務[5]。所以,圖書館工作人員既要掌握傳統的圖書館學的知識和本領,又要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有一定了解,并且對其中一些技術要熟練的掌握,并且應該具有更為廣泛的知識和應用能力。另外,圖書管理人員也要具備相應的職業素養。
4.4 技術水平的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對于技術的要求很高。在數字化的建設過程中,會設計到計算機的軟件開發技術、圖像的處理、文本的數字化、音頻視頻的處理、遠程技術、文獻資料的存儲、還原、壓縮等技術,除了對圖書館本身的數字化建設外,還包括一些公關服務的個性化設計等等。
5 結語
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首先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其次對人力資源、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管理,這是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重點;網絡信息技術是保障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韓翠鳳.大數據帶給圖書館的影響和挑戰[J].圖書與情報,2015(7):113-115.
[2] 柴艷艷.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增長點[J].圖書與情報,2016(19):35-36.
[3] 孟林強.圖書館需要怎樣的“大數據”[J].圖書館雜志,2015(2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