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青 楊皓


1物理教學難點形成原因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一些物理概念、規律等,學生難以理解掌握,形成所謂的教學難點,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學難點的形成原因可分為三類:
(1)學生思維中原來固有的生活經驗與物理事實相違背,給物理教學帶來一定程度的負影響,形成難點.如人提著水桶不動或水平移動卻不做功,在這樣思維定式就影響學生對功的概念正確理解.
(2)物理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接受,形成難點.
(3)學生綜合分析解決物理問題能力較弱,不能找到物理現象的本質,常被表面現象迷惑,形成難點.
在教學中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來突破難點呢,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討.在物理教學解決物理的難點過程中,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創設物理環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二、合理引導,培養學生掌握突破難點的方法;三、改革物理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探究的問題能力.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物理探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生活中選擇確定研究主題,通過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等,從而使學生獲得發展,它為我們突破難點教學提供了教學策略.下面以教學中的案例說明我們的一些突破難點教學策略.
2案例分析,難點突破
因為問題的類型和形成原因不同,解決的策略和辦法就不同.以下我們將難點分為三類,以新課標的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理論為指導,以案例為依托,逐一突破難點.
2.1創設環境,問題引導,突破難點
難點類型學生對所遇到的問題搞不清問題中物體所處的物理狀態,不知道物體有哪些物理過程,對問題中的物理情境不清晰,所以不能夠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找不到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表現出綜合能力不足.
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經常性創設物理情境,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情境感;以問題來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思路和習慣,不斷提高學生分析物體所處的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