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祎桀
摘 要:理學介入科舉考試的時間是在南宋初期,但是由于秦儈對其進行打壓,理學在孝宗時期才得到發展。理學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發展,終于得到了官方的認證,成為了科舉考試中的主要內容。理學對文學創作以及文學寫作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不僅是南宋時期,甚至影響到元代和明代。宋代理學的地位在科舉考試中的地位起起伏伏,也從側面說明了科舉制度之間的學術思想以及官僚政治之間的斗爭的激烈程度。雖然幾者之間的斗爭不歇,但是從歷史上進行分析,他們之間的也起著相互帶動的作用。
關鍵詞:宋代科舉制度 宋代理學 文學創作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5-0-01
引言
理學經過張載以及程頤、程顥等人的發展一直到朱熹的集大成,最終在南宋后期被統治階級官方學術認可。于是理學開始在主流學術舞臺中頻頻現身,對宋代社會的各個階層起到了重要影響。
一、理學介入科舉
道學發展到北宋后期有了另一個名稱--洛學,又由于程顥以及程頤是為大成者,所以又被稱為程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學派”稱其為“舊黨”。所以道學的發展在當時的政治黨爭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打壓。由于程學的領頭人程頤以前是元祐黨籍,道學在北宋時期基本上處于地下狀態或者說是民間狀態,這也是道學無法在科學制度中有立足之地的原因。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靖康之難后才逐漸好轉。南宋初期王學和理學的斗爭,一直伴隨著主戰與主和出現,有史學家將這一情況專門進行了研究和概括,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作者李心傳。
二、孝、光間:理學在科舉中的地位上升
通過對相關典籍進行查閱,我們可以知道道學之名,起于元祐,盛于淳熙。但是盛于淳熙的“盛”,卻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在這段時間內的盛,主要還是指在民間學術界的盛,而在官方地位中,還未邁上主流寶座,處于“半官方”的位置,在這個期間依然時常遭受到反對派的打壓,理學盛,很大原因還是因為秦儈的死亡,放松了學禁,但是由于秦儈的余黨勢力龐大,形勢起伏不定,戰斗狀況非常復雜,使得程學沒有奠定統一的基礎。但是在此期間,理學與反理學之間的斗爭也拉開了序幕。理學的發展,隨著理學的支持者在政治上的得勢以及失勢,理學的地位以及理學家的處境也隨之一起變化。在這場斗爭中,促進理學發展的主要人物朱熹的立場成為了矛盾的焦點。理學的斗爭,在淳熙末一直到紹熙初,達到了頂點。
監察御史陳賈于淳熙十五年論道學欺世盜名,緊接著朱熹遭受兵部侍郎林栗的彈劾。同一時間太常博士彈劾陳賈,并為朱熹辯駁。然后殿中侍御史劉光祖于紹熙元年二月上奏為道學進行辯護。該事件結果是反道學派占據優勢。但是通過查閱相關典籍我們不難發現,雖然這一時期反道學派占據優勢,但是理學對于士人的意識影響已經有了較深的影響。
吏部尚書葉翥等人于慶元二年上書大范圍夸大了理學在科舉中的勢力,但也從側面證明了在這一時間段內,雖然理學的地位還未達到堅不可摧的地步,但是已經成功滲透到了上層建筑,同時逐漸在科舉考試中占據上風。
三、慶元中科舉對理學的厲禁以及理學在宋代末年重新占據科舉陣地
寧宗慶元初,朝廷大權被以韓侂胄為首的外戚掌握,制造了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慶元黨禁”,理學發展至今,遭受到了最大的打擊。值得一提的是韓侂胄知道“慶元黨禁”并非為了學術的發展,而是為了報復宰相趙汝愚,進而奪權進行報復。自理學被扣上偽學的帽子之后,理學家也被冠以逆黨的稱謂。理學在政治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緊接著理學在科舉考試中的地位也直接下降,科場評文的標準也隨之而改變,最終的結果是科舉考試中全面清除理學。
韓侂胄在嘉泰元年末,經過激烈的政治斗爭猛然發現自己所處的地位非常危險,如果坐在火山口,因此行事逐漸收斂,有些官員勸說對理學黨一派繼續打壓,韓侂胄非但一反常態,甚至開始開黨禁以期讓局勢 有所緩和,但此舉的真正目的是對現有的政治權利進行鞏固。
真正出現轉機的是“開禧北伐”失敗,韓侂胄被殺身亡,被韓侂胄在黨禁中迫害的官員恢復原職,更甚者得到褒獎,至此理學得到全面平反。理宗時期朱熹被追封為信國公,趙汝愚被追封為福王,一系列的理學大師都得到追封,恰時王安石被罷黜,標志著理學成為正統文化,也是理學的全面勝利。理學的全面勝利帶動了理學發展的春天,緊接著理學再次被引入科舉考試。
四、理學對科場時文的影響
場屋文風的變化,一直以來都是隨著學術大環境以及政治大氣候進行的。理學在宋代的發展跌宕起伏,即對理學在科舉考試中的參入深度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也對時文寫作參入理學的程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理學對場屋時文在北宋時期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到了南宋后期,其影響逐漸擴大。
以場屋律賦為例,場屋律賦在南宋的科舉考試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場屋律賦走向理學化,已經被逐漸當成押韻講義。朱熹曾經作過一賦,名曰《白鹿洞賦》,原意是白鹿洞書院的教學宗旨,但后來卻成為了理學賦的標準模板。科舉時代的理學文化在實際上,并不能代表整個宋朝的文化,它只是文壇理學化的縮影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理學介入科舉考試時間是在南宋初年, 由于政治因素受到壓制,一直到孝宗時期才得到發展,而后又遭受到重大打擊,但是經過漫長的發展,重新登上了主流文化的寶座。通過理學在科舉考試中所占比重的發展,可以窺視理學對科場時文寫作的影響以及科舉考試與學術思想還有官僚斗爭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唐海艷. 科舉制度與《詩經》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2]袁振君.兩宋書院勃興的原因分析及啟示[J].文教資料,2010(20):106-108.
[3]吳錚強. 宋代科舉與鄉村社會[D].浙江大學,2006.
[4]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J].國際漢學,2006(00):2.
[5]祝尚書.宋代科舉與理學——兼論理學對科場時文的影響[J].社會科學研究,2005(03):177-184.