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怡
第十三屆新財富金牌董秘評選進行了規則調整,榜單變動率相較第十二屆突破40%,新人上榜率持續提升。但在變局之中, “金牌”董秘吸金能力依舊,“金牌”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得到了市場的肯定。
為了順應資本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第十三屆新財富金牌董秘評選對評選規則重新做了修訂及完善。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部A、B股上市公司總數已達3250家,相比第十二屆金牌董秘評選時期增長15.74%,其中符合第十三屆金牌董秘評選標準,進入候選名單的上市公司有2094家。從本屆評選開始,金牌董秘獲獎人數從原來的300名下調至200名,不再設置“優秀董秘”獎項。未來,新財富還將順應中國資本市場規模的增長對獲獎人數進行動態調整。
截至第十三屆評選,共有839位董秘(剔除重復獲獎者)獲得金牌董秘獎項,與往屆相比,本屆新上榜的金牌董秘有96人,另有53人兩屆當選,23人三屆當選,15人四屆當選,13人已當選五屆及以上金牌董秘,其中有6位五屆蟬聯金牌董秘,將于第十四屆評選進入“名人堂”。他們分別是中國鐵建(601186)余興喜、雛鷹農牧(002477)吳易得、深圳機場(000089)孫鄭嶺、正海磁材(300224)宋侃、壹橋股份(002447)林春霖、光韻達(300227)李璐。
同時,第十三屆金牌董秘評選有13位新晉的“新財富金牌董秘名人堂”成員,他們分別是大族激光(002008)杜永剛、徐工機械(000425)費廣勝、大秦鐵路(601006)黃松青、桂林旅游(000978)黃錫軍、科陸電子(002121)黃幼平、電廣傳媒(000917)廖朝暉(原董秘)、達實智能(002421)林雨斌、啟迪桑德(000826)馬勒思、海格通信(002465)譚偉明、希努爾(002485)王潤田、信立泰(002294)楊健鋒、峨眉山A(000888)張華仙以及中航動力(600893)趙岳。
從本屆評選起,進入“名人堂”的董秘,將不再參加之后的評選,并將作為新財富金牌董秘評選專家委員會成員,參與每屆評選規則的討論,同時以專家評審的身份參與“資本運作項目TOP10”等獎項的票選過程。
對比第十二屆金牌董秘榜單,本屆評選共有205人落榜,其中84位是因為本評選年度已卸任董秘職務或進入“名人堂”后未參評。剔除上述因素后,2016年的榜單變動率達到40.33%,且第十二屆評選中的金牌董秘中已有51位離職,本屆新人上榜率持續提升,榜單變動態勢明顯,競爭程度也隨之加劇。
“金牌”盈利穩定,價值可觀
2016年股市巨震下,金牌董秘仍然是公司盈利能力的保證。以2013-2015年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值作為衡量標準,2016年,200家金牌董秘所在上市公司(簡稱“金牌”公司)的兩值分別為9.34%和0.47元,整體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8.22%和0.41元(表1)。
以本屆200家“金牌”公司作為成分股,以2016年1月1日為基期,編制“2017金牌200指數”(圖1)。結果顯示,“金牌200”指數全年穩中有增,于下半年逐漸跑贏大盤。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牌200指數”相對上證綜指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4.32%,相對滬深300指數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3.20%。與此同時,在2016年股市寬幅震蕩的背景下,“金牌”相對滬深300和上證綜指的跌幅較小(圖2)。可見整體而言,“金牌”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整體走勢趨于穩定,價值可觀,值得長期關注。
同時,新財富統計數據顯示,在“金牌”公司中,有33家入選滬深300成分股、10家入選中證100成分股,7家“A+B”上市公司,7家“A+H”上市公司,再次驗證“金牌董秘”出身“金牌”公司。
金牌董秘最會“圈粉”
公募基金對上市公司重倉情況是各分析師以及機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截至2016年三季度,共有2911家上市公司被機構重倉,平均每家被15家基金公司重倉。本次評選中,有199家“金牌”公司被機構重倉。最受機構歡迎的“金牌”公司是瀘州老窖,被98家機構重倉持股,機構持股市值達到308.95億元,占流通股比例的70%。
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標準,本屆“金牌”公司分布在15個行業。在其中8個行業,機構對“金牌”公司的重倉占流通股比例超過50%。由“金牌”被重倉的市值占機構重倉持股市值可看出,“金牌”公司在本行業內被機構重倉的關注度以及集中度更高(表2)。
15個行業中,制造業以115家“金牌”公司位居榜首,在其分類子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分別以20.87%和13.04%的占比居于制造行業前兩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則以14位“金牌董秘”位列第二。而依照上榜率計算,衛生和社會工作以28.57%位居各行業第一。進一步按照“金牌”公司被基金重倉市值的行業分布排名,制造業位列第一,金融業位列第二,房地產業位列第三。
中小板、創業板競爭加劇
截至2016年底,中小板82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98907.8億元,公司數量增長了近50家。在本屆評選中,共有68位來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董秘獲得“金牌”殊榮,占整個金牌榜單34%(表3)。其中26位中小板上市公司董秘首次獲得“金牌董秘”獎項,其他42位上榜者中,23人連續兩屆當選,11人三次當選,5人四次當選,更有雛鷹農牧(002477)吳易得、壹橋股份(002447)林春霖截至本屆評選連續五次當選金牌董秘,將在第十四屆評選中進入“名人堂”。
創業板的競爭依舊激烈(表4)。2015年創業板新增111家公司,雖然本板塊金牌董秘的數量較之上屆有所減少,但對比創業板參選的第一年,金牌董秘數量已經增長了13.6倍,且新面孔占比達到56.52%,共有26人。另有東軟載波(300183)王輝、騰邦國際(300178)周小鳳兩位董秘連續4年獲得金牌董秘獎項。與此同時,本屆評選創業板有38人落榜,其中13人已經離職。快進快出的創業板特色仍然存在,創業板“金牌”董秘上榜競爭加劇,反映出創業板公司的治理結構仍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