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傳統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受到質疑,也暴露出更多弊端。因此,教師要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學有效性。在這種背景下,專家學者針對該問題進行了探究,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但已有的學術研究并不系統,也無法針對現有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改革。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課前的準備工作決定了課堂教學的發展程度。物理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在課前精心備課。只有如此,才能在課堂之中對學生進行調控,才能更好地促進授課的有序進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對教材進行準備
備好教材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物理教師要對教材進行鉆研,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才能保證物理教學獲得高效率。一方面,物理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全面掌握,對不同模塊,不同單元之間的教材進行聯系,對教材的重點以及難點全面把握,并將其特點與技巧進行整理與歸納;另一方面,物理教師要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研究,明確本節課所講內容的重要性,對本節課中所出現的難點以及重點進行確認。除此之外,物理教師還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比如,學生應該掌握的技巧、對公式的運用等。只有如此,才能保證物理教師在課堂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二)對學生進行準備
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中的主人公,課堂中的一切問題、活動都始終離不開學生。因此,物理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并且結合學生的特點、知識儲備程度、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動機以及情感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并且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改善教學方式,避免講述難度過大的問題與知識,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基準,讓學生能夠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在物理的海洋中暢游。另外,該方式能夠緩解學生的內心壓力,避免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對物理失去興趣。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與進步。
二、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新課標要求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一個新的思想觀念,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做好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工作。在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時,教師應該觀察學生,對于一些比較難的知識,教師可以進行一些指導,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應該及時糾正,使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和思路,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教師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增加初中物理實踐教學的比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現象,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電壓與電阻”時,教師就不再要求學生按照課本進行理解與掌握,而是開展實踐教學。首先,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引導學生按照相應的實驗步驟開展教學。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自習觀察物理現象,并對各種數據進行詳細的記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并結合課本中的理論開展探討。在此基礎上,教師做好最后的總結工作,完成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是在主動參與實踐教學活動中建構知識體系。這種通過實踐得到的知識無疑更加深刻,更能達到教學目標。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提升,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重視物理實驗,激發創新火花
想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實驗教學是不二之選。因此,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實驗的具體操作過程,培養學生的一些基礎性的實驗能力,還能促使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提高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為物理創新學習奠定基礎。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實驗,讓學生設計多種實驗方式,并進行討論和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例如,在探究“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在實驗之前提問學生,讓學生猜想一些可能存在的結果,讓學生深刻了解實驗的目。隨后教師可以先進行實驗,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認真地觀察實驗。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實驗之中。然后教師將沸騰的水澆冷水后再加熱到重新沸騰,并進一步進行探究。這樣瓶內的氣壓會減小,重新沸騰時水的沸點也會降低。通過這樣的實驗,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通過物理實驗,還能夠使學生受到啟發,讓學生在生活中也可以進行親身實驗,掌握物理學習的規律。
四、打造開放式的課堂,激勵學生個性的張揚
開放式的課堂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思維選擇,利用學生的角度來討論問題、分析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問題來讓學生進行發散,利用不同的原理或方法來解決,使學生在討論和辨析中施展自己的個性。例如在學習有關“歐姆定律”的知識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操作后,針對實驗的數據進行收集處理,鼓勵學生從中總結有關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變化規律,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成果格外珍惜,認真地從自己的實驗數據中找結論,整個課堂開放、活躍和靈活。在學生的積極討論下,學生得出了“電阻不變的情況下,電壓與電流成正比”這樣的結論,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使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的看法和建議給予及時的肯定,使學生不同的個性觀點來一個大集合,從而順利地得到了“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電阻和電流成反比”這樣的結論,學生在層層深入地分析下,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使自己的觀點更為科學合理,從而順利地導出了“歐姆定律的內容和公式”。開放式的教學實現了學生思維的大匯合、大碰撞,學生之間互通有無、相互借鑒,有效地幫助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來理解物理知識,使學生的掌握更為全面和牢固。開放式課堂不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還讓學生通過探究修復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物理的嚴謹和客觀,幫助學生靈活地理解和融會貫通。
在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樹立新的學習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不斷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探究精神,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從而促使學生成為新一代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