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圣奎 陳清華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提出“2017年起全省統一組織實施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中考”,這是我省“促進入學機會公平,完善中小學招生入學辦法”的一大舉措。在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之前,全省九個設區市長期處于自主命題的狀態,各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開展教、學、考的工作,因此各地區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具體有哪些差異?如何縮小差異?一線教師對實行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有何見解?……等等,本文通過一份相關問卷進行調查,了解全省九個設區市的初中數學教、學、考存在的差異,以及一線教師對實施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的觀點,并簡要分析調查結果,為即將實行的全省統一命題提供參考。
1.調查過程
1.1調查工具
編制《福建省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的問卷調查》問卷,問卷共20道題。問卷分為四個維度:教、學、考信息;全省統一命題的利弊;命題的方式與“中考”的性質;中考試卷的創新性與選拔性。
1.2調查對象
本問卷調查選取的對象是福建省9個設區市的一線初中教師,這些一線教師所在的學校有城市學校,也有農村學校,有初中校,也有完中校,問卷范圍較廣,兼顧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問卷初中教師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83%,5-10年的占10.32%,他們具有豐富的初中教育教學經驗及畢業班任教經驗,對所在地區的教學情況及中考命題方向比較熟悉。
1.3調查過程
本問卷調查在每個設區市各選取一所城市學校和一所農村學校,向這些學校的一線數學教師發放問卷。共發出600份問卷,回收566份,其中有效問卷530份。
2.調查結果分析
2.1教、學、考信息
本維度主要是從教材使用版本、中考復習教材的來源及數量、學生課外作業來源、中考試卷難度評價等方面入手,了解各地區初中數學教、學、考情況。從統計結果來看,有以下幾點差異:
(1)各設區市使用的數學教材存在差異。目前全省使用的初中數學教材有三個版本(如表1),分別是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華師大版。其中福州、廈門、莆田、龍巖和南平都是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三明、寧德使用北師大版的教材,而泉州使用的教材是華師大版。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地區存在兩種版本的教材,其中漳州市區、平和、漳浦、東山等地使用北師大版,其它地方使用華師大版。
(2)對考試大綱的處理方式存在差異。從過往經驗來看,每年年初福建省教育廳會公布《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以下稱“考試大綱”),為各中考學科的復習、命題及評價命題質量提供依據,而部分設區市,如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等地會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及考試大綱,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本地區的“考試說明”,進一步細化中考命題的方向及要點,使一線教師的中考復習有的放矢,有效地落實中考考查目標。
(3)中考復習教材及學生課外作業的來源方面,城鄉之間存在差異。從學生使用中考復習教材的數量來看,所問卷的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基本上都有2種復習教材。而復習教材的來源方面(如圖1),近50%的學校都是通過教輔資料、校本自編和網絡下載多渠道綜合而來,而農村學校對教輔資料的依賴程度比城市學校要高,編創校本教材的研究意識比城市學校要弱。此外,學生課外作業的來源方面(如圖2)與復習教材的來源情況類似,不同的是各學校一線教師“編創校本作業”的比例較“編創復習教材”明顯增多,可見一線教師能根據生源實際,精選習題,將課外作業校本化,著眼于提高日常教學質量。圖1是中考復習教材來源統計圖,圖2是學生課外作業來源統計圖:
(4)中考試卷難度存在差異。通過對省內部分數學教育工作者的訪談,了解到各設區市中考試卷的難度不一。以2015年中考為例,全省九個設區市的中考數學試卷難度分布存在明顯差異(如圖3),如漳州卷難度值在0.3-0.5之間的試題比其它地區多,而泉州卷難度值在0.7以上的試題比其它地區多。
2.2全省統一命題的利弊
實行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是《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的具體要求,有利于促進入學機會公平,完善中小學招生入學辦法,勢在必行。但從“自主命題”模式切換到“統一命題”模式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需要磨合和適應的問題,思考其利弊是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清問題的本質,為政策的順利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本維度的問卷提出兩個問題,即全省統一命題的最大問題和最大益處是什么?調查問卷對每個問題設置了三個備選選項和一個開放選項,調查結果顯示:
(1)認為全省統一命題的最大問題是“各地區經濟、教育發展有差異,全省統一命題不利于本地區教育個性化發展”占問卷總人數的一半;而“各地區教材不統一,先統一教材,再進行全省統一命題”占36.79%;另有10.38%的一線教師擔心“可能出現生源流失,生源將流向教育發達地區”;小部分一線教師在開放選項中提到“可能出現地區之間教育發展的兩極分化現象”等。
(2)認為全省統一命題的最大益處是“促進全省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地區差距,為高考使用全國卷打好基礎”占問卷總人數的46.23%,這與實施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的初衷不謀而合;有27.36%的受訪者認為全省統一命題可以“綜合省內各地區教育優勢,促進各地區教育、教學、教研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還有25.47%的教師認為“中考命題將更注重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引導一線教師由關注教材轉向關注課標”;個別教師在開放選項中提到可以“統籌命題管理,節約政府開支”、“集中人力資源,提升命題質量”等。
2.3命題的方式與“中考”的性質
在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的背景下,應重視命題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關注地區差異,減少意見分歧,科學命題方式,合理檢驗實效。本維度共有5個問題,從差異因素、促進因素、命題方式等角度進行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1)保證生源質量,提升師資水平,用好教輔教材。在“您認為數學中考實行全省統一命題時,應關注的地區差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問題中,66.04%的教師認為生源質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有16.98%和11.32%的教師認為是“師資水平”和“教輔教材”,僅有5.66%的教師認為和“地理人文”有關。由此可見,因經濟發展的差異而導致的人口流動對各地區的生源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保證現有生源質量的同時,應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師資水平,用好教輔教材,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增強本地區的教育競爭力。
(2)全省統一命題能促進省內跨地區的教研交流及教育落后地區增加教育投入。在“您認為實行全省統一命題后,是否會促進省內教育相對落后的地區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否會促進省內各地區教育、教學、教研活動的交流?”的調查中,85%的受訪者認為實行全省統一命題將促進省內教育落后地區對教育方面的投入(如圖4),而認為統一命題有助于“促進省內教育、教學,教研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則占到99%(如圖5)。
(4)命題方式和“中考”性質上的觀點不一。在命題的方式上(圖6),有40.57%的教師認同A選項“全省統一命題1份試卷”,而39.62%的教師則傾向于B選項“全省統一命題2份試卷,由各地區自主選擇”,另有19.81%的教師認為應該是c選項“全省統一命題2份試卷,由省教育主管部門指定試卷的使用地區”,支持前兩種命題方式的受訪者人數相當,值得相關政策實施部門關注。在“中考”的性質上(圖7),41.51%的教師支持A選項“保持兩考合一”,不改變目前“中考”的性質;有33.02%的教師認為是c選項“兩考分開,畢業考由各地市自行組織,升學考由全省統一命題”,這一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展開研討并在實踐中檢驗;此外,支持B選項“兩考分開,均由全省統一命題”的教師也占到了25.47%。
2.4中考試卷的創新性與選拔性
中考是一次大規模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結果是高中學校招生的關鍵依據,為了更好的發揮中考數學命題的選拔功能,中考試卷的命題工作至關重要。《2016年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數學)》中指出初中學業考試(即“中考”)的命題原則包括導向性、公平性、科學性、基礎性及發展性。基于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國卷及發揮中考導向作用的考慮,本問卷增加了對中考試卷創新性及選拔性的調查,在本維度中設置了兩個問題(如表2),意在調查一線教師對統一命題下的數學中考試卷創新性和選拔性的看法,統計結果如下:
(1)借鑒高考,合理創新,增加探究,關注實驗。調查顯示,77.36%的受訪教師能放眼高考,覺得中考命題要“借鑒全國高考題型,合理改編中考題型,在模仿中創新”,20.25%的教師希望中考命題創新要體現在“增加數學探究題、數學實驗題等”,而認為要“跨學科、跨學段命題”的教師則極少。
(2)發揮中考選拔功能,重視初高中銜接的考查,適當開放問題,關注知識應用,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調查發現有47.17%的教師認為命題的選拔性應體現在“適當增加開放題的比重”,而41.51%的教師認為要“適當增加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知識的相關題型,有效銜接初高中數學學習”,另有8.49%的教師覺得應該“適當增加應用題比重”,少部分教師在開放選項中提到應該“改編競賽題,選拔數學尖子”、“設置附加題、選做題,選拔數學人才”等。
3.總結與建議
綜上所述,各設區市初中數學的教、學、考均存在差異,一線教師對數學中考全省統一命題有較強的期望,希望統一命題的方式更加科學、合理,能進一步發揮中考的選拔功能和導向作用,基于學生的發展,放眼高考,在命題上有所創新,考查出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全面提升福建數學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
在總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
(1)中考命題應注重以課程標準為核心依據,引導一線教師由關注教材轉向關注課標。目前省內各地區所用教材有人教版、華師大版及北師大版3個版本,雖然這些版本的教材都是基于課標編寫的,但不同教材編寫者對課標的解讀存在差異,導致部分知識在不同教材中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差異,而一線教師重教材、輕課標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要發揮中考的導向作用,引導教師以課標為教學依據,切實落實課標要求。
(2)全省統一命題應以落實“四基”,加強選拔為原則,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導向,為高考使用全國卷打好基礎。數學高考在經歷了12年自主命題后,2016年恢復使用全國卷,這是對福建教育質量的一次檢閱,我們應該從更基礎的初中教育抓起,切實抓好數學“四基”,在教、學、考中重視選拔數學精英人才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揮高考及中考的雙導向,促進福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全省統一命題應綜合省內各地區教育優勢,促進各地區教學、教研互動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各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應加強全省九個設區市的聯合教研,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此外,還應完善科學命題制度,大力培養高素質的命題人才,組建命題專家庫,以確保全省統一命題的順利實施,為進一步完善全省統一命題制度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