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李珍 魯佳 陶短房

中國約50%的用戶18個月更換一次手機,20%的用戶一年內換手機。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的統計,目前中國每年售出4億-5億部新手機,淘汰近3億—4億部,但舊手機回收率不到1%。手機等數碼產品回收將是一個2000億規模的市場,占整個閑置市場的50%以上。在中國,商場中擺設的回收系統、上門回收服務應運而生,長期被忽視的“閑置經濟”近來開始被資本眷顧。在世界各國,家里的舊物處理,不只是家務問題、環保問題,也是經濟問題。
德國:一噸舊手機最多能提取300克黃金
“德國是舊貨出口的世界冠軍!”德國《經濟新聞報》報道稱,德國出口貿易協會的報告預計,德國近年來每年的舊貨出口預計上千億歐元,舊衣服、舊電器、舊汽車、大型舊機器都有。在德國,舊貨來源主要有四種。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環保專家克萊門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是放在居民區的回收箱,主要回收舊衣服、舊鞋等;二是各大電器商店,主要回收舊電器等;三是垃圾處理企業,回收舊家具、舊電器等;四是各種專業回收企業,如汽車、機械設備等回收企業。
德國平均每人每年買入27.5公斤電子產品。近年,德國通過“電子垃圾法”,規定零售商必須免費回收廢舊電器,例如冰箱、電視、洗衣機、剃須刀、手機等。迄今為止,德國舊電器的最大出路就是出口。據出口貿易協會的估計,每年德國超過15萬噸舊電器出口至非洲和亞洲。近年來,德國加大從廢舊家電中提取銅和金。比如,一噸舊手機最多能提取300克黃金。回收稀土元素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德國爭取在5年內能讓回收技術成熟化。這樣通過回收利用,就可生產100噸-500噸稀土。
二手汽車市場更龐大。目前德國每年處理掉約320萬輛舊車,其中約1/4舊車被再生利用或報廢,其余舊車大部分都作為二手車出口到國外。德國是展會大國,紐倫堡等城市定期舉辦二手設備展,吸引世界各地的購買商。德國出口貿易協會表示,德國每年二手機器、設備買賣總額在150億歐元左右,從除草機到修路機等應有盡有。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德國舊貨市場也出現新的趨勢。一是民眾越來越多地通過網店買賣舊貨。一些專賣奢侈舊貨的網店尤其受到歡迎。比如一個LV包,可以兩折的價格買到。一塊勞力士手表,則只需一半價格。二是舊物交換App程序。用戶可以拿舊貨交換其它舊貨或贈送給陌生人,或超低價出售。
日本:二手物品相關產業規模達43.78萬億日元
在日本,一般的生活垃圾分類要裝入專用垃圾袋,并在每周指定的日子放置到生活區內指定的“垃圾收集處”。但自行車、家具、家電等大件舊物,無法裝入垃圾袋丟棄,一般需要購買“粗大垃圾回收券”貼在這些大件上,然后按照指定時間丟棄到指定地點。日本的垃圾回收公司負責回收這些丟棄物品。
“粗大垃圾券”在超市、24小時店等就能買到,金額有200日元、500日元、1000日元不等。也就是說,在日本丟棄物品反而花錢,越是冰箱、空調等大件越要購買高額垃圾券,很多家庭對此很煩惱。一些家電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日本資源短缺,回收舊家電意味著回收金屬等資源,特別是現代電子產品中,金、銀等貴金屬原料占比不小,甚至有人將廢舊家電稱作“城市礦產”。所以,一些日本家電企業讓賣場負責免費回收家庭丟棄的家電。只要打電話給附近的家電賣場,賣場就會派車拉走舊家電,消費者省錢又省力。日本政府還打算利用回收廢舊電器來制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獎牌。日本有關方面認為,他們在電器貴金屬回收技術上,已經達到高于世界標準的復原率。
在日本,二手物品行業非常發達,二手商店遍地都是,而且分類非常細。日本將二手物品稱作“中古品”,二手店都稱作“中古屋”。從二手的房屋、汽車、名牌包、和服店,到二手的書店、衣物店、電器店、餐具店、玩具店等應有盡有。東京橫丁還有一條二手書店聚集的街。別看是二手物品,但基本上都很新,完全不影響使用。日本環境省201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二手物品相關產業的規模已達43.78萬億日元(約合2.6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二手服裝產業規模最大,其次是電腦及其周邊產品,第三名是二手書籍。
日本的二手書店數量龐大,且有很多特色店。日本是一個漫畫大國,男女老幼都愛看漫畫。日本的漫畫故事書往往分為五六部,每部十多冊。《火影忍者》《海賊王》等暢銷漫畫更是如此。這樣,讀完一個漫畫故事,家里就有五六十本漫畫書了。這就是二手漫畫書店星羅棋布的主要原因。二手書店售賣的書籍,價格往往是新品的一半以下。有時還能找到一些孤本、善本、珍本。《環球時報》記者就在大阪的舊書店,找到了中華民國時期印刷的《康熙字典》。亞馬遜日本公司2015年還推出書籍回收服務。該公司此前推出游戲回收服務,之后擴大至二手DVD和CD等商品。用戶可事先在亞馬遜官網上確認回收價格,如果確定想出手,就在相關書籍的商品頁面上提交申請,即使一本書也可享受免費上門回收服務。
法國:每箱舊物處理費要數百歐元
法國人有“戀舊”情結,一輛普通的雪鐵龍轎車珍惜地開20年,手機屏幕摔碎了去修而不是換新,一張書桌由祖輩傳給子孫……所以,全法跳蚤市場盛行,圣-圖安等四大跳蚤市場成為巴黎不可不看的風景。
如果居民想將舊物像垃圾一樣扔掉,不是想扔就扔。巴黎市議員陳文雄介紹說,如果人們隨意將家具、家電等丟在街邊,一旦被發現或舉報,要面臨數額不等的罰款。扔舊物要打電話報備,每個區的政府網站上都有相關電話。在電話中約好自己要在何時、何地丟棄何種物品,然后會得到一個號碼,將號碼貼在舊物上,如約將舊物放在那,會有工作人員開車將物品運走,這種服務是免費的。如要扔掉的是可能產生污染的電器,對方會約時間來取,先拆解再處理。
如果要扔掉的是衣服,法國居民區一般都設有帶“LeRelais”標識的紡織品收集箱,人們可以將舊衣服放進去,其中約半數將出口給貧窮國家或放在下屬商店出售,另外的將被回收再利用,例如實施再循環,制造一種名為Metisse的可再生面料。
居民扔東西數量畢竟有限,一些商家則不然。巴黎丹德展覽展示策劃公司董事長鄭淑琪告訴記者,裝潢布展經常產生很多廢棄材料,有長期合作的回收公司會處理。每裝滿一個收集箱,回收公司就來取運,每箱舊物的處理費要數百歐元,價格不菲。
美國:H&M+專業機構的無本生意
在加拿大,部分包裝材料,如可樂瓶、鋁制易拉罐、利樂包裝、礦泉水瓶、酒瓶等,在購買時就額外支付了“回收費”,空瓶可以送到超市、回收站等地,可收回“回收費”的大部分。
美國不少服裝零售商會在賣場設置回收箱,方便顧客捐贈舊衣物。20世紀90年代,耐克開始開展回收舊運動鞋活動,通過這項活動,回收了3萬噸邊角料。自2013年起,H&M開始在全球門店推出舊衣回收計劃,在H&M之前,一些快時尚品牌也嘗試過向消費者回收舊衣物,但H&M的“野心”更大,它不僅將舊衣回收的網撒向全球,而且來者不拒,不論品牌、衣物類型和新舊程度,照單全收。顧客捐出舊衣物后,可獲得一張8.5折的購物優惠券,供下次購物時使用。
據悉,H&M僅在2016年4月就通過全球3600多家門店向世界各地顧客回收了1000噸閑置衣物。各門店會定期將回收的衣物匯集到指定回收點,由一家紡織品回收機構統一運往瑞士總部,進行專業的分揀處理。他們把衣物分為重新穿著、重新利用、循環使用及生產能源四大類。適合重新穿著的消毒處理后作為二手服裝出售,適合重新利用的部分制成抹布等其他物品,物盡其用,可以說是無本生意。▲
環球時報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