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細
摘 要:文章闡述了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應選取的內容,指出了目前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改進 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
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從而以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但在高職宏觀經濟學中應選取相應的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一、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應選取的內容
(一)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計量模型。
1.宏觀經濟理論包括: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
2.宏觀經濟政策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經濟政策效應與運用。
3.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包括根據各派理論所建立的不同模型。這些模型可用于理論驗證、經濟預測、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應檢驗。
(二)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應選取的內容
根據高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實際我們應選取1、2兩部分內容,第3部分可以不涉及。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國民收入核算、經濟增長、經濟周期波動、失業、通貨膨脹等方面。
1.首先要講清楚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特別是有關國民收入的幾個概念如GDP(國內生產總值)等。
2.其次要講清楚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如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通貨膨脹與失業理論、長期經濟增長理論。
3.第三對一些宏觀經濟政策作一些基本的介紹。如財政政策的作用,貨幣政策及其工具等。
二、目前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高度抽象、廣泛而龐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宏觀經濟學這些理論不僅內容抽象而且前后連貫性強,如果對于某一知識點不能很好地掌握就會影響到后續理論的學習。而在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學生要掌握如此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確有難度。同時,宏觀經濟學的學習中,使用了大量的模型,與現實經濟的聯系不夠緊密,內容難懂不好學,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式以理論講授為主,沒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當前宏觀經濟學案例分析、課堂討論基本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將專業理論與經濟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難度增加,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缺乏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效果低下,往往會導致學生為了應對考試而學習,對理論知識一知半解,結果學生在學習經濟學課程以后,不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釋眾多的社會宏觀經濟現象和問題。
(三)宏觀經濟學理論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實踐缺乏有效的結合。目前,宏觀經濟學的教材大多是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實踐基礎上編寫的,研究的多是西方國家的經濟問題。但是,以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為前提的經濟學理論與我國的國情、市場經濟發展的水平以及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在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陳舊、教師教學能力有限等多種原因,沒有將宏觀經濟學理論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掌握、很難將所學原理與我國的經濟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
三、改進高職宏觀經濟學教學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計課堂講授內容。當前宏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廣泛而龐雜,而宏觀經濟學的教學課時一般都比較少。在教學課時有限的情況下,要根據高職院校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合理制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設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一些在其他課程中要講到的知識或選讀材料,如宏觀經濟學部分中的國際經濟的基本知識及國際經濟部門的作用等章節,與《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等課程的相關內容是重復的,那么這些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課后自學或留到以后課程再學。
(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1)推廣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選取代表性案例,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認真閱讀與分析及集體討論,教師給以指引和點評,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和過程,也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通過案例分析,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案例教學中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收集高水平、代表性的經濟學案例,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案例和學生有能力分析討論的案例,盡可能使用現實而生動的本土化的案例教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開展課堂研討。對于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通過課堂研討、辯論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在課堂討論當前我國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以及通貨膨脹對我國勞動者、企業主等階層的影響。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發言,分析討論的結果,并對該專題進行更深入的陳述。
(三)將宏觀經濟學部分的教學與中國經濟實踐有效結合。宏觀經濟學的魅力就在于能夠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經濟問題,是和國民經濟運行息息相關的,經濟形勢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也成為宏觀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要強化理論產生的現實基礎,逐步改變偏重理論教學的局面,更要重視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實際應用價值,可以引導學生對通貨膨脹、就業問題、人民幣匯率變化、金融危機、中國的經濟轉型與增長、供給側改革等近年來的熱點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提高學生獨立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這樣使得教學環節和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宏觀經濟理論的興趣。
總之,我們在高職宏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選取適當的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康愛香:提高宏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途徑—興趣是開啟宏觀經濟學大門的鑰匙[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3(2)
[2]張慧:宏觀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